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云连接论”背景下的教育机遇,并针对存在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通过相关实践措施的实施,实现了思政与英语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并促进了学生全面技能的提升,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云连接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一、基于“云连接论”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机遇
(一)创建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
在“云连接论”引导下,虚拟课堂不再限于传统的师生单向传授,而是构建起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在线讨论、协作项目和模拟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效果。教师可借助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引入社会问题讨论,或者通过跨文化交流项目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种多方位的交互体验不仅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也自然地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1]。
(二)利用大数据优化教学内容
“云连接论”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虚拟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成绩进行个性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可收集和分析学生对英语学习材料和思政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补充或改进课程内容,当发现学生对某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浓厚兴趣,则可进一步开发相关英语教学资源,并穿插相应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解读,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
(三)打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在传统课堂中,由于资源和时间限制,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在虚拟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定制个人化的学习计划,以在线英语辩论赛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设置议题,让学生从英语运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角度全面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通过智能推荐系统还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思政资料和英语练习材料[3]。
二、基于“云连接论”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面临的挑战
(一)师生互动降低
在传统教室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但在线教学环境下,这种即时反馈受到限制。网络延迟、软件兼容性问题以及音视频质量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沟通效果,导致学生的参与意愿下降,甚至引发不满情绪。传统面对面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接触和点名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但在线环境下,学生更容易隐藏在群体中,教师的鼓励可能效果不佳。学生可能感到自己的参与度不重要,因此不愿积极互动。技术熟练度低或自我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更加被动,而害羞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能选择保持沉默,错失了互动学习的机会。
(二)缺乏情感投入
在虚拟课堂中,缺少了传统教室中师生日常交流带来的集体感和深层情感联系,导致重要的人际互动元素和个性化教学的机会减少。这对思政教学影响尤为明显,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和文化差异的高职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交流挑战。虽然“云连接论”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但缺乏有效引导时,文化差异可能引发误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了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参与,以及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虚拟学习环境提供了自由灵活的学习方式,但要求学生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尚未完全培养出在无监督条件下有效学习的能力,难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或坚持完成在线任务。即使部分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网络环境中普遍存在分散注意力问题,如其他网站、社交媒体和数字娱乐工具可能干扰学生,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因此,学生需要克服网络娱乐的诱惑,提高自主学习的难度。
三、基于“云连接论”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以“情感+思政”为主线建立情感连接的思政途径
1.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线上访谈和网络调查问卷,我们分析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45.74%的学生以应试为主要学习动机,强调了英语的学术价值。大多数学生每周学习1-3小时,上课听讲是主要学习方法,但与英语母语者交流少,提示需增加实践交流机会。77.66%的学生认为与老师建立情感联系能提升学习动力,突出了教师激励作用的重要性。学生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词汇记忆和语法应用,传统教材仍受欢迎,但数字资源日渐重要。综合而言,强化情感连接对提升学习效率和动机至关重要,建议采用结合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策略,以增强师生和学生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学习效果。
2.促进情感互动
个别谈话和小组内部的互相鼓励等形式,可以有意识地引发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这种策略旨在加深学生间的群体情感联系,强化积极情感的共鸣,同时,促使消极情感得以转化,从而加强了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尊重每位学生的背景和个性差异,该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化发展。
3.利用在线平台强化教学互动
为结合高职英语与思政教育,教师应利用在线资源进行实时讨论、小组作业和项目学习,通过创建以思政为核心的教学模块和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和批判性思维。在线讨论应聚焦于特定话题,利用论坛和聊天室增强表达与理解。项目学习通过跨文化交流和协作,深化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此外,设置在线反思日志鼓励学生记录学习过程,采用多样结构如KPT和PDCA方法促进深度反思,加强师生和学生间情感连接,提升群体凝聚力。
(二)以“知识+思政”为主线建立认知连接的思政途径
1.互动活动的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设计互动活动如模拟国际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参与度。利用在线工具创建沉浸式会议环境,学生扮演如外交官、企业家等角色,就环境保护、全球化等议题辩论,这些议题既关联英语学习也融入思政教育主题。此方法旨在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实现英语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2.教学实践
通过精选与课程相关的英语新闻和中国文化元素,我们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利用在线共享文档和讨论平台,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议题的了解,也促进了深入探索和自我反思。引入的在线文档管理系统提供学习、讨论、资源共享等功能,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深了教学内容理解,帮助实现教学目标。
3.案例教学与数据分析
教师可结合数据分析和案例教学,通过在线平台让学生用英语分析中国社会发展数据和讨论“一带一路”等时事,促进思政与英语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加深对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还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以“能力+思政”为主线建立社会连接的思政途径
1.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
通过融合“能力+思政”的教学方法,旨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利用电子管理、线上互动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小组讨论、视频制作,促进文化认同,内化价值观和规范,提升实用技能和正确价值观。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为职业和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2.模块化学习单元的设置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结合高职英语教学材料,创建模块化学习单元。每个单元专注于特定的思政教育目标。例如,如果教材的某个单元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精选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讨论。在挑选材料时,应确保所选英语内容具有高文化价值、时事联系和引导价值观的功能,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
3.及时反馈与行为分析
为及时提供具体学习反馈,建议使用第三方软件和在线平台开发自动化工具,同时,教师应手动给予详细评价以清晰指出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进步和不足。利用电子考核和规章制度规范虚拟课堂行为,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协作强化团队能力。实施“1+2+3+4”考核机制综合评估学习态度和能力,设置加分项鼓励额外活动参与,促进学生积极性,加强社会连接,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黄奕云,王瑶,柳琼青.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路径与实践研究——以广东高职英语类国培项目实践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6):47-52.
[2]汤素娜.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对外经贸,2023(12):111-114.
[3]杜雪丽.新课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4(01):24-26.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云连接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探索(项目编号:2022jyxm820)】
(作者简介:朱薇,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