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09 00:00:00曾峰
消防界 2024年12期

作者简介:

曾峰(1991— ),男,汉族,广东普宁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消防。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大,众多建筑的内部结构变得越发复杂,必须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技术已经成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全新方式。首先,本文对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现代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对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所使用的WEB技术、GIS技术、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现代化技术

引言

根据消防数据,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消防救援事件数量达到了2138万起,城乡火灾扑救878万起、森林草原火灾156起、抢险救援444万起、社会救助616万起,累计救助、疏散人员数量达到了395万人。这说明目前我国建筑火灾事故形势较为严峻[1]。虽然我国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使得火灾事故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传统人工方式的影响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本文从现代化技术出发,就其在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为我国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代化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持续发展,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整个城市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专业消防人员的监督管理下,建筑工程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一旦火灾监督管理部门对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足,建筑内部的安全风险隐患就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现代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部分业主并未形成良好的消防风险意识,存储的易燃易爆物品数量较多[2]。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形成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并及时清除存在的消防风险因素,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带来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二)促进消防监督管理规范化发展

现代化技术在信息传播效率、覆盖范围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形成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在火灾事故发生的初始阶段,现代化技术能够针对火灾的源头进行识别,并主动启动灭火装置对火灾事故进行管控,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及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随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消防部门可以在掌握火灾事故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制定符合现场状况的救援方案,推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二、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使用的现代化技术

(一)WEB技术

WEB技术属于典型的综合性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能够将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成果进行整合,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也展现出了明显的应用优势。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环节,WEB技术能够优先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并且针对不同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分析。在数据库设计工作结束之后,便可以将与消防工作相关的信息以及建筑工程信息输入其中,这也是后续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此外,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能够通过WEB技术直接利用后台屏幕对火灾事故的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针对火灾现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基础调整消防处理预案。在信息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WEB技术也可以建立包括地理位置信息、结构数据、消防设施数据等在内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保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得以实施。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WEB技术摆脱过去工作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相关部门也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联系以及共享,确保社会救援工作能够得到动态化的监督管理,且在时效性信息、数据的加持下,火灾救援效率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始终是将传感网络作为核心,并与工程中的烟感系统建立连接,使烟感信息能够直接上传到消防监督管理系统中,以此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此外,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监控辖区内部建筑工程的火灾事件,客观地分析消防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状况。传感器在实时搜集消防监督管理数据之后,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直接上传到系统后台中,使监督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数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预案。在建立现代化消防监督管理系统之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其与建筑工程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排水系统等建立联系,消防监督管理单位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有关建筑工程火灾事件相关信息,而且可以利用系统对于各种自动化消防设施进行后台管控,根据工程现场的火灾状况,对于灭火的水流量以及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4]。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相关单位针对辖区内部不同建筑工程设施进行远程定期检查以及保养工作,确保消防设施能够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有效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因火灾事故带来的各种经济损失。图1展示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城市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三)GIS技术

GIS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利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在收集各种地理空间信息的前提下,对不同信息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对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而言,GIS技术通常会在制定消防规划、救援方案以及监督火灾事故发展等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在现代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意味着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将所处区域内部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地图转化为电子地图,并利用3D立体动态方法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转化,从而精准地定位火灾事故的发生区域,以此为基础选择距离最近的救援路线。同时,在GIS技术的加持下,相关单位也能够进行动态化的火灾事故监督管理工作,利用各种立体动态图对火灾现场的发生状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对火灾救援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GIS技术同样能够与BIM技术有效融合,帮助相关单位对建筑工程信息以及功能特点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结合BIM技术以及GIS技术在微观和宏观视觉信息方面的具体效果,两种技术融合应用的方法能够进行火灾现场消防设施的可视化管理。相关部门也能够就工程内部人员的逃生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在消防火灾事故的现场救援指挥环节,GIS技术和BIM技术的联合应用意味着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在客观分析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准确地定位火灾发生地点,并模拟火灾事件的蔓延状况以及最终结果,客观地展示不同时间的三维场景,使消防人员在分析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火灾救援方案[5]。基于BIM技术及GIS技术的监督管理系统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该模型能够在客观分析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优化视觉报警信息以及自动报警等系统配置[6]。同时,相关人员能够在综合分析建筑区域结构及火灾源头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室内温湿度的具体变化进行模拟,监控不同位置的火灾事故及其发生概率,有效地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相关人员信息意识水平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作为重要主体,其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工作水平对工作成效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现代化技术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也会受到阻碍[7]。因此,相关单位为了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需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信息意识水平,并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相关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相关人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具体组成及意义形成正确的认知,以此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促进现代化技术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此外,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也需要从社会外界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以此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日常的消防工作考核过程中,也需要强化有关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的考核工作力度,并且要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员工的个人职位、薪资水平建立联系,保障相关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促进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张,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技术应用的效果,相关单位需要形成完善的管理标准,推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提升。目前我国各城市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消防站点,其内部设置的消防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并且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促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的统一化发展,针对不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给出明确的标准要求,以此为消防设备的应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标准支持。同时,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的统一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能够为后续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能够实时收集以及分析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确保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逐渐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8]

(三)持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相应的制度支持,相关部门需要遵守已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就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给出明确的要求。同时,需要在综合分析不同部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就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考评机制,提出有关消防监督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以及相关要点,针对其中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不断进行调整,确保相关人员能够了解所处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义务。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大消防方面的宣传工作力度,配合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相关部门需要对区域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划、火灾救援等进行客观分析,在探讨区域内部整体消防安全发展形势的前提下,针对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除了政府部门需要从宏观层面建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系,乡镇、街道办事处这类单位也需要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可靠性的管理工作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保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心能够逐渐下移到基层,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得以落实。

结语

在全新的信息化背景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控制火灾事故、降低人员伤亡的有效方法,需要将WEB、物联网以及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引入其中,不仅能够促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也能够明显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并在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概率的同时控制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今,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越发普及,为了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相关单位在建立完善制度体系的同时,通过强化培训以及引进人才,保障相关人员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促进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发展,确保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做到远程监控并管理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宫学森.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9):203-204.

[2]康振杰.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J].水上安全,2023(09):121-123.

[3]胡晓晓.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J].今日消防,2023,8(08):60-62.

[4]齐乐.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24):210-212.

[5]毛林生.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04):71-73.

[6]张燕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3,8(08):90-92.

[7]赵清.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城镇建设,2021(08):396.

[8]朱健君.信息技术在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区域治理,2020(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