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新、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终身需求。正如此前职场年轻人掀起的“夜校热”,高校里的“微专业”同样承接了这部分需求。
所谓“微专业”,是指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围绕某些新兴的职业领域,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通常情况下,一个“微专业”由5至10门核心课程组成,比如,立足数字化浪潮,有高校上新数字文化传播、数字产品开发等“微专业”;人工智能成为“风口”,高校随之开设相关“微专业”,有的侧重基础应用知识,有的偏向逻辑思维训练。“小而精”的特点,加上报读门槛基本不限、上课时间相对灵活,让“微专业”吸引了众多上班族前来“充电”。
选择一门“微专业”既是提升个人能力的积极尝试,也包含着不少人对于高质量就业的期待。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微专业”尚处摸索阶段。在没有前序知识储备的条件下,跨专业学习的实际困难该如何应对?浓缩版的专业学习如何保证质量和深度?学生在修读“微专业”后获得了一定能力,但证书并非独立的学历证明,如何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新的尝试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微专业”还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素材解读
相比于传统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微专业”直面应用、重视实践,为不少求学者降低了“跨界”的成本。高校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殿堂,更是创新的基地。期待高校提供更多接地气的“社会课堂”,更好与社会所需对接,为更多人创造“另一种人生可能”。
适用话题
终身学习、社会课堂、创造更多可能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