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2024-12-06 00:00:00张杰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0期

【摘要】基层党建和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金寨县革命历史完整,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举措,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金寨县为例,对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金寨县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建|红色文化|融合发展|金寨县

一、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更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政治内涵,为党员干部提供无穷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1]。近年来,金寨县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造并有效利用红色阵地。在党建的引领下,我们不断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守红色传承的初心与使命。此外,金寨县还将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紧密融合,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以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金寨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县先后经历了立夏节起义(亦称商南起义)与六霍起义,这两大起义不仅催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更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以及红28军的重要发源地。抗日战争初期,金寨县成为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核心领导区域。而在解放战争时期,金寨县也成为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所在地,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英勇奋战的辉煌印记。

(二)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金寨县委、县政府把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制定了《金寨县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规划》,成立了红色文化传承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把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举办主题党日、进行红色教育培训,以及讲述红色故事等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传统。

二、金寨县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突出党建引领,夯实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

1.以党建为统领,筑牢红色文化传承的根基

金寨县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全面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促进党员干部深入研习党史,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增强党性修养。依托金寨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建设了红军广场、红军纪念馆、红25军军部旧址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构建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党性锤炼与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新体系。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重要平台。广泛开展以“大别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展览、红色故事宣讲等方式,生动地展示红色历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2.以党建为核心,促进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

金寨县委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党建为核心,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路径。红色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打造特色经济,充分利用金寨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红色旅游、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将红色文化纳入社会治理范畴,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通过建立红色党建联盟、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党员应展现榜样力量,汇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红色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展开“红色领航”行动,并依托金寨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胜地”品牌,设计红色旅游路线,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推出红色旅游产品,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以党建为保障,营造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金寨县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保障工作。强化对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领导,成立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工作,确保对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全面领导。各级党组织把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制定出台了《金寨县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机制,为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营造重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社会氛围,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动员等方式,广泛宣传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和做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挖掘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

1.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金寨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址、文物、史料和人物故事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助推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全县范围内的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为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加强红色遗址保护修复,对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红军标语、革命烈士墓等红色遗址进行保护修复,确保其原貌得到有效保护;收集整理红色文物史料,包括革命文件、信件、日记、照片等,建立红色文物史料库,为红色文化研究和传承提供宝贵资料;深入挖掘红色人物故事,寻找金寨籍革命先烈,探寻英雄模范事迹,弘扬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为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注入鲜活内容。

2.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红色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基础上,金寨县着力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丰富其融合发展的内涵。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以大别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品牌,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包括红色影视、红色出版、红色旅游纪念品等,促进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通过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金寨红”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3.加大红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金寨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业,创建以“红色”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推动旅游业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育领域,引入红色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址和革命场所,让他们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和英雄人物,培养爱国情怀;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红色文化+文创”模式,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集群。

(三)创新党建载体,提升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1.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

金寨县以“金寨红”为品牌,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党建项目。例如,“红领巾小讲解员”项目,培养了一批红色文化传承人;“红色文化进校园”项目,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红色旅游党性教育基地”项目,为党员干部提供红色教育平台。这些项目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红色基因,增强了红色文化认同感。

2.建立“红色堡垒”党建阵地

金寨县依托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堡垒”党建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党建强、服务优、品牌亮”的党建示范点。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效能提升等方式,打造了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党建阵地,在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以及红色村落等地,设立党支部,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党性教育和党员服务活动。此外,金寨县还注重发挥“红色堡垒”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周边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提升党建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党建氛围。

3.开展“红色先锋”党员活动

金寨县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深入推进“红色先锋”党员活动,努力构建一支思想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员队伍,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先锋模范”为主题,通过开展“红色寻访”“红色宣讲”“红色帮扶”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担当,形成了一条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基层党建为基础、党员队伍为保障的红色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四)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知名度

1.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品牌效应

金寨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金寨红色”品牌,发布红色文化资讯、党建动态和旅游攻略,吸引了大批关注者。同时,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专题报道、专栏文章和纪录片,全方位展示金寨红色文化和基层党建成果。

2.开展主题活动,扩大影响力

金寨县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金寨行”党建研学游、“重走红军路”体验式党课、红色文化论坛、党建研讨会等,并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红色文化传承人等参加,共同探讨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扩大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

3.打造红色党建精品,吸引客流

金寨县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红色党建精品项目,如红军广场、红25军纪念馆、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等,不仅成为党员干部和游客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盛,助力经济社会的进步。

三、基层党建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也是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党建工作,有必要发挥区域红色文化优势,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可以从发挥引领、整合资源、丰富载体、融合科技等四大方面入手。

(一)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在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中融入金寨红色文化,大力弘扬新时代大别山精神。加强思想建设,要突出红色文化、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教育作用,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彰显先锋模范本色,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采用专题学习、实地参观、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同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争做先进典型,树立新风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3]。

(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党建工作品质

金寨县红色资源分散不集中,开发缺乏关联性,地域性限制显著,就必须改变分散开发的状况,促进地方红色资源的流动,塑造整体性红色教育模式。集结建设合作力,整合各地红色资源,不定期组织跨区域参观活动,消除地域隔阂。构建“三维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同时,与具体的党建工作形成点、线、面多维立体联通,夯实党建工作理论基础,创新党建工作实践方法,提升党建工作品质。

(三)创新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党建工作载体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符号。在设计红色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的过程中,要实现对党建工作融合的价值,应当紧密结合金寨县党建工作实际,树立多元设计思维,增进文化表现方式的创意。通过多样化包装方式呈现红色文化,例如“快闪”“微视频”“抖音”等都可成为红色文化活动的创意形式。利用金寨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精神、历史故事,创编更多的红色歌曲、红色动漫、红色剪纸,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凸显符号效应,营造更浓厚的党建工作氛围,并结合当代红色时尚文化,积极创新党日活动的艺术组织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艺术表现力。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四)融合红色文化科技,赋能党建工作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将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要适应新科技、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数字科技、AI人工智能、VR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手段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光声电特效,还原真实历史情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教育对象的深切感受,立足科技创新,逐步建立金寨县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档案,实施网格化、精准化管理,切实提升维护、修复技术和保护的监测技术水平。通过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党建工作数字化、智能化。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对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精神力量,与党建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金寨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深刻、种类齐全,且拥有浓厚的教育氛围。因此,“党建+红色文化”模式应紧密结合地方特点,不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增加组织生活吸引力,凝聚精神力量,进一步大力深掘红色文化资源,为更好地开展党建活动及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多的“本地教材”[4]。展望未来,在红色文化的涵养下,金寨党建工作必然会迸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姜竹青.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党建工作[J].人民论坛,2019(04):46-47.

[2]黎涛.当地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兴业县党建引领红色文化发展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3(21):15-17.

[3]孙微微.以红色文化推动党建工作创新[N].中国文化报,2023-06-27(003).

[4]马君,刘洋.红色文化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之路径——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2):1-7.

[作者简介:张杰,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党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