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之一,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1]。这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价值取向和科学实践路径。坚持“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刻回答了“为谁改”“由谁改”“成果谁享”等基本问题。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为了人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为谁改”是对改革价值维度的本体追问,是关乎改革的目标、方式等根本性问题的价值论表达。“为谁改”既是改革的实践指向,又是改革的方法论前提。人民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而改革,改革才会更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3]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价值旨归,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对党的初心使命和执政理念的践行,也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方向指引道路,目标激励行动,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也要时刻牢记改革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4]坚持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恪守的立场和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并表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6]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要“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满意作为改革的评判标准。党科学把握社会发展与人民需要之间的动态性变化,植根人民、体察民情、倾听民意、问需于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8],满足人民需要、回应人民期待,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为民而改”的价值取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在改革实践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行动,能够被人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知到和体会到。全面深化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依靠人民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这“两个本质”的高度概括,表明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主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在历史中“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9]不是“历史”自身,而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行动是“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10]。这凸显了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力量。“改革依靠人民是党对改革‘靠谁改’的回应,解决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问题。”[11]人民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主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
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依靠人民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各要素中,人民是最活跃、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生产力是发展和变革社会的根本动力,而人民是生产力的主体、担当者和体现者,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2]人民在各种复杂情境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与总结,积累了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具有借鉴价值、实践意义的方案。人民是时代变迁的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他们感受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影响着改革推进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13]。
全面深化改革归根到底要靠人民,人民不仅能够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认识世界,还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人民的积极广泛参与,改革就是没有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虚幻实践”。现实充分证明,改革能够取得卓越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一开始就把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1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重大的变革、伟大的发明和壮丽的事业,都是由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在革命年代,人民群众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在建设时期,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勤劳的双手,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实践证明,人民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历史进步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15]。伟大的征程中,人民始终是最坚实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16]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结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分配方式上。由人民共享,回答了改革成果“谁来享”的问题,解决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分配问题。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判主体,改革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7]。让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更加充分地享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引擎。
改革为了人民,体现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改革依靠人民,强调了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都必然要落实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18]。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标,它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就业机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为人民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19]。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人民编织起了一张温暖而坚实的保障网,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20]。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让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成效最终体现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凸显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之需,是强国之策,其目的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离,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尊重人民的意愿,倾听人民的心声,关切人民的诉求,将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将增进人民的福祉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将人民的力量作为改革的推力,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改革合力,推动改革纵深发展。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077)、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023JSJYDJ21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7-22.
[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72.
[3]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4—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5.
[7]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N].人民日报,2024-5-24.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8.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4.
[11]段炼,张浩.人民性: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价值取向的三重意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1-20.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67.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4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41.
[1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41.
[16]在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2-4.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2.
[1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8-39.
[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11.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1.
作 者:宋淑敬,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研究生
徐建飞,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侯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