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海龙(1984— ),男,汉族,广东吴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夯实建筑领域消防安全防控工作基础,各级消防监督部门不断探索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基于当下区域消防安全新形势,聚焦各主体责任,推动消防监督管理的日常防范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部门间联勤联动,有效落实责任。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助力,在建设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我国消防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建筑火灾;固定消防设施;联勤联动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了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联勤联控工作体系,推动消防安全形势季度分析、消防安全工作季度考核工作不断完善,通过强化消防重要节点、加强消防安全先进表彰等促进消防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简述
各级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相关部署和要求下谋求工作创新路径,消防工作信息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基于消防季节性规律和火灾实战处置的实际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消防部署、排查,多渠道、“组合拳”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信息技术在消防工作中应用见效快,效果显著,对构建消防安全屏障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消防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以信息技术改革工作模式,完善监管机制,让消防监管不留死角,也成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GIS、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融入都为我国建筑消防监督工作效率提供了支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相关部门进行建筑内部重点区域的动态监管,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消防预警、火场定位,为控制火情、提高救援效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持。
近年来,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各级消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经颇具成效,消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各级消防监督部门为对火灾事故防患于未然、提高对火灾事故的应对能力,紧盯各类消防隐患,开展专项整治,通过部门联动压实各方责任,打造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将各方责任压实,将执法工作全面铺开,通过监督工作控制消防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消防应对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成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消防管理部门分析火灾的季节性规律,建设消防智能监控和预警机制,打造智能化灭火装置,使得消防落地见效,构建了一道有效的消防屏障。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分析
(一)层级化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必须明确责任,有效落实。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要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做好其参谋助手工作,保证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有效领导。要压实街、镇、乡的职责。各级政府部门完善日常消防工作机制,将消防事业的资金投入到位,把消防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范围,使消防工作成为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善消防工作的安排、检查、执行、奖惩机制,在消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不断提升消防工作的质量[2]。要调动村(居)委会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指导村(居)民委员会打造一份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工作文件,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消防安全巡查,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定期检查和更新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材。
(二)构建智能化网格管理体系
打造网格化管理体系。基于现行三级消防网格,联系属地消防部门,将属地消防部门嵌入区综治管理平台,让各消防部门联动更高效。基于网格完善基层消防工作,消防、警务部门与居民密切配合,警民互动;调动群众参与消防的主动性,邻里互助,构建互帮互助的消防新格局[3]。打造消防管理网络平台,基于网络平台整合消防信息资源,实现消防信息共建共享,以信息支持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公安、规划、城管、水务、消防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共享。有关部门联防联控,邻里互助共建,形成一个全面的消防工作模式和警民配合的消防工作闭环。落实好各方责任,通过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消防责任落实到位[4]。基于信息技术分析火灾特点和规律,找出现行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的薄弱环节,使防火检查、巡查和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持续化,保证在人员变动环境下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仍然能有效落实,构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工作局面。
(三)构建立体化的消防宣传培训机制
基于新媒体平台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发布消防安全信息。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提高消防安全信息的推广率,使人民群众熟知消防安全常识,了解火灾事故案例,并做好消防事故的舆论导向工作。消防部门可联合教育局、文广局等开展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在居民生产生活中做好消防提示性宣传,在商场、电梯间、户外大屏等处播放消防安全提示。做好消防宣传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善于应用新媒体的消防宣传队伍,让新媒体宣传成为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渠道。线上线下渠道联动,强化宣传效果,在消防宣传队伍中优化人员分工,各司其职。
三、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领域的变革,在消防监管领域中的应用也提高了监管效率,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级消防监管机构都要根据“三管三要”的相关规定,落实辖区内的消防安全职责,并制定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在智能化手段的辅助下,提高消防工作效率,保证辖区内的消防安全。
(一)WEB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WEB技术就是将信息输入、数据分析和网络动态评价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现代综合技术。在充分运用WEB技术进行消防监管工作的同时,要提前构建好辖区内的重点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把重点单位消防系统的各种数据都输入这个数据库,让每一个消防部门都能共享数据,增强平台的开放性,以数据提高消防监管工作的成效。通过WEB技术调查辖区内的火灾隐患问题,对存在隐患的地方进行重点排查。各级消防监督员通过WEB技术对隐患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督促整改。WEB技术通过数据管理和共享实现高效化的消防安全管理,全面监管辖区内的建筑物、消防设施等数据,让消防监管工作突破时空限制。同时基于WEB技术,消防部门还能与其他部门,如住建、公安、交通、电力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系统管理,通过强化沟通和协调工作提高消防监督管理的效率[5]。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消防监管中的应用
GIS是一种地理模型,通过实时获取地理数据了解发展动态。将GIS技术应用于消防监管工作,可以判断各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近年来,在城镇化建设迅猛的背景下,各类高层、大跨度大空间、地下受限空间等各类建筑大量出现,各种消防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加。当前,为了节约土地,许多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城市逐步增加了各种民用建筑的建筑密度,如果在这一地区内发生各种火灾事故,将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与GIS技术相结合,可以将辖区内各种建筑的基本状况实时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消防监督员基于系统中的三维模型监控建筑物的基本构造。面对火灾险情时,消防监督员能够应用GIS系统精准确定火场位置,并分析附近消防力量,制定最佳救援路线。GIS技术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保证消防实践的高效开展。另外,在实施时,消防部门常将GIS技术和BIM技术加以整合,实现更细致的消防监督管理。一是地理信息系统和BIM技术的整合更精准地实现了消防设施管理和呈现了建筑内部结构,对各类火灾隐患进行动态预警[6]。二是对疏散路径进行科学规划。对火场的实际发展进行动态分析,为被困人员提供最好的逃生路径。三是保证了火灾应急指挥工作的科学化。借助BIM技术,指挥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火场环境,利用GIS技术提供的决策支持快速准确地确定火场位置。同时,运用3D模型对火灾现场的真实状况进行了动态演示,提高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处理能力。
(三)无线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无线网络在消防信息通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消防信息通信效率不断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无线通信的实际覆盖面积非常大,在火灾监测工作中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在无线网络技术的指导下,消防监督员能够利用远程无线网络对辖区内的重点单位实施实时管理,把辖区内的各联勤单位构建成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将无线网络技术和消防瞭望系统相结合,使监管人员的实际监管能力和工作效果得到提高[7]。同时,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和定位系统,监控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及时督促有关部门维修和更新。另外,无线网络技术也可以辅助消防救援,实现多场域、复杂环境下的沟通,让指挥中心和火场救援的消防队伍快速沟通,帮助当地的消防救援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火灾发生的地点并执行救援方案,从而大大减少了队伍的实际出动时间。
(四)物联网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在消防监管体系中,物联网技术主要起到感应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借助传感器对环境中的温度、浓烟等进行感应,并通过信息系统将数据传回监控管理中心。基于物联网技术,消防部门实现对辖区环境的智能管理,提升辖区内的消防监管工作效率。借助物联网,区域消防监督员能够对各个重点单位建筑的火灾预警、自动喷淋系统等固定消防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实时与相关单位和场所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在线交流,明确其管理责任,强化消防制度的执行工作,对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重点部位等实名制值班值守和每日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措施加以规范落实,切实提升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8]。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形成消防管理闭环,实现过程可追溯。物联网系统通过对独立烟雾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市政消防栓、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以及可燃气体探测相关的主机、设备、传感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实时展现各监测点的监测值,包括监测主机上报的监测点剩余电流值、温度值;对消防水池的实时液位、消防水箱的实时液位、喷淋管网的实时压力、消防栓管网的实时压力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消防部门提前部署、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提供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消防部门可以对辖区内的消防情况展开实时监测,提升消防监督管理质量。此外,基于建模技术等,物联网平台可以显示火场中检测到的画面,让消防管理部门根据二维以及三维模型展开更科学的消防安全分析,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消防安全部门基于物联网系统加强区域内消防指挥中心与消防安全现场的互动,能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水平[9]。
结语
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以信息技术推动消防系统各环节的互动和融合,打造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形成闭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精准性,高效实现精准防控、精准管理,对消防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消灭。因此,现代科技的运用使消防监管工作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有效提高了消防救援能力,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更多保障。基于信息技术健全消防监管体系成为我国现代消防技术水平提升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凌宇.消防监督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09):222-224.
[2]王辉.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9):271-273.
[3]黄稳,赵册.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互联网周刊,2023(09):40-42.
[4]李丹.煤化工企业消防监督管理策略研究[J].煤化工,2023,51(02):87-89+100.
[5]郭迪.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探究[J].今日消防,2023,8(04):75-77.
[6]苏一娜.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现代化技术运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8):80-82.
[7]陈万成.分析仓储物流空间防火设计与消防监督管理[J].科技资讯,2023,21(08):122-125.
[8]赵保林.互联网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04):84-86.
[9]豆鑫.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监督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