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考作文亮点,准确运用写作素材

2024-12-10 00:00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43期

考生写高考作文时能准确运用素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博览群书,留心世事。同时,要熟悉基本的素材运用方法,如按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等安排素材,掌握一定的思维规律和联想方式运用素材。

一、素材混搭形成合力,开掘精神世界

素材混搭,就是把类型不同的素材通过合理、巧妙的组合、搭配,成为有机的整体。古人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是说在行文时要有驱遣天地万物的气魄。考生在作文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材料,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既可以是不同时空的素材混搭,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素材混搭。在素材混搭的基础上剖析事理,阐发观点,使作文丰富充实、厚重大气。如:

“创造始于问题”,陶行知如是说。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于问题的提出永无止境。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答案,但不断提出问题是人才有的智慧。回望人类发展进程,伽利略不盲从前人对于自由落体的认知,大胆提出疑问,助力物理学往前跨出一大步;达尔文对“上帝创造一切”提出质疑,随后以“进化论”回答问题,让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出。人们总是在思考,在辩证中不断接近事实的真相,不断深入探索深层的真理。一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映照出古人朴素辩证法;又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底层人民被逼至绝境时发出的诘问。

——浙江一考生《智能时代日争新,辩证善思是关键》

上述文段是古与今素材的“混搭”,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的“混搭”,中国素材与外国素材的“混搭”。外国的素材有伽利略驳斥自由落体的观点、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中国古代的素材有《庄子·齐物论》、司马迁的《史记》等,通过这样的素材“混搭”,丰富了论据,充实了内容,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和表现力。

二、巧妙化用名言佳句,让作文富有意蕴

在写作中,根据表达需要,巧妙化用名言佳句类素材,不仅能创新表达,而且可以提升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对名言佳句的运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引用,一种是化用。化用是根据具体语境,在保留原话精髓的基础上,对所引名言佳句进行巧妙的加工改造,使其在语言风格、句式特点等方面能恰如其分地融入文中,而不会显得生硬突兀,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化用时,要灵活变通,可以化用名家妙语中的闪光词,可以化用其深刻句意,可以化用其寓意丰富的核心意象,可以化用其优美的意境。为了让说理更加有气势,我们还可以将化用的名言进行组合铺排。如:

荀子曾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顺势而动,借力于风,可直上九霄。药学家屠呦呦于古籍中得灵感,提取出青蒿素,拯救万千生灵于疟疾;物理学大师牛顿站立于巨人之肩开创经典力学,独辟一片科学新天地。他们都因“假與马”而“致千里”,因“假舟楫”而“绝江河”,因“乘好风”而“上青云”。善假于物可使我们顺势而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贵州一考生《扬探索之帆,揽明月星河》

上述文段巧妙地引用了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名句,不仅直接引用了富含哲理的名句,还多处化用,富有意蕴。

三、对比拓展,使作文呈现严谨之美

素材对比,就是把这些不同特质的或存在差异的素材进行组合对比,不仅可以增添作文的厚度和强度,而且抓住对比点深入分析,能特别突出一面,有利于呈现作文的严谨之美。素材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之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的比较,叫作“横比”;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的比较,叫作“纵比”。运用素材对比,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并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如:

坦诚交流是相处之道的圭臬。牙齿与舌头相依都有磕碰的时候,人与人交往更是难免出现误解、误会,甚而反目成仇的情况。但是,只要你能与他人坦诚交流,你们之间就不会有解不开的心结。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坦诚相待,使廉颇主动负荆请罪;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深受感动、出山辅佐;诸葛亮为了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七擒七纵孟获”而使之心甘情愿地归顺。反之,若不善沟通、虚与委蛇甚至口蜜腹剑,你就会沦为“孤家寡人”。正直耿介的东汉名将马援就因不善沟通,被光武帝和大臣误会,死后被诬告也没人替他说话,实在可惜。

坦诚交流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乐于交友,但却对司马昭的宠臣钟会不假辞色,致使钟会怀恨在心。嵇康受吕安案牵连,钟会落井下石,致嵇康惨死。反之,与人坦诚交流,能使事业顺利。战国时期的苏秦就凭借其卓越的沟通技巧成功地游说了六国,由穷困潦倒的书生摇身变作身佩六国相印、功成名就的纵横家。

——四川一考生《若无坦诚交流,岂能以心交心》

上述文段运用素材对比法来进行论证。其中正面的素材主要有蔺相如、刘备、诸葛亮、苏秦的事例;反面运用的素材主要有马援、嵇康、钟会的事例,论据充分,对比鲜明,引人思考。

四、巧借教材,使作文材料丰赡、富有文采

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内容丰富多样,且文质兼美,是一个素材宝库。直接引用课文的点睛句、巧妙回忆关键情节与细节,并对接现实,是用好语文教材这座“金山”、解决素材匮乏的良药。运用课文素材时,可以恰到好处地将课文名句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可以对课文中的一些段落进行仿拟,融入自己新的思想和感悟;可以将课本中诗文原来的立意通过加工提炼融入到自己的作文里,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意蕴;可以模仿化用课文意象、意境,形成深邃意境;可以巧用课文结构,套用其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内容。如:

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与对方的想法有所不同,害怕说出来引起争执。殊不知,人与人的想法不同是世间常情,是由人的独立性决定的。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曾言,与司马光“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正是因为坚持的治国之策多有不同,他们才常常辩论。所以,我们不必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不要以为附和他人就能避免冲突,殊不知那样做只会导致自我思想的消失。

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司马光和王安石,心中有不同想法就坦诚沟通,“打开天窗说亮话”。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给王安石写了《与王介甫书》,直言不讳地否定了新法,认为新法“侵官”“生事”等,有诸多弊端。针对司马光的问难,王安石也写了《答司马谏议书》一一回应。他们关于“新政”的辩论是一场坦诚交流,换来的是“平等相视”,并增进了相互了解。

——青海一考生《坦诚交流,方能真正相遇》

上述文段在素材的运用上,有独到的特色,那就是巧借教材,精心演绎。文中所引用的课文相关内容及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事例,较好地论证了观点。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将散漫的消遣式阅读转化为专注的学习式阅读,不要局限于“摘”,还要“读”和“报”。所谓“读”,就是不能一“摘”了之,要反复诵读,对好的摘录材料要力争做到熟读成诵;所谓“报”,就是要对所收集的素材进行分析与评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维层次,形成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