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结合呼吸训练法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4-12-11 00:00:00张小莉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4期

【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COPD)患者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呼吸训练法对其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71例COPD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呼吸训练法,研究组(86例)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呼吸训练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及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速、第1s用力呼气容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呼吸训练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及血氧状态,提高其运动耐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外膈肌起搏;呼吸训练;呼吸功能;血气状况

Effects of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training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endu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PD

ZHANG Xiaol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ning County, Gansu, Baiyin, Gansu 73072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therapy and respiratory training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endu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PD.Methods:171 COPD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Nov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85 cases) received respiratory training,and the study group (86 cases) received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therapy and respiratory training.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airway resistance,respiratory pressure,airway peak pressure and mMRC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rterial partial oxygen pressur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therapy and respiratory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lung function and blood oxygen status,and improve their exercise endurance.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Breathing train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Blood gas condi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经常因为氧供不足而出现运动耐力下降现象。人体呼吸功能状况与膈肌紧密相关,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在机体呼吸通气过程中膈肌发挥着关键作用[1]。COPD发病后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过度通气状态中,导致膈肌因此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变薄、变平,受此影响膈肌活动幅度大幅下降,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而因此出现的缺氧症状又会进一步加重膈肌萎缩。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具有半强制性的特点,在膈肌功能训练中应用较多,其优势在于不会造成创伤且便于实施。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普遍存在的呼吸肌疲劳症状具有明确的改善作用,通过坚持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呼吸肌肌力[2]。本文旨在分析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呼吸训练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71例COPD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COPD[3];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病变者;②视力、听力障碍或无法进行语言表达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呼吸训练法:①深呼吸训练:告知患者使身体充分放松,在此状态下用鼻深吸气屏气数秒,使气体充分交换,扩张处于塌陷状态的肺泡,之后经口以较慢的速度缓缓呼出气体,8~10次为1组。②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分别于胸前、腹部放置双手,以1:2的比例进行吸气和呼气,呼气过程中放置于腹部的手向前下方稍微用力或由医务人员施加压力,促使膈肌功能恢复,8~10次为1组。③抗阻呼气训练:指导患者充分放松腹部用鼻吸气,达到最大程度后缩唇呈口哨状缓缓呼吸,以1:2的比例进行吸气和呼气,8~10次为1组。每次1组,每天2~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

研究组采用呼吸训练法(同对照组)与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指导患者取斜卧位使用中科泰科(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DP型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将正负电极分别贴于胸大肌上部皮肤(双侧)处、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双侧)处,打开开关。治疗时刺激强度应由弱增强,一般情况下起博次数、脉冲频率、脉宽、脉冲幅度分别设置为15次/min、40Hz、0.3cm、80V,每天2次,每次30min。

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

1.3观察指标

①呼吸功能:以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作为检测指标,使用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VJ-880C+型医用呼吸机测定。②运动耐力:使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MRC)评估,量表分为0~4级(0~4分)与运动耐力水平为负相关。③肺功能:以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作为检测指标,使用山东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K-LFT-I型肺功能检测仪测定。④血气状况: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检测指标,使用丹麦 Radiometer Medical ApS公司生产的ABL800 FLEX-835型血气分析仪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呼吸功能指标与运动耐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及mMRC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2。

2.2两组肺功能与血气状况比较

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PEF、FEV1、PaO2及SaO2均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COPD经药物治疗后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膈肌功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并不能明显改善相关呼吸力学参数,若不及时干预则会使患者长期处于呼吸功能障碍状态中。COPD急性发作时行机械通气治疗也会对膈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其影响程度与机械通气时间有关[4]。针对COPD患者的病情特点,既往临床研究指出通过开展规范的呼吸训练可促使呼吸肌肌力恢复,同时近年来相关医疗器械的应用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体外膈肌起搏器能够使膈肌耐力增强,可纠正呼吸功能障碍[5]。

在本研究中,观察干预4周后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及mMRC评分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在开展呼吸训练的同时给予患者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其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呼吸训练虽然能够使呼吸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但训练效果受制于患者的配合度及主观执行情况,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由仪器控制不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其与呼吸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两种方法联用能够同时刺激相关呼吸肌与膈肌,使呼吸相关肌群耐力进一步增强[6]。观察干预4周后PEF、FEV1、PaO2及SaO2水平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通过持续的呼吸训练能够使患者呼吸深度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交换,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7]。在此基础上开展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可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对膈肌的舒张、收缩进行有效调节,提高膈肌活动幅度,使呼吸作用力增强,为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在此作用下可使患者机体血气状I8Kniij9IfLb/szG5GBpDyxlv8yrfLxQwBNqIkhX4Ko=况得到有效改善,对肺功能恢复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8]。

综上所述,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呼吸训练法能够使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及血氧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对其运动耐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祖丽皮努尔·阿卜杜萨迪克,王宝兰.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和外周骨骼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23,38(5):291-295.

[2] 徐路,李刚,干益敏,等.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参数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4):777-78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4] 王亚锋,夏晓黎,马艳萍,等.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器对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22,50(5):498-502.

[5] 柳瑛,隋莹,苟平平.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八段锦对脑卒中伴慢阻肺患者呼吸肌功能、肺功能、BODE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12):1696-1700.

[6] 杨黎,李会荣,李吉祥,等.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膈肌起搏对老年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9):80-81,84.

[7] 米雪成.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3):193-195,205.

[8] 方英,方群,王世强,等.简化“六字诀”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稳定期患者SGRQ评分、6MWD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2,43(12):1551-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