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上飞转,襟飘带舞,秦雨晴着一袭“敦煌飞天”彩衣惊艳亮相,将古典艺术与现代轮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千年前的动人场景跃然眼前。在去年全国轮滑锦标赛花式绕桩比赛中,秦雨晴以一场美妙绝伦的“敦煌飞天”式表演夺得冠军,而且强势出圈,火爆全网。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喜欢那种如冰面滑动的感觉,特别美好,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力量。”从6岁开始学习自由式轮滑,秦雨晴觉得自己和轮滑有一种奇妙的缘分,初见时便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在一次次畅快的体验中,秦雨晴渐渐踏上了滑行之路。由于白天要在学校上课,轮滑训练只能安排在晚上,秦雨晴不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还要克服夜晚光线不足带来的挑战。在一次绕桩练习中,她不小心摔倒,下巴撞到减速带突出来的钉子上,顿时血流如注。被送到医院后,她的伤口一共缝了十三针,至今下巴上还留有疤痕。
回忆起这次经历,秦雨晴仍然乐观地说:“这个疤痕是我成长的烙印,也是我进步的转折点,它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更加不畏艰难。如果没有这个疤痕,或许我不能坚持到现在。”
除了平时训练时的苦和累,比赛时的压力也是每位轮滑选手必须经历的考验。初入赛场时,秦雨晴也曾失误过,甚至在比赛现场摔倒过,但她能马上调整心态,爬起来继续比赛。“失败一次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能不能重新站起来。”
不断地摔打和磨炼,让秦雨晴拥有了成长所需的勇气和坚韧,也让她在后来的轮滑之路上变得更加坚毅。这个外表文弱、言语温柔的济南姑娘,用坚持和拼搏让自己的人生闪闪发光。
随着对轮滑运动的喜爱日益加深,秦雨晴渴望快速提高自己的技巧,更加自如地在轮滑世界里驰骋。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父母结识了我国著名自由式轮滑运动员、全国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冠军廖杰,希望他能对女儿提供一些指导。当时秦雨晴还只有7岁,廖杰对她的年龄有些顾虑,担心她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不能长期坚持下去。他没有立即收秦雨晴为徒,只是提供一些体能训练和技巧上的指导。
尽管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秦雨晴却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虚心向老师请教。无论在蛙跳、跑圈等体能训练上,还是在动作技巧上,她都勤学苦练,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平,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有一次,在学校举办的平板支撑对抗赛中,她心无旁骛地坚持了45分钟,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的队友早已败下阵来。直到裁判无奈地叫停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场上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对于老师指导的技术动作,秦雨晴学得极其认真,不敢有一点疏忽。她心里明白,只有不断地揣摩和练习,将来在赛场上才能表现得酣畅淋漓。一次,她在练习“倒玛丽”时不慎摔倒,屁股肿胀得厉害,连续几天走路都很困难,但她仍然坚持按计划练习,没有丝毫的耽误。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秦雨晴用勤奋书写了对轮滑运动的热爱和坚持。廖杰教练最终被她的精神所打动,正式收她为徒,并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重复,重复,再重复!在身心极限状态下找漏洞,无限放大容易出错的动作,再加以高强度的重复训练。”在教练独特而严格的训练下,秦雨晴11岁就加入了高手云集的国家队,和成年组的苏菲浅、冯辉等成为队友,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想要拥有骏马,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追逐,而是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来年绿草如茵时,自会有骏马奔驰而来。”秦雨晴说,“真正的伯乐,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不断努力的自己。”
小小的轮滑,大大的世界。在这个年轻女孩的心里,其实装着一个更远更大的梦想。
秦雨晴参加过大大小小不少的比赛,也拿了不少冠军。可与那些奖杯、奖牌和证书相比,她内心更加珍视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一名轮滑选手,还是一个可以通过轮滑与国风的融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轮滑运动相结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方面需要不断磨合轮滑和舞蹈动作,使两者在舞台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另一方面,国风比赛服装的设计也极为讲究,每件服装都需要专门定制,力求契合主题表达。每次参加比赛,秦雨晴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如果我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只希望自己的造型、舞姿能让观众一眼就辨认出来——这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姑娘。”
舞台上的完美呈现,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如同敦煌飞天那“袖间的花朵”,为了在最美的云端开放,要包蕴一千年。
凭借这份执着与热爱,秦雨晴表演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轮滑作品:从《咏春》中展现的春意盎然,到《玉生烟》中弥漫的古风诗意;从《花头台》融入的民间戏曲元素,到“See You Again”中民乐古筝与花桩的巧妙搭配;从《花木兰》中柔美女子到飒爽英姿的转变,到《敦煌飞天》中美妙的“敦煌飞天仙子+轮滑”的表演,每一部作品都是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诠释。
如今,国风文化已成为秦雨晴轮滑项目中的“常驻嘉宾”,她将文化自信刻在骨子里,通过每一次表演、每一个动作,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现代轮滑运动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如今,秦雨晴正就读于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对于未来的事业,她满怀憧憬地说,传统文化是一条大河,轮滑是永不停歇的桨,常滑常新。这样的行程,一路有风景,她愿意把这美好送给更多的人。
别具一格的传承与创新,大放异彩的文化自信,相信秦雨晴一定可以通过轮滑这一特殊形式,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