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逻辑,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2024-12-10 00:00:00何传跃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43期

学习任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将进一步强化对考生核心素养、关键技能及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从逻辑、形象、抽象思维等多重视角出发,对问题情境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多样化情境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探究与表达。而且高考语言表达题着重要求考生以现有信息为基石,运用逻辑推理准确、连贯、得体地解决问题。考生要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精准分析并有效传达。

知识盘点

1.逻辑顺序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不同类型的语段,句与句之间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论述类语段一般讲究逻辑顺序,叙述性语段一般采用时间顺序,说明性、描写性语段一般采用空间顺序。解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该语段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语段的内部结构规律来推求各个句子在语段中的表意作用,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比如某一内容的表达方式会受上下文某些语句意义的制约,包括:转折关系中,前后文的语义和感情色彩是相反的;递进关系中,前后文语义前轻后重,感情色彩一致;因果关系中,前后文有解释说明的提示信息;并列关系中,如果是正向并列则语义、感情倾向一致,如果是反向并列则语义、感情色彩相反。

2.抓住主旨

理清语段的主旨,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图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语段中隐藏情感的文字、传递信息的句子、阐释观点的段落,又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新表达。要理解关键语句,需要由语句本身这个“点”拓展到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挖掘、领会这个语句所表达的深刻含意和丰富感情。有些语段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3.语言得体

一是注意交际对象。二是注意交际场合。说话、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或意图,目的不同,用语自然要有变化。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得体,须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体现出生活化与时代化的色彩,包括: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谦敬辞使用不错位;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的语句;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该褒不贬,该贬不褒;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用口语,该用书面语用书面语;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编钟演奏、昆曲展示、古诗朗诵、太极教学,瑞典民谣、希腊与波兰民族舞表演等东西方节目异彩纷呈;《老照片中的京剧人物》和《中国之窗》图片展充分展现传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21日举办的“粽香曲韵话端午”活动饱含中国元素,同时兼具国际审美,( ),也增进了彼此友谊。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向来宾介绍了端午民俗来历,以划龙舟为喻,讲述国与国之间只有同舟共济,才能互利共赢,希望各界友人为中瑞友好交往贡献力量。

扎香囊、制作龙舟模型、听中国文化讲座……端午节到来之际,中建三局联合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走进智慧巢中学,( ),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今天我自己扎了一个代表吉祥健康的香囊,准备把它送给我的妈妈。”柬埔寨磅通省智慧巢中学学生艾丽娅说,“我很喜欢中国文化,很高兴能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中国的端午节。”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丰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我们想通过这样常态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帮助柬埔寨人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

21日,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文化展示等活动,让巴西学生们了解到,端午文化不仅仅只是吃粽子、赛龙舟。

里约天主教大学设计系学生玛利亚·路易莎对文化展示台上的五彩绳颇有兴趣。“我一直以为这些五彩绳只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今天听孔子学院的老师们讲解才知道,这些丝线制成的手环寓意驱邪避灾,是吉祥平安的祝福。”

①编织中国结、体会中国茶艺、画脸谱、写毛笔字,②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文化体验区内,③罗马尼亚民众通过“端午文化节”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④“英国媒体城”广场上,⑤中国特色民乐演奏、舞龙舞狮和武术表演吸引众多民众驻足……⑥端午节已经成为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韵味、体验华夏文明之美。

正如巴西里约州教育厅代表吉尼萨·洛伦索所言,“不同文明的交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不分等级的世界观,尊重差异、理解历史,人类文明才能以和谐和合作的方式向前发展”。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诗文在不少同学的写作中越来越成为装饰品了:举例论证必是三个“君不见”导入,联系现实言必称“揆诸当下”,结尾呼吁必引“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种现象不仅在写作中出现,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那么,在当下,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古诗文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道作文题紧跟高考风向标,关联了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体现了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材料有三层内容:第一层列举学生写作中仅把“古诗文”视为作文的装饰品,作文模式化、趋同化的现象;第二层,由引导语“不仅……也……”,将此类现象由写作领域延伸到了现实生活,指出了古诗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装饰化”“模式化”问题;第三层,由现象思考到本质探究,引导考生结合当下现实深入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而思考学习古诗文的意义。

考生在写作时固然要围绕学习古诗文的价值来谈,但不宜孤立或泛化论述古诗文的重要性,而应从问题出发,结合材料中的现象,反思作文中把古诗文做装饰品的片面做法,或者模式化、概念化地去使用古诗文的问题,进而关联“现代生活”,发掘提升个人素养、文化自信等古诗文之用。考生也可以进行理性思辨,如实用不是滥用,更不是禁用,作为文化传承者的青年一代要用心体会古诗文之美,既在作文里用得巧妙,有新意,又在生活中用得灵活,有说服力。这样立意则更佳。

文题虽然探讨学习古诗文的价值和意义,任务很明确,但是材料本身也是有限制性和引导性的,如“当下”“究竟”等词语提示考生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古诗文的价值,甚至还走向了歧途或极端。结合材料中暴露的学生写作问题和“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的提示语,命题者将这一写作现象普遍化,就是提醒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考立意:以诗文为舟,泛精神之海;品读古文魅力,诗词点亮生活;心有诗文桃花源,何处不是彩云间;传承古诗文精髓,切莫过度“装饰”;适度为美,古文今用;且放青春诗文间,莫因装饰凋朱颜……

1.文章第二段中崔爱民大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比喻是人们常用修辞之一,包含明喻、暗喻、借喻等。请以“水滴”为本体,分别用明喻、暗喻、借喻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比喻贴切,表达流畅。

答:

2.文中倒数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4.本文节选自新华社《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节活动在全球多地举行》,节选部分小标题为“古风新韵感知文化魅力”。在另一段题为“龙舟竞渡传递中华文明”的文字中,有如下描述:

在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第15届龙舟节在首都路易港举行。“龙舟节已经成为毛里求斯人每年都期待的重要节日。”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遗产部文化局长阿尔温德·柏德文表示,龙舟节为当地人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有人认为,应将文章中的“龙舟节”更改为“端午节”,也有人认为“龙舟节”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家里找不到某样东西,问父母,他们却说:“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找吗?”

点奶茶时问朋友要冰的还是热的,朋友却说:“这还用问吗?大冬天我喝冰的干吗?”

看到这些对话,你会不会觉得父母或朋友有些莫名其妙?明明直接给出答案就可以,却一定要用反问句来怼你一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反问的一方激起另一方的怒火,把简单的沟通变成吵架,严重破坏和谐的气氛。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 )。也就是说,“反问”的关键不在于得到答案,而是强调语气,表达情绪。因此,我们之所以会在某些场景下对“反问”感到生气,是因为感觉自己被无故攻击。偶尔的“反问”无可厚非,毕竟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有些人却把“反问”当成习惯,这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能好好说话?原因可能有这些:

习惯反问的人,或许本身就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神经科学家布鲁斯认为:①一个人童年时期经历创伤会储存在大脑中,②和成长过程中的其他事件一起,③构成他(她)的应激反应系统。④不过,⑤人类在学说话的过程中,⑥本身也很依赖“模仿”这种方式。因此,语言习惯会有一定的迁移性。

此外,“反问”可能是一些人的心理防御方式。他们之所以习惯用“反问”回答问题,是因为过度识别他人话语中的攻击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敌意归因偏差”,即把一些非敌意性的表达,( ),于是采取“反问”来防御伤害。

最后,有些“习惯性反问”可能是固定情境下的“习得性无助”。……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因此更容易消极应对,用“反问”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2.文中倒数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

3.请根据语境,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补写出最后一段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不超过50个字。

答:

4.文中多处“反问”二字加了引号,有人觉得有必要,有人觉得过于累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