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竹海街道因旅而立,区位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拥有茶山竹海AAAA景区,景区内有2万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竹林,形成了茶竹共生的独特景观,是重庆市永川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肩负着生态保护、向旅而兴的光荣使命。近年来,茶山竹海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永川“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紧扣“成渝城市后花园、巴蜀旅游目的地”两大定位,大力实施“八项行动”,依托茶竹共生自然景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新模式,加快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茶竹。茶山竹海片区获评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茶竹村、茶园村分别成功创建重庆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守护绿水青山,厚植绿色生态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茶山竹海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厚植绿水青山底色,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腾出绿色发展空间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统筹发展与保护,严守自然生态和森林资源保护红线。街道系统优化产业布局,对历史原因遗留下的多家开采加工型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精准施策的原则,分类采取“关停整治、搬迁入园、转型发展”等措施进行整改,搬掉环保“拦路虎”,腾出绿色发展“新空间”,确保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安全。
(二)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打好净土保卫战。茶山竹海街道通过尾水治理、平整场地、复绿复垦,完成矿山恢复5个、面积约4公顷,耕地恢复补足213亩,加快建设后扶项目,有序推进与市林投公司合作的储备林项目,进一步深化全域土地整治。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和岸线生态修复,通过挖沟、修渠、清淤治理黑臭水体1000余平方米,通过护岸修复、清淤清障整治山洪沟9条,落实落细河长制,确保河流水质保持前列。打好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宣传力度,注重疏堵结合,杜绝烧灰积肥现象,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持续优化辖区生态环境。
(三)推进竹林资源管护
织密森防体系“人防网”。茶山竹海街道全面落实“3+1+N”林长制责任体系,落实街道级林长9名,村级林长14名,专兼职网格护林员150余名,有效管护4.55万亩天然林和6500余亩退耕还林地,组织开展枯病死松木集中除治工作,累计集中除治松林面积1.92万亩,有效防范和化解森林灾害风险。织密森管系统“技术网”。开发“茶山绿盾卫士”特色应用并接入“141”智治平台,在重要路口、监管盲区布局森林防火可视化语音宣传杆33套,整合接入各类感知装置1657个,实现实时监控、语音播报和在线对话等功能,切实提升森防监测预警能力。织紧应急处置“安全网”。积极承接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试点,用好用实数字应用,编制录入应急预案,调动各支力量全员参与,促进各类资源多跨协同,推动各个主体协同作战,确保森林火灾源头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使其更加精准高效。
二、促进绿色发展,探索产业转型新途径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茶山竹海街道立足茶、竹资源做文章,大力挖掘特色产业、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增收。
(一)探索制度改革创新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茶山竹海街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开发利用机制,通过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流转等改革,将闲置农房、闲置资产重新利用,对原有建筑景观装修改造,打造成特色民宿、高端民宿,推进流转宅基地建设民宿,增加农民宅基地财产性经营性收入约330万元。以打造小安溪河现代农业示范带为目标,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1500亩,发展稻田养鱼500亩,常年种植优质粮油1.6万亩,增加土地产出效益。推进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探索“村合作社+民营企业”共建模式,成立茶竹生态强村公司,分别与公司、企业、医院等签订产业发展共建协议,聘请茶产业、康养产业等方面专家团队,积极推进森林资源共管、产业发展共建、乡村振兴共富。构建共富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建立“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围绕茶叶的生产、销售过程,生产基地与农户实行有机联合,推行脱贫户、监测户以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的方式,每年参与分红获得收入,有效带动36户脱贫户、监测户每年累计增收超8000元,共同实现致富增收,逐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二)创新旅游融合发展
高水平拓展项目规划。茶山竹海街道整合茶山竹海公路沿线景点及重要节点特色资源,新开发文旅线路3条,打造 “茶竹宴”非遗文化品牌,创新开展采、制、品茶和竹编、采笋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旅游服务内容。高规格建设旅游设施。推进民宿集群提档升级,加快农家乐升级改造典型示范点建设,新建、改建、重装提档升级民宿10家,星空露营基地和滑翔伞基地建成投运。高标准管理运营服务。引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开发经营,举办稻田文化体育节,召开乡村自然研学游推介会,多渠道、全方位展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创建生态旅游“茶竹、稻鱼自然研学”基地,村企合作共同实现产业增收。2024年已承办农文旅研学活动27余场,接待市内外“小游客”两万余人,打响“茶竹自然研学”基地名片。
(三)擦亮茶竹山货品牌
精心包装茶竹山货。茶山竹海街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精做特茶竹“土特产”文章,注册“青竹华珍”商标,逐步发展竹下菌产业,开发高端菌品牌,每年产出竹荪、竹耳、竹燕窝等竹下山货2000余公斤,“茶竹山货”入选“永川好礼”,进一步丰富了永川旅游“伴手礼”。持续提升茶叶品质。依托市场化运作,与企业、研究所合作发挥创新作用,在茶叶试验、人才引进、品牌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升级建设茶叶种植、加工基础设施,擦亮“水南茶叶”“一哲茶叶”品牌,不断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培养技艺人才。进一步挖掘本土人才,引进网红主播开展线上直播,发展特色电商,让“茶竹山货”以“线上+线下”方式远销全国。邀请专业制茶大师传授制茶技术,组织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学习,各村自制手工茶得到市场认可。依托非遗竹编竹雕传承人培育发展竹工艺手艺人,组织当地村民学习竹编技艺,组织开展专题美食技能培训,设计制作美食“全竹宴”,以“授之以渔”的方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三、加强党建统领,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既是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和提升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茶山竹海街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持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茶山竹海街道依托“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试点工作,打造“五型”组织、“三讲”班子、“三有”干部队伍,构建“三强”协同作战机制,全方位重塑组织新形态、干部好状态、政治好生态。选优配强“两委”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村(社区)书记带头人作用,调动“两委”积极性,有序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着力探索“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各方合作联动机制。与辖区高校合作建立“党建共建合作机制”,各村(社区)与信息技术、文旅康养等二级学院签订“乡村振兴服务带头人协议”,统筹街道、学校各类资源,建立党员冬训实践教学平台,共育共培乡村振兴本土人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完善硬件软件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文化广场,开展“送文化下乡”、理论宣讲等各类活动,丰富乡村生活,让党的理论深入“田间地头”。
(二)提升基层智治能力
做细做精目标管理。加强“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实现一中心统筹、四板块协同、服务资源“一体联动”、责任落实“一键汇集”和风险管控“一屏掌控”的目标。紧扣街道“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三轮分版块梳理核心业务22项,充分运用“V”模型方法,拆解业务模块58项、业务事项118项,并依托目标和KPI管理模块,把街道“八项行动”颗粒化为33个具体目标,范围覆盖短期重点工作目标和全年常态化工作目标,实现重点任务在线调度、重要工作闭环管理。配齐配优网格力量。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按照“1+3+N”模式配备网格治理团队,全街道共划分106个网格,配齐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和志愿者等力量共计573人,实现106个网格党组织全覆盖。落实落细警网融合。深入推进“警网融合”,依托基层智治平台视联网模块、公安“情指行”2.0平台,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范围,强化联动配合,推行非警务事项联动处置,闭环化解婚恋、物业等接警发现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全面提升基层智治水平。
(三)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推动多方共联共治。深入开展“邻里永望”行动,积极争取辖区高校、联系街道部门、区级部门派出单位支持,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定议事规则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下沉资源力量、夯实智治基础,推动网格与小区党支部共联共治,升级改造2个小区党群驿站,解决电厂家属院公共设施缺失等6个问题。全面推进乡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参与自治管理,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组建茶竹垃圾分类先锋队、矛盾调解小组等自治组织,成立村社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杜绝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采取“积分制”“红黑榜”奖优罚劣制度,建立“最美院落”“最美阳台”评选树榜样机制,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整村成片、多村推进”的原则,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优化农村垃圾清运工作,加强农村道路日常管护,建成一批清洁示范院落,创建永川区“千万工程”示范点,通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更加幸福宜居。
作 者:中共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