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共生演化的理论结晶,其理论特质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体用观”高度耦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特质既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哲学“体用论”的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运用,又以深邃宏阔的文化视野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1],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表达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故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与“用”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将体用特质聚变为实践导向,进而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铸就文化强国铺筑坚实的思想根基。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特质
“在‘体’和‘用’的关系中,‘体’是基础、是根本,‘用’是作用、效用,是依赖于‘体’的”[2]。具体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在理论层面廓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么看”的迷思,又解决了新时代文化工作“怎么干”的难题。这一思想在推动宏观任务阐释规划和微观规制积淀凝结的基础上进行双向跃升,充分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一)守正文化主体性,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
体,是指本体,属于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共同凝结成的新“体”,既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方法,又是指导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化身”。这个“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守正创新”,我们要守的“正”务必要厘清这个本“体”,因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3]。换而言之,无论是思想解放还是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都从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中寻找思想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寻找精神驱动。正是“根脉”与“魂脉”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熔铸成独特而坚定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才得以形塑巩固。
(二)创新文化价值性,明确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
用,是指使用,属于实践层面。习近平文化之“用”就是关于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方法,这是从实践层面为推动思想文化工作勇毅前进提供方法论、路线图。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的有机结合,深刻体现了“化原理为实践”的创变思维。这种崭新文化理论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全方位发展,充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达用的“母体”特质,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精神张力。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系统完备、切实可行的“七个着力”,深刻体现了新时代党在文化建设工作上的守正创新与明体达用。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秉承弘扬与推陈出新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建党百年来优秀文化高度凝练和创新突破的活力源泉,更是引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实践遵循。
(三)永葆体用贯通性,锤炼文化自信自立之“进”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和博采众长,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战略指引和接续发展,兼具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集“明体达用”和“体用贯通”于一体的思想体系。所谓“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意为既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又用创新理论去指导实践,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用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明确、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内容丰盈,实现了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双向奔赴”。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是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全面阐释与创新运用,彰显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使命的目的性与价值性,充分彰显出宏观逻辑的理论牵引力和微观层面的实践驱动力。其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学理特质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体两面,两者相互调适为思想文化工作的繁荣兴盛赋予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举旗定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结出新的时代精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同时,将中国哲学的“体用观”范畴应用到新时代文化理论的创新实践当中,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守正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开新局、创新篇。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这一思想既在理论的指引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从而造就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文化新“体”。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立足于文化主体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所谓立足文化主体性,就是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自信;立足文化时代性,就是要做到“两个结合”,用守正创新的文化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叙事体系。正是主体性和时代性的同频共振,才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擘画蓝图: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有了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文明新形态,也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出一条超越资本主义旧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任何民族要想始终与时俱进、保持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就必然要在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对其他文明成果进行批判借鉴。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和实践创新性为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经验总结和实践遵循,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完成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谱写中国式文化新篇章提供了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三)全球视野: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承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理念范式,在破解“世界文明何去何从”这一时代难题中进行文化成果兼收并蓄,激发世界文明融合共生、历久弥新。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性视野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高度契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不忘本来、携手世界共创未来的宏阔格局。另一方面,这一思想在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深化了对文化发展与文明融合的规律性认识,为世界文明新形态的不断发展赋予了中华文明的理论伟力。同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活力来源,这一思想注重将坚守文化主体性和弘扬全人类价值的协调推进,强调在探索自身文化繁荣的基础上肩负起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时代使命,为扎实塑造人类文化发展新形态汇聚起文化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文明互鉴、文化互动”的价值立场,是推动世界文化现代化进程融合发展的精神推力。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与用的实践指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建设文化强国高度指明新的文化使命,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总动员令。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体用特质,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必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高质量续写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新篇章提供强劲的文化推动力。
(一)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5]。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领导中国文化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注重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意识,并且针对文化工作领导权的问题进行细致的部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文化立国”,坚持以“双百”方针作为思想文化工作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来自西方严峻的意识形态渗透,党将文化工作的领导权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昭示了党推动文化工作行稳致远的信心和决心;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将文化发展前进的命脉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在处理好文化融合、文化开放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坚守自身的文化领导独立性。一言以蔽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宣传好、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的根本保证,也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前提。
(二)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的学习阐释
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备的理论光芒与文化魅力是构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思想根基,这一思想赋予了中国科学文化高峰的理论引领和方法创新。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的阐释学习和系统推进,在阐释学习层面,要深层次、全方位地学,要全面而辩证地学,要以守正创新的态度结合新时代文化“新生态”与时俱进地学。在系统推进层面,要切实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认同和实践运用,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到党关于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部署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互融共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新时代文化使命凝心聚力,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篇章。
(三)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同“两个结合”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6]。“两个结合”是不断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时俱进的旗帜与灵魂,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建设文化强国,一方面,要善于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同“两个结合”深度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夯实文化根基的根本理论指南、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创新文化价值活力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去筑牢意识形态的精神防线。概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观同“两个结合”深度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10-31.
[2]肖伟光.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N].人民日报,2023-10-31(09).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4]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2).
[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作 者:刘晓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述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