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人民检察院鸣奏“党建领航,政治建院”主旋律,以加强检察院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筑牢检察干警政治灵魂与忠诚担当。概之体现四个特色:
特色之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检察院班子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院党组把主题教育作为政治任务走深走实。遵循“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要求,锚定“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目标,全面落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茬推进。院领导领题调研,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以实际成效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定期向县委报告工作,按时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度,确保院党组把方向、管大事、谋大局;强化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推动榆社检察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换。
特色之二: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全力提升检察队伍素能。聚焦政治理论学习。以创建党建品牌、创建模范机关、创建红旗支部“三个创建”为切入点,持续抓好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有机融合。借助中检网院、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等网络平台,开展党建理论教育培训,开展政治轮训和理论测试,使干警真正做到学而有思、学而有信、学而有行。聚焦检察队伍建设。把专业化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核心,健全完善“检察官教检察官”及“同堂培训”教育机制,选聘经验丰富、业务精尖的检察人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与公安、法院、律师开展同堂学习。加强全员工作考核,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严格落实日常考核制度,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干警的业务素养为之提升。聚焦清廉机关建设。营造清廉氛围、培育清廉文化、锻造清廉铁军。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严格落实司法办案“三个规定”,严格规范用权,严守纪律规矩;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管好“班长”,带好“班子”,以上率下,严格自律。
特色之三:以奋力争先为使命,全面打赢“脱薄”攻坚战。2021年初,榆社县检察院被列为薄弱基层院之后,全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基导向”要求,由检察长带头管总,全院干警凝心聚力、奋力争先,坚持队伍建设与检察业务融合发力,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倒逼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向好发展,全力打赢“脱薄”攻坚战。通过一年不懈努力,全院各项考核指标逆势上扬,检察工作综合质效为之明显提升,在山西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59项标志性指标中,榆社县检察院综合排名由2020年的全市末位跃居全市第二名,其中28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如期实现了“脱薄”既定目标,赢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及高度赞誉。
特色之四:以文化建设为目标,筑牢检察干警政治信念。坚持用党建引领检察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先后举办“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党在我心中”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欢度国庆节·喜迎二十大”文艺汇演、赴八路军总部旧址开展“赓续检察初心·厚植清廉文化”红色教育,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英模精神,彰显引领作用。认真开展“评优选树”工作,榆社县检察院郭跃同志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从事密码工作二十年”通报表扬、胡国艳同志荣获省检察院“先进个人”表彰,充分发挥了优秀干警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了人心顺、院风正、气象新的检察人文发展氛围。
公平公正,司法为民,是党的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践行检察工作的灵魂所在。榆社县人民检察院以“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为统领,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着力推进“平安榆社”健康发展。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榆社县检察院积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抢劫、强奸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大刑事犯罪,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有序。持续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持续加大追赃挽损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全面加强诉讼监督,努力守护公正司法正义底线。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合市场监管局共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审判活动监督,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对2018年至2022年判决生效的17个职务犯罪财产刑部分开展执行检察专项监督,发出纠正违法通知2份,推动刑事财产执行法治化运行。
——做实行政民事检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积极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专项活动,办理的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行政机关整改率100%,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深入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协助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协助解决欠薪问题。有效办理医疗事故纠纷、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方支持起诉案件,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合法诉求。
榆社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恪守司法为民的初心,在司法为民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四个途径:
实践之一: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检察院开展“呵护民生·守护公益”法律宣传活动,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以及英烈保护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认真开展“打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保护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红色文化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项活动。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认真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办理的一起督促治理浊漳河河道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评为省级涉水典型案例,并在全省予以推广。围绕云竹湖开发保护及县域河道治理开展定期监督巡查,督促开展河道治理,有效筑牢了绿色发展生态屏障。
实践之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建设,完善检企常态化联络机制,按照“点单式普法需求”,为企业提供“菜单式”精品法治服务。开展涉案企业改革后,办理涉企案件4件,其中2件适用整改,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加大涉企“挂案”清理监督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涉企案件进行排查梳理。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在榆社宏安建筑公司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企业和项目建设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开展入企座谈、法律咨询及普法宣传,加强涉企民事执行监督力度,用法治力量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实践之三:强化群众信访和司法救助工作。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坚持检察长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受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全部实现息诉罢访,实现矛盾化解。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司法救助,坚持“应救尽救、能救则救”的原则,与民政、红十字、社区等建立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救助合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实践之四: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着力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打造未检“一站式”办案机制,对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及入职查询制度,开展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203人次。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要求,开展法治进校园讲堂19场次,开展“检爱同行·法治进乡村”巡讲活动5场次,宣传覆盖师生千余人。组织民政、教育、卫健、公安、法院、学校等35个单位联合召开预防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座谈会,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构建立体保护体系。
践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榆社县人民检察院在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后,全院将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进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司法的新期待,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争一流,努力打造一支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铁军,推动榆社检察工作迈向新的发展水平!
(作者:张鸿飞,山西省榆社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