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坚定捍卫了光辉的社会主义旗帜,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在开拓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确定了其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对当今全面展开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画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起步的历史性贡献
道路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也是推动“中国式的现代化”起步的开创者,这些贡献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部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举措;顺应世界大势,从封闭走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认为正确判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是进行战略规划的前提。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正确判断国家发展方位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而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五形态”论,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更高形态的现代社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完备的配套设施和制度,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较于资本主义是不充分的,而社会主义要彰显其优越性,就必须积累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统一了手段与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我们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要一以贯之;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生产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新起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阶段性与延续性、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与最终的共同目标。
(二)科学确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基本方略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连贯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阶段性的战略部署与规划。一是确立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是党中央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以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康”来表达;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之家”作为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小康”作为“三步走”的第二步,既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人民期待“,翻两番,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3]二是形成“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战略布局,邓小平还将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文明建设扩展为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三是指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根本方向。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设想,指导我们党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4]强调了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是独立自主的,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现代化,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逐步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从此开启了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三)积极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放和融入世界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5]邓小平指出要改革与生产力不相符的生产关系,“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6]又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运用“开放”的概念,强调国家对外要实行“开放政策”,“改革”与“开放”便结合了起来,开始作为特定概念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献之中。改革开放必须置于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的生产力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之中,与全球的科技水平同步增长,从全球产业链转移和国际分工中获得红利,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服务于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批判吸收的关系,依据世情国情民情制定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其一是全方位的开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开放;其二是多领域的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覆盖到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多领域;其三是分层次的开放,中国人口的大体量决定了开放只能是逐步的、试探的,成功的经验将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逐步拓展到多层次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和强国之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促进了国内的繁荣稳定,也在融入世界体系中提高了国际地位,逐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锚定中国发展要义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历史性贡献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初步回答了发展目标、根本动力和体制机制等问题,推动中国式的现代化形成的开创性历史贡献包括: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
(一)确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
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概念愈来愈具象化,邓小平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7]1984年邓小平对“小康”做了初步定义,并阐述“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8],达到小康水平才能达到比较富裕的状态;南方谈话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成为“最大的优越性”和“原则”。党的十三大在“先富与后富”“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以及分配方式的话语框架下,极大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
随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深入,“共同富裕”呈现出丰富立体的多维话语,“共同”的范畴强化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先解决生产富裕的问题,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下分配不公的问题,并强调“共建共享共富”。“富裕”的范畴从物质与精神领域的富裕拓展涵盖到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9]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
(二)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动力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变化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更大程度地发展生产力。在理论创新方面,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农业、国防,提高知识分子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实践举措方面,邓小平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地区到城市的改革,从经济领域到各领域的铺开。在农村地区的改革中,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变革了传统农村生产方式,随着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新兴的生产方式带动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极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倒逼城市地区改革。在兴办经济特区方面,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以此为“窗口”吸引外资,对外学习管理技术经验,对内繁荣国内市场,在经济特区的试点成功后,党中央开放14个沿海城市,建立3个经济沿海特区,打开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11],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12]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的生产力,继承与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也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做出了贡献;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的质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的,赋予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崭新内涵,必然会使得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要目标
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重新认识资本和建立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于资本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力发展的维度看,资本具有“资本一般”的价值增值属性,能极大促进社会生产进步,激活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一般属性,“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13]。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鼓励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多种资本形态发展壮大,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汲取科学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产业技术升级,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从生产关系的维度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资本特殊”的属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归全民所有,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性质,也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薄弱的国民经济基础状况,囿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僵化的体制机制导致了生产力水平的停滞。邓小平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情况,总结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弊端,反思了我国经济建设状况,解答了长期以来困扰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问题——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他指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情况下,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并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调控”[14]。对于外资,可以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补充。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推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5]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朝着兼顾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方向发展,以此超越资本主义为物质利益所驱动的片面性,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本优势的同时,限定资本无限扩张,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抑制对人的负面影响,始终确保发展的落脚点是增进民生福祉。
三、聚焦中国发展未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现代化建设承续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这个进程中,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解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而且奠定了中国现代化未来跃升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贡献集中体现为:一以贯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拓宽了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引领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前进方向。
(一)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6]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17]其次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18]再次是稳步推进各项制度完善定型,“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1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追赶现代化的步伐不再是被动和盲目的,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于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在践行过形形色色的救国运动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底气,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性,逐步走上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化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0]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积极引入现代国家治理的组织和制度元素,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向地方放权,向社会让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制度基础,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路径。中国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要追赶世界现代化进程,政党必须发挥统揽大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二)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选择路径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之中又体现了普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昭示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遵循一般发展规律,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他指出“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是错误的。”[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第一次系统回答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情况下,快速实现自身发展”[22],对于适合本国实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并实现“本土化”的转变,“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
现代化始终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又因各国国情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国人口数量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扭转了现代化只能是少数人、少数国家的权利,现代化也可以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十四亿多人口步入现代化的行列,并将以更高质量保障十四亿多人口共享更高阶段的现代化成果,在人口基数巨大、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还能始终以最广大的人民为主体力量衡量现代化的整体建设水平,这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发展奇迹。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约4亿中等收入人群占总人口的30%,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收入群体。2020年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不仅历史性完成脱贫任务,更是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创举,极大推进了国际减贫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奉为圭臬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向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借鉴,不断促进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
(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明形态方向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文明贡献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内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是对外如何处理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关系。对内而言,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指引物质文明前进方向。邓小平始终重视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和互相促进,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为战略方针问题,告诫全党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目标,事关精神动力和战斗意志,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外而言,邓小平解答了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如何和谐共处的命题。他始终秉持辩证法的观念,大力提倡要用开阔的思维和视野,辩证地去吸收借鉴其他人类文明成果,解决了长此以来两种社会制度相对立的世界历史格局。邓小平判断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国际关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主动改善与大国、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的特殊性,昭示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指明未来发展的先进性。特殊性在于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普遍性在于这一文明形态内生于既有的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球事务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亦是发展中国家可参考的、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选择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体系与现实实践的衡量指标包含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世界交往程度、文明交流深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程度等。社会主义文明以“党的领导力—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凭借“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权利企图统摄世界历史,是对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资本文明的扬弃和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承续当代的文明成果,文明形态又超越既有的现代化,是现实的未来目标,代表人类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之上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确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遵循,明晰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从本质内涵、价值取向、根本动力、道路选择等方面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将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必须提炼好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现代化的国际话语体系,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建设发展的成效,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价值和真理伟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24-08-23(0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4]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24-08-23(0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9]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1]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N].人民日报.2023-05-20(05).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1).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15]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4-07-19(01).
[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1.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20]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24-08-23(01).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22]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话话[N].人民日报,2014-8-21(02).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作 者:刘瑛子,95784部队军政基础教研室助理讲师
杨 宁,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曹 悦,95784部队军政基础教研室主任、讲师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