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基础性与关键性环节。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仅有利于国家人才战略的贯彻落实,而且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小学教育品质的提升。然而,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实践中却深陷“均等文化的钳制与应试文化的规制”“制度供给不足与执行主体协同不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疲软与教师胜任力不足”等困局。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破局之策应是酝酿正确的教育文化与价值引领,完善制度设计与加强主体互动协同,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教学胜任力。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中小学;课程领导力;教学胜任力
引用格式 张善超,熊乐天.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34):18-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中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志向、拓展知识、培养思维的黄金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正因为如此,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提出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因此,有必要阐述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价值,并从社会大众的文化认知、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落实能力三重维度来系统性地阐释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困境,提出有效的破解之策。
一、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价值向度
1.贯彻国家人才战略诉求
创新是驱动科技发展的根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对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2023年两会期间,更有代表提出“要加快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1]“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贵在‘早’”[2]。作为推进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拔尖创新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极为关键。尤其在世界人才资源争夺激烈的当下,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拔尖创新人才质量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连续性、系统性的工程,大中小学肩负着目标一致却各有侧重的任务。中小学主要通过优化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撬动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这是学校教学实践层面的创新举措,更是对贯彻国家人才战略的实际回应。
2.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意蕴是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素质发展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订)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面向全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都能通过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与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教育[4]。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知局限,大多中小学管理者、教师、家长认为中小学教育公平就是所有学生接受完全一致的教学内容,结果导致学习能力强、创新潜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难以得到学校重视,无法充分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下,中小学管理者与教师应以教育观念变革来深化自身对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的认知,将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转化为具体行动,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实与高质量发展。
3.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
教育品质是对学校教育水平的评价,由学校办学定位、办学风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要素构成,表现为课程教学系统、校园文化等蕴含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以培养具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学生作为学校建设的着力点,中小学一方面要在微观上优化所有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另一方面要在宏观上协同政府、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利用教学实践场域,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与之配套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师资优化等。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带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校园风格等要素的优化。可以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的课程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中小学校园的多样态发展,还能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二、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多重困局
1.均等文化的钳制与应试文化的规制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指出,个人意识或全部认知决定了其全部行为,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整体表现,意识形态则源自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及思想[5]。文化不仅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而且影响社会的认知价值取向。当文化与学校教育变革相一致时,主要利益相关者就会认同并积极参与变革;反之,主要利益相关者就会质疑、甚至抵制变革,使其陷入“合法性”困境或走上异化之路。社会中弥散的朴素公平观和功利性的教育观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遭遇了文化认知层面的困局。
(1)均等文化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对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钳制。我国民众素来坚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观,认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保持统一。这种文化认知导致当前民众将教育公平等同于为每位学生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资源。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在最大程度上将有特长专长、天资聪慧、有意愿成为领域拔尖人才的中小学生形塑为关键领域所需的人才,中小学要为他们开设专门的课程。这种行为容易触及民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敏感神经。此外,受以往践行教育公平要求的惯习影响,某些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同样认为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有违政策的、与民意相悖的,拒绝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责。
(2)应试文化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对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异化。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被主要利益相关者所俘虏,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引诱”“搭便车”等方式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异化为升学工具。一是学生参与拔尖创新人早期培养项目(学校课程)为的是占有人才培育环节的优质资源来丰富实践经历、获奖经历,提高被高水平大学录取的机率。二是为了保障高升学率,某些中小学打着创新实验班等名义开展“掐尖”教育和应试教学。例如有研究指出,家长和一部分学生参加有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就是为了额外“加分”,为上“好大学”做铺垫[6]。
2.制度供给不足与执行主体协同不力
教育变革不仅涉及文化认知,还涉及制度管理。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变革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7]。在这一过程中,新旧制度间必然会相互摩擦导致变革遭遇制度困境。从制度变革的视角看,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教育体系、课程制度、教学制度、评价制度等多层面的协同变革,它遭遇了制度供给不足与主体协同不力的困局。
(1)制度供给不足导致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疲软。一是顶层设计不足。完善的顶层设计能够为执行者提供基本的行动框架与稳定的预期[8]。但目前,国家层面未印发关于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立法、实施纲要等法律与政策性文件[9]。很多中小学要么不愿将人才早期培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要么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处于盲目低效的状态。二是保障机制与配套方案供给不足。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宏观调度。但是当前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费制度、师资培训机制、招生考试制度、监督激励制度等仍有待完善。
(2)执行主体协同度差致使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低效推行。教育政策执行的碎片化是指教育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分割、冲突、离散状态。整体治理理论认为,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因为不同功能和专业机构间缺乏沟通协调[10]。当前各执行主体协同度差导致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推行低效。一是顶层设计缺失下基层行政部门的零散执行。当前,国家并未明确由哪一部门具体负责制定、推行、评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方案或项目,导致相关政策制定主体基于自身对人才培养诉求和人才培养的理解,制定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培养方案。如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推出的英才计划、北京市教委的“翱翔计划”、北京市教委和科委联合推出的“雏鹰计划”等。这类探索一方面导致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目标与内容出现重复交叉、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降低了相关行政部门指导、督促中小学推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管理效能,严重影响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11]。二是,家长教育素养不足导致其难以参与培养环节。萨博尼克(Subotnik.R.F)指出,超常儿童能力由潜能→能力→专长→卓越发展的各个阶段,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重视并协同完成[12]。除了学校要开设专门培养创新素养的课程,家长也要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家长要具备挖掘学生特长、智力、猎奇心、发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很多家长一方面在态度上忽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认为孩子学习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提分与升学;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挖掘与培养孩子创新素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3.校长课程领导力疲软与教师胜任力不足
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认为,“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不断从事变革工作。其中愿望与能力则是导致变革充满矛盾的原因。”[13]当前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胜任力在应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时存在诸多不足。
(1)校长课程领导力薄弱导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难以融入学校课程。一是校长课程引导力不足。校长课程领导力通常表现在引导力、整合力、凝聚力上[14]。中小学校长秉承知识本位、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观,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对高智商学生的培养,不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同时,不少中小学校长未具备足够的变革意识,改革所采取的行动本质上依旧是应试训练。正如调研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得力的原因是中小学校长对于英才教育的作用价值、战略地位、内涵本质等的认识不足[15]。二是校长课程整合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是过早地让学生“偏科”,而是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使其具备成为未来创新行业领军人才的潜质。这就要求校长能够对学校不同学科课程的目标、结构、资源、实施、评价等进行系统性改革。但现实中大多校长往往习惯性地借鉴应试课程开发的经验,按照中高考的考试模块与难度来设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导致开发的此类课程要么结构失衡、形态缺乏统整[16],要么缺少真实挑战、缺少个性选择和对学生的兴趣培养[17]。三是中小学课程凝聚力不强。校长本应为学生提供课程建设愿景与目标、参与方式,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课程建设。但现实是校长无目标或无序地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建设。例如有研究指出,由于校长缺少课程凝聚力,当前中小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与教学并未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没有获得校外优质资源[18]。
(2)教师教学胜任力不足导致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难以落地。胜任力是工作者胜任某项工作应具备的能力、技能、特质以及动机。中小学教师本应在价值层面认同、理解、支持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内涵、价值,厘清并掌握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但中小学教师相应的胜任力有待提升。一是教师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认同度不高。很多教师对学校推行的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课程与实践活动表现出不关心与不热情。例如有调查指出,超50%的教师并不认为中小学要承担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任务[19]。二是教师缺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现实中鲜有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业培训覆盖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相关内容,教师不仅缺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知识,还缺少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与课程评价能力。例如,上海某从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师表示:“跨学科这方面很难,因为没有那么多课时。如果我想和其他老师一起额外搞点什么探究性的活动,就更没有空间了。”[20]
三、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破局之策
1.酝酿正确的教育文化与价值引领
价值认同与强烈的动机是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内在动力。新制度主义认为,人们之所以质疑、抵制新事物,是因为他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觉察到还有其他的行为形式”[21]。由此,应当弘扬新时代高质量教育文化,强化关键场域的文化营造。
(1)大力弘扬新时代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文化。一是具象化新时代高质量教育文化。政府要精选那些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小学作为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典范进行宣传,促使民众正确理解高质量教育公平的科学内涵。二是拓展传播渠道,提升文化传播质量。信息传播理论认为,权威性与知名度越高的信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信誉度就高,受众效果就好[22]。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向全社会传播高质量公平文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价值与意义的责任。政府可通过“三微一端”、新闻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渠道,向社会宣传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意义与价值、典型中小学实践成效等。
(2)建构沟通监督机制,强化关键场域的文化营造。一是建构政府与家长的对话沟通平台。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强调信息的有效传播基于两端传播主体的对等性[23]。就是说“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够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保障信息接受者更全面地理解信息。政府应建构与民众的面对面沟通平台,如成立咨询室来宣传、讲解、阐释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意义与价值,唤起他们的认同与支持。二是发挥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的文化营造。政府可将学校是否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刻苦专研、敢于批判等精神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及其成效作为评估其办学质量的重点指标,保障新时代教育文化真正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完善制度设计与加强主体互动协同
佩里·希克斯(Perri·Six)认为公共政策之所以出现部门化、碎片化在于顶层设计的缺失或不完善。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实施整体治理,即以责任、协调及整合为治理机制,为公民提供无缝隙的整体性服务[24]。破解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遭遇的制度困局之策是完善制度设计与加强主体互动协同。
(1)完善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制度设计。一是国家层面要完善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顶层设计。首先,国家可通过完善立法、制定实施办法为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法理依据与政策依据。如将中小学为高智商、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创新思维课程纳入《义务教育法》,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等。同时,国家应基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所需要的资金、师资、招生考试等进行综合性的制度改革,消除或优化已有制度中阻碍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因素。例如通过进一步深化中高考改革,为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通升学渠道。二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细化保障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国家颁布的一系列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政策基础上,将人才培养要求纳入地方教育行政法规,制定地方的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地方的教育综合改革来消除阻碍人才培养的制度,并建构支撑其发展的相关保障制度。
(2)建构统筹参与机制,提升执行主体参与度。一是建构统筹协调机制。国家可通过成立统筹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主管部门,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例如,国家可以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理论研究与指导中心,或是集理论研究与政策实施督导一体的部门,召集专家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理论研究,对各省市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深入调研与督导。二是拓宽家长素养与拓宽参与渠道。国家可以在顶层设计中制定家长参与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办法,厘清家长在协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的责任,搭建家长参与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各项政策的平台,邀请他们参与到本地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与修订,提升他们对政策目标与价值的认同。地方政府还可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学会等编写家庭育才指导手册,开展沙龙、座谈、讲座等来提升家长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能力,中小学可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引导家长了解、参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3.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教学胜任力
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指出,教育变革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变革能力[25]。积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是中小学落实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
(1)完善校长培训帮扶机制,提升校长落实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实现学校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针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的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予以提升。一是强化各级校长培训,提升其课程引领力与实施力。首先,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早期培养政策、战略价值等纳入到国家级、省市级校长培训中,帮助校长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理清为什么改、改什么、如何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思路。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相关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成功经验、国外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等纳入校长培养环节。二是建立“局长—校长”帮扶机制,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首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展开专项调研,明确所在地区内校长课程领导力在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过程中的现状、成效、不足、建议。其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聘请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专家、人才培养上取得成绩的校长等进入中小学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最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校长培养课程领导力提供专项的经费、出国交流考察机会等,丰富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验。
(2)制定长效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学胜任力。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指出,胜任力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26]。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专门化培训。一是完善教师培育制,补充教师关于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一方面国家可要求师范生培养单位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相关政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的基本规律、创新素养的教学模式与技能等纳入师范生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国家可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纳入国培、省培、市培等教师培训项目,增加实习实践的考核环节。二是选聘专家跟踪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科学的标准遴聘责任心强、具备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教师或教研员为指导专家,通过名师工作室、拜师会等方式让指导专家和教师建立指导与帮扶关系,同时制定具体的跟踪指导任务、考核标准与奖惩机制,保障他们深入实地对教师进行帮扶指导。
参考文献
[1] 省人大代表姚训琪: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EB/OL].(2023-01-13)[2023-03-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904398545975589&wfr=spider&for=pc.
[2] 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贵在“早”[EB/OL].(2023-03-06)[2023-03-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591542312155876&wfr=spider&for=pc.
[3] 滕钺.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4] 褚宏启.如何看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3(09):1.
[5] 邱国婷.融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1(12):124-125.
[6] 马可.为国育英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北京探索[J].中小学管理,2021(11):18-21.
[7] 李宝庆,吕婷婷,樊亚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阻力与化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6(03):57-64.
[8] 曾凡木.制度供给与集体行动: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分析[J].求实,2022(02):84-96+112.
[9] 王新凤,钟秉林.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01):38-45.
[10] 周伟.地方政府间跨域治理碎片化:问题、根源与解决路径[J].行政论坛,2018,25(01):74-80.
[11] 王亮,熊建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深化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04):46-62.
[12] Subotnik R F,Olszewski-Kubilius P,Worrell F C. A proposed direction forward for gifted educa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J]. Gifted Child Quarterly,2012(56):176-188.
[13][25] 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12.
[14] 韩金山.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键词:引导、整合、凝聚[J].人民教育,2019(Z3):76-78.
[15] 杨德广.加强“超常”教育的紧迫性及实施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20):1-7.
[16] 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J].教育研究,2012,33(11):28-35+67.
[17] 郑永和,杨宣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思考[J].人民教育,2022(24):14-17.
[18] [20]毛嘉伟.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19] 蒋洁蕾,赵忠平.从混沌走向共识:中国义务教育教师英才教育积极态度的塑造——基于全国8540位教师的实证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Z2):32-45.
[21] Scott,W.R.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57.
[22] 张善超,李宝庆.信息不对称理论视域下新高考改革的困境及突破[J].大学教育科学,2021(04):70-77.
[23] 任艳妮.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5.
[24] 吴德星.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实践启示[N].学习时报,2017-11-27(002).
[26]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21.
【责任编辑 孙晓雯】
*该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教师教学关键能力建构及本土化培育策略研究(20YBQ037 )的研究成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