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有朋友,但人人不一定都能交到挚友。朋友贵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这是一个很值得当代青年思考的生活命题。手机扫一扫、摇一摇、搜一搜,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和另一个人建立连接,可以探讨问题、交流想法,也可以围观他的朋友圈、点赞评论。但亲昵的称呼、熟络的对话是否意味着真正的彼此相知、情谊深厚呢?这样的朋友算得上“挚友”吗?
审题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思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意义。“同声”“同气”可以理解为挚友间的志趣相投、品位相似,也可以是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各如其面”则表现为性格脾气、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具体认知等差异。结合起来看,真正的朋友既要承认“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客观存在,也要相互理解、包容、珍惜,争取形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美妙模式。
根据阅卷组老师的反馈,大部分考生能够读懂题旨,基本围绕“挚友”展开讨论。但比较遗憾的是论述结构单一,往往采用“1+3+1”的模式,也就是开头点明观点,如“我们要交挚友”,中间三段主体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挚友的重要,最后点明题旨。整个论述缺乏有层次的展开、辩证的分析,给人一眼而尽的阅读感受,缺乏思考力和启示性。
对此,同学们不妨用“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拓展论述的角度,建构文章的雏形。可以写写我们认为的“挚友”是怎么样的,也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结交“挚友”,如何“求同存异”。当然,在建构分析雏形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和问题有所取舍和侧重,避开没有必要讨论的部分或者自己无法说清的问题,重点阐述有必要辨析的或者自己有话可说的问题。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怎么做”的探讨上,谈谈如何对待“各如其面”的差异,形成“同声”“同气”的相通与默契。
此外,也有同学提出自己知道写作方向,却想不出具体的分论点。有的同学知道要围绕“怎么结交挚友”展开,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对此,同学们可以尝试从具象的人物故事中提炼要点。以廉颇、蔺相如为例,两人出身、地位、个性都截然不同,却能成为“刎颈之交”,是因为他俩都以大局为重,都有不凡的胸襟和气度。我们由此可以想见,真正的朋友要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要承认客观的差异、要彼此宽容体谅等等。
参考立意:
1. 识朋友易,结挚友难。
2. 广而善交不惧异。
3. 求同存异,方为挚友。
4. 各有其面,但可同声相应。
【佳作展示】
佳作❶
同则并行,异则相容
◎沈凡想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二(2)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古人所云,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对其有极深远的影响。如何交友?如何交挚友?如何在“人心不同”中亦可“同声相应”?我言:同则并行,异则相容。
正如非洲古谚语所说:“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朋友贵在“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性情相同,能相处融洽;方向相同,方能汇成合力。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仅能在你迷茫时为你指明方向,更能在人生路途中成为你坚定的支持力量。恰如万历皇帝与张居正,同心于改革,成就“万历中兴”;李德仁与宁津生,同心于测绘,使国家测绘事业迈上新台阶。
但若志不同而强并行,则易陷入相互妨碍的窘境,恰似《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与马尔克斯形同陌路。由此观之,“同”则并行,“同”方并行,而不是为了并行而委曲求“同”。
世界上并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纵然是志趣相投,也难免会有分歧存在,那么彼时又该如何处之?我认为,当求同存异,异则相容,保持和而不同。此“容”非不加辨别地胡乱融合,为容而融,而是有所借鉴的相互学习。
譬如孔子拜访老子求道,虽两人在某些问题上各抒己见,甚而各立学派,然儒学和道学依然有相通之处。儒道并行,使我中华思想之脉源远流长。再如司马光与王安石同朝为官,共求家国之治,有过争辩,有过龃龉,然二人在文学上互为挚友,在历史上留下佳话,为后世津津乐道。朋友之间的“异”在所难免,不妨“择善而从之”,以其为鉴,与其同行,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方得相容之妙用哉!
无论是“同则并行”,还是“异则相容”,交友之道的旨归在于和谐默契,共同发展。所以同时不必小心翼翼,异时亦不必惶惶不安,不必费心于烦琐礼节,不必劳心于礼尚往来。为师为伴,海纳百川,在“同声相应”与“人心不同”中,自有包容大气带来的微妙平衡。
【点评】 文章标题简洁凝练,点明主题。首段以引用入题,连续三个设问启人思考,并直接提出观点,让人一目了然。第二、三段运用大量的例证论证“朋友贵在‘同’”,又从反面论证不可“委曲求‘同’”。第四、五段又提出朋友间要求同存异、异则相容的观点,并用孔子与老子、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例证予以佐证。结尾重述观点,收束全文。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正反结合,不蔓不枝,值得学习借鉴。
佳作❷
与友共舞
◎严 杰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二(2)班
世界是一个盛大而又瑰丽的舞台。无论是谁,在生活的聚光灯下,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独舞。这固然可以展现“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多元与奇异,可在众声喧哗的当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友共舞,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的力量,足以超越时空的桎梏,来到正当困顿的你的身边。人生有时如乘舟浮于海,当大风骤起,樯帆濒危,此时一人之力往往轻微,而挚友则会是助你稳住舟船的好手,为你“万里写入胸怀间”的从容与勇气奠基。
于是人们都会选择志向相合者一道同行,因而同声相应、有危共扶,同气相求、偕则致远。侧身回望,正是魏征与唐太宗“为万世开太平”的共同信念,使得君臣二人如兄似友,一个铮骨感言,一个从谏如流,向着“良治”齐头并进,共襄海晏河清之贞观。抬眸近视,马克思、恩格斯执着于“为万万苍生著一书”的宏愿,立志解放天下无产工农,二人比肩,而后方不惧一切排挤与困苦,同心所向,共绘科学社会主义之蓝图,永放光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世间万物千头百面,各有不同寻求一个优秀的舞伴并不意味着非要合契双方的所有,抹杀一切的特点与个性。介甫性烈,持“天变不足畏”之勇,欲要变法除弊;君实性和,主张守先王祖宗之制,保民而已。崇伟庙堂上,二者是方略迴然的政敌;可游处私交中,双方却又是相敬有加的故友。于是有了司马翰林对于安石的哭唁,有了在那高堂雄辩之下,亦敌亦友、惺惺相惜的佳话。掩卷长思,既有求同,便不必顾及道异。举止、姿容之差,只会令舞姿更加曼妙。
当然,个体的灵动、出尘,与众的和谐划一,俱是吾侪对于生命的不同诠释。独自前行,构建人的坚毅与高洁;与友偕行,为人提供不竭的勇毅与信心:二者皆是人生的理想状态。我们切不可为求得挚友而屈已求全,甚至违背道德、法度。须知,君子之交淡如水,挚友之间,自是要以共识、互信为基以尊重、包容为系,不可随性排异,亦不可盲目求同,方能同欢愉、共起舞,彼此欣赏,彼此成就。
【点评】 文章以世界是一个舞台的比喻起笔,先提出“与友共舞”的观点,接着阐释良友的意义,再说“同声”“同气”的益处,又进一步说要知异求同,最后补充说不可为同而同。整篇文章逻辑严谨,思维严密,体现了不俗的思维水平。多引诗句,文白相间,读来自然雅致,余韵悠长。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