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社会从农业社会向产业社会转型,日本的人口结构逐步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型过渡,社会迈入了少子高龄化时代。自1974年以来,日本总和生育率已持续50年低于更替水平,并在2022年降至1.26,创历史最低。预计到2070年,日本总人口将减少至8699.6万人,其中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将不足10%[1]。少子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挑战之一。
女性未婚化和晚婚化趋势一直被视为日本少子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近年来,这一趋势正迅速向“非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婚姻,并将不结婚视为一种合理的人生选择。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社会,婚姻被视为生育和家庭建立的制度性基础,婚内生育仍是主流的伦理观念。战后日本的婚外生育比例始终维持在1%至2%左右,占比极低。因此,结婚率的下降必然会直接导致出生率的进一步降低,而非婚化现象的加剧无疑加速了少子化的进程。这一现象的迅速发展揭示了更深层的文化变迁,其根源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还在于日本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革,现代社会中传统婚姻观念与个人主义、性别平等观念之间冲突的日益显著。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社会婚姻观念的变迁和非婚化的社会逻辑,重新解读婚姻在日本社会中的意义与功能,以期为日本少子化问题提供洞见和参考。
1 非婚化的现状概述
日本的未婚化和晚婚化趋势自1980年后开始显现,到1990年前后已十分突出。198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7.8岁,女性为25.2岁,对应该年25至29年龄段的未婚率男性为55.2%,女性为24.0%;而199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上升到28.4岁,女性上升到25.9岁,该年25至29年龄段男性的未婚率上升到65.1%,女性的未婚率上升到40.4%,较1980年分别上升了9.9%和16.4%。这正与少子化的发展过程相对应。1975年日本正式进入少子化阶段,1990年正是少子化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时点。随着泡沫经济破灭,宏观经济增长下滑,社会格差扩大以及个人主义思潮普及,传统婚姻模式失序,婚姻活动的阻碍导致越来越多的男女难以结婚。
非婚化的现状可以通过分析终身未婚率的数据来具体体现。终身未婚率,作为衡量非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显示为显著的上升趋势。2020年男性的终身未婚率已达到28.3%,女性为17.8%[2]。
从性别视角来看,自1985年以来,男性的终身未婚率持续高于女性,到2020年,男性终身未婚率比女性高出10.5%。这一性别差异可能与社会角色的期待和婚姻市场等因素有关。男性在社会上承担的经济责任和婚姻期望较高,经济压力和职场竞争可能导致一些男性面临“结婚难”的窘境。
观察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发现,日本的终身未婚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显著上升趋势。1980年男性的终身未婚率仅为2.6%,女性为1.4%;然而,至2020年这一比例,男女分别增长了25.7%和16.4%,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增长尤为迅速。此外,不同地区的结婚趋势存在差异,东京、大阪、京都大都市圈的未婚率普遍高于地方小都市,即便如此,其他小都市的未婚率也在逐年上升。
不仅如此,日本未来的非婚化趋势将愈加显著。从1982年到2021年,18至34岁的未婚者中计划“将来会结婚”的男性比例从95.9%下降至81.4%,女性从94.2%降至84.3%。与此同时,表示“一生不打算结婚”的未婚者比例则有所上升,2021年有17.3%的男性和14.6%的女性表示未来不考虑结婚[3]。若这一趋势持续,日本的终身未婚率将不断攀升,非婚化或将在未来40年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据预测,到2040年,男性和女性的生涯未婚率将分别达到30.4%和22.2%。
2 非婚化现象的社会逻辑
2.1 婚姻制度的内在逻辑
现代化进程推动了日本婚姻的个体化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独立于传统大家庭的“核心家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经济角度来看,随着农业和个体经营为主的经济模式逐渐退出市场,传统家庭“继承”制度日益衰退。大型企业的兴起使得“子承父业”的保障逐渐消失。在这种背景下,婚姻中的经济依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婚姻不仅成为夫妻双方经济支持的纽带,也是共同抚养子女的基本单位。婚姻在近代社会中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经济共同体。从心理角度来看,传统婚姻模式下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情感需求通常依赖家庭集体和地域共同体,而非仅依赖婚姻。然而,在现代婚姻体系下,个人基于爱情选择伴侣,并通过婚姻获得亲密关系、情感价值和性需求的满足,“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成为婚姻的基础。因此,现代婚姻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经济与爱情结合的恋爱式婚姻。
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失序使男性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基础,男性的收入下降,且同年龄层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时,女性解放运动推动更多女性进入职场,实现经济独立。因此,传统的男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女性负责家务和育儿的婚姻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社会由此呈现出高收入男性与经济独立女性,以及低收入男性和从事低薪工作的女性之间的两极分化。这种分化加剧了恋爱式婚姻的矛盾,迫使更多人不得不在经济与爱情之间做出选择。
2.2 非婚化的逻辑根源
非婚化是现代社会不断向个体化和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非婚化的基本逻辑之一在于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仍根深蒂固。女性在择偶时普遍看重男性的教育背景、职业和经济能力,而男性更关注女性的性格及其在家务和育儿方面的能力和态度,这一倾向自1992年以来基本没有改变。此外,一部分女性,依然希望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跃升,因此倾向于寻找高收入男性作为结婚对象。尽管近年来男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对女性的经济能力有所重视,但他们依然更注重女性的性格及其适龄生育的状态。
其次,非婚化的基本逻辑之二在于部分日本人对恋爱与家庭形成的回避及责任感的缺乏。
一方面,日本人对恋爱的积极性正在降低。20世纪90年代正是恋爱盛行的年代,有恋爱对象或婚约者的未婚者比例在2000年前即达到顶峰。然而,2000年后谈恋爱的人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18至34岁男性中处于恋爱关系或有婚约者的比例为21.1%,女性为27.8%,较上次调查略有下降。在没有交往对象的未婚者中,不愿恋爱的人数正在增加,未婚者中不愿恋爱的男性比例约为30%,女性为20%。换句话说,18至34岁未婚者中,约三分之一的人“不特别渴望与异性交往”。因此,如今非婚化的逻辑是“由于缺乏恋爱热情,结婚人数大幅减少”[4]。
另一方面,个体的婚姻和家庭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结婚和组建家庭的紧迫感在减弱。部分原因在于日本存在大量的“单身寄生族”,他们享有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并得到父母的经济支持,从而降低了对婚姻和家庭的需求感。调查显示,18至24岁和25至34岁的男性中,认为“没有必要结婚”的比例分别为31.3%和25.8%,女性则分别为40.4%和29.3%。此外,单身生活被视为更加自由,不受家庭责任的约束。未婚者中认为单身生活的好处在于“行动和生活方式自由”的男性占70.6%,女性占78.7%;认为“没有养家责任,生活轻松”的男女占比分别为27.7%和24.1%,且这两项比例在男女群体中相比上一次调查均有所上升。
3 文化视角下的日本非婚化现象解读
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婚姻的意义逐渐从社会义务转变为个体意愿和幸福的表达。在战后重建时期,婚姻被视为维系社会稳定和家庭结构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家庭责任、集体义务和社会贡献等多重意义。传统的“家”文化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都围绕家庭展开,女性尤其被期待在婚姻中扮演顺从和牺牲的角色。然而,现代化带来的个人主义兴起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婚姻的经济基础和保障功能的削弱,使得个体对婚姻的集体认同感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个体意志和自我选择的强调。婚姻不再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同的唯一途径,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工作、友谊、兴趣和自我发展来实现个人价值。在此过程中,“家庭至上”的观念逐渐让位于“个人幸福”的追求。婚姻的传统功能被重新评估甚至弱化,一部分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对普遍婚俗、婚后改姓、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三世代同居等传统婚姻模式的态度日渐消极,并对试图维护这一模式的男性更为不满。这种不满促使女性不再将婚姻视为人生的必需品,对婚姻的紧迫感也在逐渐减弱。
因此,非婚化不仅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挑战,更是对既有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在以个体幸福为核心的社会中,婚姻的意义变得多元而开放,它不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期望,而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这一价值转向反映了日本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次文化变迁,也解释了非婚化现象在当代日本愈发显著的原因。
4 结语
作为日本少子化问题的重要推手,社会的未婚化和晚婚化趋势已延续发展到更深层次的阶段,非婚社会的到来似乎已成不可阻挡之势。非婚化的根源深植于固化的婚姻观念与现代个体需求的矛盾之上,这一趋势的加剧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涉及更为根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变革。传统婚姻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婚姻的意义和功能被重新定义。鉴于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深入探索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重塑个体对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念,创造能够兼顾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在缓解非婚化和少子化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引用
[1] 井上智洋.少子化がもたらす問題とその解決策[J/OL].学術の動向,2023,28(6):18-26.
[2] 田中咲野,藤生英行.未婚化社会における未婚者像と既婚者像の分析[J/OL].日本心理学会大会発表論文集, 2020, 84:PC-043.
[3] 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編.現代日本の結婚と出産:第16回出生動向基本調査 (独身者調査ならびに夫婦調査)報告書[M].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2023.
[4] 山田昌弘.結婚不要社会[M].日本:朝日新聞,2019:44-86.
作者简介:向梓新(1999—),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海外文摘·学术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