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莱芜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少见的奇迹。莱芜之战,解放战争岁月中,华东野战军于山东莱芜对敌国民党军发起的运动战事。通过牺牲超过八千名士兵和民兵的生命换来的胜利,解放军成功击败了七万多敌人并夺取了一座无防守的城市——临沂。这一行动展示了解放军如何在大规模部队移动战斗中突破敌方防线,也为解放军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这是自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中共歼灭敌人数量的新高峰。此外,这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性战斗中杀戮最多的案例。这场莱芜战役对于我们现在面临难以预测且无法预知的情况来说,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它有助于推动党的军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实施积极防御策略,从而达到我们的国防建设目标。
【关键词】莱芜|战役|解放军战史|记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省莱芜地区进行了一场运动战,即莱芜战役。该战役持续了三天,成功将渤海、鲁中以及胶东解放区连接起来,颠覆了国民党军队的南北夹击图谋,为后续粉碎国民党在山东的猛烈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莱芜战役的概述
(一)莱芜战役的背景
在1947年1月中旬,鲁南战役的胜利告一段落之后,苏皖地区南部沿陇海路以南的地方便转变为了敌后游击战的场景。华东野战军的主要力量向北移动,开赴山东。蒋介石误判华东军区部队遭受重创,认为其已无法继续有效作战,于是紧急调遣了53个旅,共计31万人的庞大兵力,部署了“鲁南会战”,分别由陇海、津浦、胶济三线向鲁南进犯。蒋介石还派其总参谋长陈诚亲自到徐州指挥。声明要于鲁南地带展开对解放军的主战场之争的是陈诚将军。他率领着由八支正规编制组成的大规模军事队伍——即所谓的“整合化第十九集团”,其总数达到了二十多个步枪连队及两个炮团;该团队被任命为主导战斗力的核心部分,他们正沿着位于山东南部地区的沂州河谷一带向前推进至北部山区中的临沭县附近的地方。另一方面,来自第二防卫区的少校级别的参谋部成员兼高级官员李先洲也被指派来负责此次战役的主要支援任务,他的手上掌握有三个完整的陆军单位及其所属共达十四个营队的作战人员;这些士兵们正在按照预定计划自淄博市西南方向的新汶镇开始行动起来,准备朝东北方的济南省会进发并对山东省中部的城市如莱阳等地方发动全面性的突袭动作,从而形成了一种两面同时出动的战略布局模式,并且还自信满满地说道:“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这次战争的话那么我们的胜利就完全取决于能否打赢这场发生在鲁南山脉之间的决定生死存亡的一场大战!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确保自己能取得最后的绝对优势而不能出现半点差错!”陈诚过于自负,觉得自己的安排周密无遗漏,且军队数量庞大,因此夸耀说:“就算全是豆腐渣,也能把老母猪撑得死死的。”同时,他还进行了所谓的“烂葡萄里夹杂硬核桃”的布局,在左侧安排了整编第十一师,中央是整编第七十四师,右侧则是整编第二十师等精锐作为支撑,实施平行推进的进攻方式。
(二)莱芜战役的经过
1947年1月下旬,野战军确立了在临沂外围彻底消灭敌军的作战意图,打算“起初对敌人的右翼,即二十五师和六十五师进行打击,接着诱使七十四师和十一师向北移动,然后予以围歼”。野战军放弃郯城,诱敌冒进,敌军非常谨慎,两翼反向中路靠拢,此计不成。2月6日,野战军一部以突然迅猛的动作向东南挺进,7日,我军一鼓作气击败了敌军右翼侧队的郝鹏举第四十二集团军的主要力量,目的是诱导敌军向东进行支援,但各路敌军均置之不顾,此计又不成。南线调动不了敌人,陈毅、粟裕、谭震林决定改变策略:“继第二纵队行动之后,我军主力随即向北挺进,投入战斗。同时,我们安排一支纵队驻扎在临沂地区,模拟华野的主力部队,与敌人进行战斗。而主力部队则积极向北推进,全力清理北线的敌军,并对胶济线发起进攻,以此给济南施加压力。之后,我军将集中全力进行反攻,抓住时机,分别消灭被围困的敌军。”毛主席同意这个计划并且指出:“优先攻击较弱的敌人,然后是强大的对手,努力争取主动权而非被动的局面。”因此,他坚定地命令主力军队退到临沂北部进行整备工作,毫无疑虑地放弃了临沂,决定带领他们朝着北方前进,首要目标是在新泰和莱芜地区的敌军第二绥靖区的副总司令李仙洲所领导的北线集团展开进攻。
李仙洲集团的三个军队,从胶济线向北迅速撤退,他们的先锋部队在2月4日占领了莱芜。8日占领新泰。华东野战军制定了行动方案,决定于2月10日开始让主力的五个纵队(包括第一、第四、第六、第七及第八)秘密朝北方移动。此外,我们还指派当地的军队对兖州发起攻击,并且在运河上搭建桥头堡,营造出一种我们要转移到运河西部的感觉,以此增加敌人混淆视听的能力,让他们更难理解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北进。
2月15日,我军主力主动放弃华东军区首府临沂城,寻找机会歼灭李仙洲集团。敌军陷入了过度的喜悦和骄傲。在南京,国民党宣传部长彭学沛欢呼:“国军在鲁南的决战中,攻克临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陈诚也夸耀道:“陈毅的部队已不再具备与国军交战的能力,他们正企图与刘邓的部队联合,不过国军正在紧追不舍。山东的全面稳定指日可待。”当此时,王耀武——第二绥靖区的指挥官意识到我们的军队正在移动至北方。关于我们部队悄无声息地迁徙到北部地区,国军的历史记录如下:“共产党的主力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他们沿着临沂、蒙阴、新泰和莱芜的小路穿越山脉,白天隐藏起来,夜晚行进,保持了极度的机密。由于空中侦查难以追踪,地面信息也很难获取,因此短时间内并不知道共产党的主力的位置。直到确定他们的意图和行为之后,发现我的南部推进力量已经被分割成几个部分被困在新马陵道的马中。”到了晚上,我军全面展开攻击李仙洲集团。
敌军独守莱芜孤城后,慌乱异常,在23日的清晨,李仙洲带领着第73军和第46军一同向莱芜北方前进。然而,由于道路不足,车辆、重物、人员以及马匹都争相抢夺道路,纷纷挤成一团,导致兵力无法有效运用,也无法维持正常的行军模式。敌军先锋部队推进至吐丝口南芹村与高家洼一线,随即被我军第6纵队某部坚决阻击,战斗异常激烈。中午,敌后尾部队撤离莱芜,我军即以第4纵队一部抢占该城,使其两头受堵,北进不动,南退不得,断其归路。在我方军队成功布置好位于莱芜和吐丝口之间的伏击圈之后,他们立刻对目标发起全面攻击,并采用切断的方式快速深入到对方的前进路线之中。尽管国民党的空袭力量进行了强烈且密集的打击行动试图遏制我们的攻势,然而这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经过四个钟头的激烈战斗,我们最终能够把大部分的目标消灭在了这个仅有数英里的区域里,并且俘获了他们的指挥官——李仙洲将军及其手下的大部分士兵。此役过后,占据于胶济线的对手们急忙往济南城紧急回缩,与此同时我们也趁机夺取了一系列超过十个的城市,并将这条线路上的长度扩展至二百五十公尺以上,从而使得山东的中西部及东部三者紧密相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局面。
二、莱芜战役的启示
莱芜战役对于我们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党在新形势下设定的强军目标,并执行积极防御军事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坚决维护党对军队的绝对主导权
“军队必须毫无保留且完全遵从中国共产党(中共)的指导,其思维方式、政治立场及行为模式应紧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步伐,坚信维护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尊严至关重要,不论面临任何挑战,都要毫不犹豫地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在莱芜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内的各个派别之间的矛盾暴露得淋漓尽致。就像战争结束后,部分敌方的资深军事人员表示:由于政界的纷争影响了军事决策层面的协同作战能力,许多高阶军官彼此猜忌并担忧自身安全,他们更愿意在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会上承担过失而非在实际战场上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坚持灵活、机动、自主的战略指导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灵活机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莱芜战役是灵活、机动、自主的战略指导的成功典范,此次作战为我军在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其核心在于所有战斗行动都应围绕有利于敌人的歼灭来进行,不拘泥于地点,哪里能更好地歼敌就往哪里打,哪怕是要暂时舍弃一些关键城市;需要集中最强大且充满活力的兵力,稳重地等待有利时机,确保主动权的掌握;通过诱使敌人深入,力求在动态中消VPIz8paIjtgZ9jRqg94C06G6d1ua8K7u1sQEa81+duM=灭孤立的敌军;要巧妙地利用敌人的缺陷和冲突,造成敌人的判断失误;并且要能够根据敌方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执行灵活多变的指挥策略。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叶飞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粟裕.粟裕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3]国防部网.习近平视察军事科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EB/ OL].[2018-05-16].http://www.mod.gov.cn/gfbw/sy/ rt/4814249.html.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新华网.习近平在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7-08-01].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8/01/c_1121416045.htm.
(作者简介:方良平,赣州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中央苏区史研究工作;于水,赣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学;赵旭,赣州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学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