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盛开的鲜花

2024-12-11 00:00:00王剑冰
散文 2024年12期

已经是十二月的尾声,泉州海边的风有些湿冷,车子开到蟳埔的时候,却看到了春暖花开的景象。那无数的鲜花,不是开在海岸上,而是开在女孩们的头上。那些女孩以很少的衣装,配合着这种开放,一个个兴高采烈,聚堆或独自拍照。

人们立刻被这种景象所感染,下车去到她们中间,举起相机手机,要把这美景留住。谁不爱美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女孩,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上次来是2021年,那个时候只能看到一些中老年蟳埔女,头插鲜花,在村子里做活。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齐名,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蟳埔女喜欢采集鲜花在头上做成花围,美丽自己也美丽生活。“簪花围”便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头顶上的流动花园”。

早先,男人出海打鱼,这里紧靠着一个个船码头。男人们出海很久才回来,出海,既是一件辛苦事,也是一件危险事,渔家的女子就总是站在海边瞩望。盼望渔获丰满,盼望家人安全。有的蟳埔女把鲜花插在头上,以此迎接远归的亲人。渐渐地,成了习惯,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坐在镜子前,梳妆、盘头、插花,而后才去海边工作。

男人们上岸的时候,就会迅即看到海边开放的一簇簇鲜花。心情顿时舒展而狂放。簪花围,或就此成为蟳埔的风俗,凡是女性,都会把花插在自己头上。是呀,老百姓过日子,过的就是那份舒心,他们希望每天都如鲜花一样。

在蟳埔,由于花的需求量大,村民们种花也就成了习惯,进而成了传统。每遇节日,人们都会以鲜花当礼物送人,看谁送的花好,送的花多。鲜花,成了交流的媒介,说不定还会交流出情感。

冬天的时候,就用自己做的假花代替,当然,假花中也有真的蜡梅、水仙作为陪衬。女人们走动的时候,人们都能闻到那股子奇异的香气。

没承想两年后再来,蟳埔竟然火热到了这等程度。

一位女孩刚做好了花围,人显得鲜艳起来,她迎着早上的太阳,迎着海风,让那鲜艳尽情地进入一个个镜头。她好像是跟着妈妈来的,妈妈在一旁看着,看她的女儿成了小明星。问她从哪里来,说是哈尔滨。啊,那么遥远的地方。那里现在已经下雪了吧?是呀,下得很大。今天怎么没上学呢?回答是没课了,于是跑来的。本以为是位中学生,这娇小的女孩,却原来是哈工大的学生!

进入村子,更加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可以说简直是一个鲜花曼舞的世界。你从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见到如此多的美女,人人头插花围,自顾自地化妆、换衣、谈笑,拿着手机自拍。

在她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再无他人,也没有寒冷。她们甚至穿着裙装,穿着婚纱、穿着旗袍,裸着后背,光着小腿。美就美到最真,哪管什么雨雪风霜。

太阳就要入海了,抓住这拍照的好时光吧。也不知从哪里一下来了那么多摄影师,一个个的,都是精心服务。说实在的,来到这蟳埔的女孩,一个个都真称得上是小美女。

说是哪位明星在这里光艳了一回,上了网络,开了直播,就一个个比着来了。自己的美丽,为什么就不能展示一回?那些女孩,云南的、上海的、辽宁的,哪里的都有,只为来体验海边的人间烟火气。

虽然已是黄昏,还是不断地有人来,让人想到选美大会,想到席卷大地的风情。

随着游客增多,花在蟳埔村的意义也在改变。你看那些个女孩,穿上传统的对襟袄、马面裙,配上满头五彩的花朵,摇身一变,就成了海的女儿。

在攒动的人群中,不少人穿着复古的小上衣,下搭一条短裙,秀出傲人的腰身和长腿,把女性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人群中,我竟然看到一只铁板做的假腿!而这个姑娘,依然带着姣好的表情,显出迷人的韵致。她是因为什么失去了一条腿呢?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无从了解,但我知道那颗向善向美的心在颤动。

村里到处都是用白色的牡蛎壳和红砖砌成的房屋,当地叫“蚵壳厝”。几乎每个“蚵壳厝”门口都挂着红灯笼,门框上贴着红纸黑字的对联,一派节日的喜气。

一条条狭窄的巷道,一处处“蚵壳厝”的墙根,一只只村民的小渔船,都成了女孩子的天堂。站在高处望去,满眼都是颤动和招展的花枝。

在这里,花四十块钱,就可以头簪花环,在村里逛上一天。同行的三位女子,也早就按捺不住,寻到一户农家,让人盘头簪起花来。也真是,扭脸之间就换了一副模样。三个人这里摆,那里拍,都仿佛是多少年都没有的快意。

村子已经不再是中老年的留守地,后生们几乎都回来了。这里有他们尽情施展的天地:照相的、经营旅店的、做小吃的、卖水果的、进货的、开滴滴的,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则成为花店的主人。村女黄丽泳也开了一个花店,她给自己的小店取名“晴天”。2023年,黄丽泳在“晴天”为赵丽颖簪花的照片一时火遍全网。

黄丽泳问我是哪一年来的,而后就说,开始的时候,村里只有四家簪花店,随后的这两年,簪花店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家。你算算,该有多少渔家女在为美丽而热情忙碌,她们从早到晚,动不动就是忙上一整天。

两位大妈也在忙着,一个是帮女儿,一个是帮媳妇。她们本来闲着打牌的,身不由己地加入了簪花的行列,做起来,却都是巧手。

太阳已经入海。村子里还是一片温馨的花影。她们仍然在月光下、灯影中摆着姿势,我看到那些拍出来的影像,觉得带有了另一种美妙的色光。

村干部庄群说,节假日的时候,每天到村里的游客,最高能有五万人。五万?这可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在泉州大剧院看“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演出,演员黄圣依头戴簪花围,身穿渔家女特有的大裾衫、阔脚裤、马面裙,吸引了那么多海上丝绸之路来客的目光。

一头簪花围,散发着袅袅的泉州古韵和烟火气,也为这座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名城,增添了一抹柔情与亮丽。

责任编辑:施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