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作词、作曲、演奏三项全能的音乐才子,更是有教无类、呕心沥血的杰出教育家。李叔同说他是“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黄自赞其为“提倡音乐教育最早之一人”。邹韬奋表示,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
他就是中国“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一百多年前,他以组织集体合唱“学堂乐歌”的形式,拉开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集体歌咏的序幕,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程,是当之无愧的“国乐先驱”。
勤工俭学,成为上海首批师范毕业生
1870年2月14日,沈心工出生于上海,原名庆鸿,字叔逵。他的祖辈是名门望族,靠经营帆船运输业发家,在嘉庆、道光年间盛极一时。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洋人造的轮船侵占市场,民族企业造的帆船逐渐被淘汰,沈家家道开始没落。
沈庆鸿的父亲临危受命,主持家政。1860年,他与上海青浦的一名刘姓女子结婚。刘家以看风水为业,而沈家是刘家的客户,两人由此结识。三年后,长子沈庆长出生。等到次子沈庆鸿出生之时,家中已是债台高筑。
沈庆鸿四岁那年,族里趁着沈父去外地讨债,闹起了分家。亲戚们欺负刘氏母子,把沈家所有的债务都划给了他们。刘氏带着两个儿子,活得十分艰难。
后来,沈庆鸿跟随父母、大哥在湖南多地辗转谋生,到处碰壁,最终全家又返回上海,寄居在刘氏父母家中,讨口饭吃。
沈庆鸿虽为大家之后,但从小就尝尽了经济上的窘迫所带来的痛苦。幸好他的母亲还有些文化,可以给他做启蒙老师,之后他又随已经考取秀才的大哥沈庆长读书。
二十岁那年,沈庆鸿也中了秀才,成绩相当优异。然而就在这一年,悉心教育他的大哥不幸病故,他不得不走上社会,挑起养家的重担。沈庆鸿接替大哥在上海一个官员的家塾中当起了教书先生,他的东家名叫翁子文,是上海货捐局的总办。
1891年,沈庆鸿秉持科举改变命运的传统信念,到江宁参加乡试,无奈落第而归。以他的家境,根本无力重考,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从而养家的梦想破灭了。不久,独自回到湖南务工的沈父在长沙一个小客栈中病逝。至此,沈庆鸿成了全家唯一的顶梁柱,与寡母相依为命。
更可悲的是,家业凋零之外,整个国39b6c4e5be49c7f29d249b760752e0f2家也江河日下。1894年清朝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政权摇摇欲坠,沈庆鸿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失去了信心。同年,东家去世,沈庆鸿结束了在旧式家塾中当教书先生的生涯。
早在放弃科举梦之时,沈庆鸿也开始了对新式学问的追求。担任私塾教师期间,他经常去英国人创办的格致书院,听院长讲授数学,研究西学的思想逐渐萌发。
1895年,沈庆鸿被人推荐到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的前身)任职,成了一名国文教师。然而两年后,他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约翰书院优厚的待遇,选择了离校。原来他的目标已经转向了一所新成立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
1896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在上海成立,首先设立的是师范学堂,意在培养一批新式教师,通过教育实现国家富强。沈庆鸿如愿考入第一届师范班,立志教书育人。不久,他获得兼课教师的职位,成为首批勤工俭学的学子之一。
沈庆鸿在南洋公学的师范学堂主修数学,兼修英语、物理、中文等课程。他还向外国牧师学习英语,并跟着昆曲名家学习昆曲以及笛子吹奏。热爱教育又热爱艺术的沈庆鸿,职业方向已经逐步清晰,那就是当一名音乐教育家。
1900年,三十岁的沈庆鸿与师范班的同学们一起筹办了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简称“南洋附小”)。次年毕业后,沈庆鸿去附小当了教师。
东渡日本,开国内学堂乐歌之先河
1898年,试图改天换地的戊戌变法开始后,沈庆鸿曾乐观地写道:“大有维新希望,我们真是欢天喜地。”然而这场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百日就宣告失败。眼看朝廷彻底指望不上了,一些有志之士便东渡日本,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这一自发救国的留学潮影响下,沈庆鸿拿着工作以来的积蓄,于1902年4月奔赴日本,自费进入东京的弘文学院求学。弘文学院是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在东京专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学校,作家鲁迅与沈庆鸿是同一时期入校的校友。
后因发生日本政府伙同清朝钦差迫害中国留学生事件,沈庆鸿与部分同学以退学相抗议,转入清华学校学习。该校1899年8月由梁启超、曾卓轩等人创办于东京,以推行保皇会的宗旨为教育目的,1902年由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接办,改称清华学校。
沈庆鸿了解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非常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其中“乐歌”这一形式在政治宣传、学校教育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园中,这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歌曲,在鼓舞人心方面收效显著。沈庆鸿感到眼前一亮,他打算先在中国留学生中试试水,于是成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留日学子的“音乐讲习会”,请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声乐教授铃木米次郎,给留学生讲解音乐。
音乐讲习会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在海外举办的音乐讲习活动。20世纪初,随着科举考试的谢幕,源自西方的新式学堂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乐歌课”便是新式学堂中教授唱歌的一门课,但这门课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早早就在日本做教育实验的沈庆鸿可以说很有先见之明,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兵操》),就是他的第一首习作。与此同时,沈庆鸿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心工”。沈心工在歌词中写道: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得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歌曲主题是鼓励男生们锻炼身体以保家卫国,歌词相当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这首歌刊发于两年后出版的沈心工作品集《学校唱歌集》。李叔同在当时的《音乐小杂志》中称赞这首歌说:“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注:该歌首句曲调)之曲。”
谱曲《黄河》,成为“歌坛双峰”之一
1903年2月,沈心工归国,继续执教于南洋附小,他在学校设置了“唱歌”课,推出后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支持。
从1904年起,沈心工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作曲家黄自写道:“先生的歌集,风行最早……所谓‘盛极南北’确系事实而不是过誉。所以现在的青年教师及歌曲作者多少皆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点贡献,也就了不起了。”其中创作于1905年的另一首代表作《黄河》展现了沈心工的作曲实力。
《黄河》的词作者杨度,比沈心工小五岁,两人在弘文书院是同窗。歌词是这样写的: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
日俄战争之后,沙俄入侵我国蒙古地区。杨度因此愤慨在胸,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表现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决心。同样的怒火也燃烧在沈心工的心中。
当时的中国学堂歌曲很多是直接挪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将五线谱改换成简谱,然后再进行中文填词,而沈心工在《黄河》一歌中有意识地采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进行独立作曲。黄自对此旋律的评价是:“这个调子非常雄浑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见。”
《黄河》作为中国作曲家独立作曲的第一首学堂歌曲,旋律层层递进,气势磅礴,一经问世,便成了清末民初各新式学堂的学生人人必唱的爱国歌曲,与李叔同创作的歌曲《送别》,一起被誉为“歌坛双峰”。
作家茅盾曾撰文道:“少年时,对于音乐,我是喜欢的……《黄河》……曲调悲壮,我很喜欢。”直到晚年,茅盾还能唱出这首歌。1992年,《黄河》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曲。
终身执教,坚守音乐教育事业
1907年,南洋附小迁入南院新校舍,也就是如今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浩然高科大厦附近。南院是一座“凹”字形的两层楼建筑,楼内设有教室、宿舍、图书室等。校舍中间有个小花园,西南是小礼堂,南面是操场。就是在这座南院,沈心工坚守着挚爱的音乐教育事业。
同年,南洋公学举办第一届运动会,沈心工为此创作了一首《运动会得胜歌》。运动会闭幕那天,全体师生列队于大操场齐声高唱此歌,为校史所记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心工受革命军之托,率部光复青浦。当地军民一致拥戴他出任青浦主事一职,沈心工却婉拒了。在暂时的投笔从戎结束后,他选择的战场还是教育界,于是完成任务后依旧回到南洋附小主持校务。
在这一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权运动组织”搞了一次解放小脚的“天足会”集会。会上,有人表演了用风琴伴唱的《女学歌》:“击掌完时琴韵高,一曲清歌声宛转,原来是振兴女权训儿曹,心工沈氏传佳制,淑性陶情要算是第一挑。”这首歌正是沈心工的作品。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将“乐歌课”列为普通学校和师范类学院的必修课。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的记载,沈心工之前在南洋附小的作为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小学开设“唱歌”课的开端。新文化运动爆发后,乐歌从学校走向社会,被各行各业的爱国人士所传唱。
从1919年至1922年的三年间,沈心工创作并导演了话剧《雪玫瑰》《忠勇之童子》《神仙布》《棠棣之花》。在话剧中加上音乐,是他的独创艺术表现形式。沈心工还将传统故事《赵氏孤儿》改编成了昆剧《双忠墓》,在南洋附小创建二十周年纪念会上进行了演出。他运用自己年轻时积累下的昆曲基本功,在剧中采用了昆曲的三四十首不同曲牌,受到包括昆曲名家在内的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
1922年,沈心工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机构,负责乐歌教授工作。
1927年,南洋附小更名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改由上海童子军总教练沈维桢任校长。五十七岁的老校长沈心工在离职前重写了校歌,由朱织云作曲,传唱至今。
南洋附小为寄宿制, 沈心工制定了严苛校规,希望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以身作则,几乎就住在学校里,很少回家。每天早晨,起床闹钟一响,他总是第一个跑到操场,带领学生出操。夜晚,在宿舍熄灯之前,他都要雷打不动地巡视一周,为学生的安全负责。每逢节假日,沈心工便会向住校的华侨学生送温暖。因为他们的家远在千里,沈心工就成了他们的“家人”,他还带学生们到杭州等地旅行。沈心工真正把关爱学生做到了事无巨细,连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和寝室里的床铺及照明工具都要亲自参与设计。
对此,曾在南洋附小就读的教育家邹韬奋在《永不能忘的先生》一文中感慨道:“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这个小学里面,所以把学校办得很好。”
另一位校友、教育家赵宪初则回忆说:“附小的校长沈庆鸿从日本学习了简谱,编写歌词,教学生唱歌,后来有唱歌集若干卷,在江浙各地甚至在全国相当范围内风行一时。沈心工创作的外院院歌《四勉歌》,至今依旧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沿用。虽身处不同时代,但在不断的传唱中,其所承载的精神已然融入代代交大人的内心深处。”
退出南洋附小后,沈心工还在发挥余热。1931年,应好友唐文治邀请,沈心工为其担任校长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与私立无锡中学的校歌《为万世开太平》谱曲。目前,《为万世开太平》仍是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歌,已经传唱了近百年。
回顾沈心工的一生,他创作的乐歌有一百八十余首之多。这些歌曲在1937年进行了重新修订,精选出八十二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沈心工的创作题材也十分广泛: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有《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歌颂共和新政的有《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提倡男女平权的有《女学歌》《缠足歌》等,提倡科学救国的则有《电报》《纺织》等。因为乐歌创作大多使用白话文,沈心工还被认为是我国近现代较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曲创作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此外,沈心工曾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参与音乐教材的编审工作,还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
继教会与教会学校里的“圣咏”、军队里的“军歌”之后,沈心工等人发起的“学堂乐歌”运动成功地将来自西方的“合唱”这一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演唱方式引入中国学校,并推广至社会。而沈心工的很多歌曲在后来的工农革命歌曲以及抗日救亡歌曲的创作过程中被重新填词,广泛流传,在唤醒民众的爱国之心、推动革命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1947年,沈心工在上海寓所病逝,享年七十七岁。按其遗嘱,他的骨灰被海葬于吴淞口。1948年,黄炎培先生撰写的《音乐教育家沈心工先生传》在《大公报》上发表,文中盛赞沈心工音乐创作的杰出成就和对音乐教育的辛勤付出:《心工唱歌集》“全部歌词的精神是美的、天真的、生动的、沉着的。他的中心思想是博爱,是自由,是平等。先生三十年中教学生尽量发挥他们的思想和才能,而引导到一条理想的光明大道上”。
沈心工去世后,其生前师友唐文治、黄炎培、顾树森等十余人发起成立了“心工音乐年奖”,可惜因时局动荡没有来得及实现。1984年,沈心工的儿子沈葆琦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沈心工奖学金”,弥补了这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