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在福建工作期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和推动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基层党组织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职能机构,是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党建+”工作法在基层党组织中的运用,已经渐渐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流工作模式。本文从“党建+”工作法为切入点,分析了“党建+”的相关概念、类别及对基层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探讨了“党建+”工作法在基层党务工作中的运用,包括运用途径和运用方式,提出了“党建+”工作法运用的新思路。
【关键词】党建+|基层党组织|党建
一、“党建+”工作法的相关概念
(一)“党建+”的概念
“党建+”为党建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党建+”工作法的出现,使得基层党组织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党建+”是指基层党组织和活动与其他领域的业务、管理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和互动。它旨在通过组织活动和制度机制的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创新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党建+工作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层次融合:“党建+”的涉及面广阔,从国家、政府层面到企事业单位,乃至社区层面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跨界融合的目标。
2.综合性融合:党“党建+”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业务融合,而是包含了组织、文化、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的融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系统化的整体。
3.开放性融合:党建融合强调与外部资源的对接和互动,促进开放合作,实现不同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党建+”工作法的类别
在推动党委、党总支与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单位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党建+”工作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发展需求。
1.引领型工作法
引领型工作法是指由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推动协调等方式,推动各个领域的党建工作实施。这种工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政策。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各个领域的党建融合目标和工作要求,为各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第二,资源优化。政府可以调动各类资源,为各单位提供资金、人力、物资等支持,促进党建融合工作的开展。第三,协调推动: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党建融合工作,加强协调推动,形成合力。
2.企事业单位探索型工作法
企事业单位探索型工作法是指各大企事业单位在党建融合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管理相融合。比如某大型央企采取的“1+2+N”(以数字总结类推命名)工作法,以一个党支部为中心进行引领,服务两大领域,指导包含N个业务版块。这种工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念融合。企事业单位应当将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中,使党建工作与业务管理相辅相成。第二,制度建设。企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健全党建制度,明确党组织在企事业单位中的职责和权力,推动党建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干部培养。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党建融合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3.社区自治型工作法
社区自治型工作法是指基层社区在党建融合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居民自治和组织协同,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这种工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力量和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居民参与:社区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党建融合工作,通过居民自治的方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发展的有效衔接。第三,社区活动开展:社区可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群众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认同,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为了实现党建融合工作的更好成效,各类别“党建+”工作法需要加强协同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在推动党建融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需要注意加强沟通合作。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应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党建融合工作。一方面是创新探索的不断提升。各类别工作法应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党建融合模式,提高工作效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党建环境。同时,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党建融合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各类别的工作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和特点,但在推动党建融合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强协同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党建融合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党建+”工作法对基层党务工作的意义
基层党务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生命线,也是保持党组织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基层党务关系着党建整体工作效果。“党建+”工作法是当前提高党建水平、推动党建事业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所在,对于基层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党建+”工作法可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提高组织力和凝聚力,推动党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提高党务工作效率
“党建+”工作法能够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各项工作相结合,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党群关系
党建融合工作法可以加强党群关系,通过有效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良好的党群关系。
同时,“党建+”工作法能够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向现代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推动党务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慧化转变,提高党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党建+”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监督,严格党员标准,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基层党务工作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向创新型服务转变,提高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组织监督和部门监管等手段,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保持组织和队伍成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建融合工作法在基层党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基层党组织应该深入理解和贯彻党建融合工作法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推动党建融合工作法在基层党务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和推广。
二、“党建+”工作法在基层党务工作中的运用
(一)运用途径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党建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证。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基层党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需要对“党建+”工作法的运用途径进行探索。
“党建+”工作法强调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用:
第一,加强党建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在基层党务工作中,要注重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引导到经济建设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持。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党组织,推动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在产业发展中注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推动党建与社会管理的融合。基层党组织要在社区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居民的贴心助手。可以通过建立党建引领的社会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解决社区中的问题,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此外,也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第三,实现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广泛参与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艺活动、举办读书分享会等方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党建引领的文化团队,组织党员参与文化节庆、展览等活动,为基层单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运用方式
1.建立健全党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是党建融合的基础,要在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组织,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发挥党组织在基层单位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做好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使党组织成为引领基层单位工作的重要力量。
2.融入到基层单位的工作中。党建工作要与基层单位的各项工作相结合,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的先进性示范作用。可以采取定期召开党务工作会议,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党员参与基层单位的重要决策,提供思想指导和意见建议;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党建融合工作法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服务群众的宗旨,推动基层单位的发展。
4.加强党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党建融合工作法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监督和评估体系,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可以通过开展组织生活评议、班子述职评议等形式,主动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5.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党建融合工作法要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可以通过组建社区党委,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和交流;在企事业单位设立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优势,推动单位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法是一种有效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单位的各项工作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智能作用,促进基层单位的发展和提升,推动党建事业全面发展。以上所提到的途径是实施党建融合工作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
三、“党建+”工作法运用的新思路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特有制度和方法,同时也是党建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需要探索“党建+”工作法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运用的新思路。
首先,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支持,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利用“互联网+”推动党建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展在线学习、线上培训等形式的党建活动。再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盟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思想引领和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党的先进、创新理论和优秀的中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法的新思路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据不同机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与不同的工作类型、业务领域进行紧密的融合,同时将“创新”的新思想理念贯穿于“党建+”工作法的运用当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党的光荣传统与先进思想,“党建+”工作法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结合特定的情形进行连续不断的、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以求将“党建+”工作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四、结语
“党建+”工作法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党建+”工作法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能够加强基层党组织力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力量更好地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当中。总之,“党建+”工作法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业务工作的水平。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朱叶青,靳国庆.党建融合工作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与实践[J].理论研究,2020(03):38-41.
[2]范世英,赵新民.党建融合工作法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6):147-148.
[3]李明.“党建融合”的基本内涵与模式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20,52(5):24-32.
[4]王国龙,董雷雨.党建融合视角下基层治理创新的路径与策略[J].党建,2021(3):38-43.
[5]张彦伟.“互联网+”背景下党建融合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作者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