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对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其教育对策,包括引导学员正确归因、合理的榜样示范、积极期望和及时反馈、改进学习策略等。旨在促进军士学员成长进步及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军士学员|习得性无助|归因|自我效能感
军士学员是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军士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军士学员中,“习得性无助”这一现象较为常见,它指的是学员在多次遭遇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产生无能为力、绝望放弃的状态。这样悲观消极的状态不仅阻碍个人的发展,也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中,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学员往往有以下表现:
认知方面:低自我概念、低自我认同、低自我效能感。由于这“三低”,在学习中,学员的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效率下降,本来能够学会的东西也不愿意去掌握,难以应付学习和训练任务,而在文化课上的无助感,可能延伸到军事体育训练、内务等方面。
情绪方面:感到悲观绝望或萎靡不振,有些学员表现为烦躁不安、过分敏感、难以沟通;也有学员表现为颓丧、冷淡、退缩、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甚至抑郁。
动机和行为方面:意志行为和动机水平降低,学习或训练时消极被动或者逃避,遇到任务容易退缩放弃,应付式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有些学员会无意识地以“少努力少付出就会少被嘲笑”的方式来保护自尊不受伤害。
“习得性无助”经常被人们误解,不少教育者没有了解其心理本质和背后的原因,将这些表现简单粗暴地定义为懒惰、不求上进等思想问题而加以谴责,从而使“习得性无助”进入恶性循环,消极行为愈加巩固。
二、“习得性无助”的成因
“习得性无助”不是先天遗传的,是后天通过社会经验习得的经验和感受,它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一是家庭教养方式,有些家庭是专制型教养方式,也有些父母经常做出伤害性的、轻蔑的、贬低的评论,在这类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学员更容易有低自我认知和负面应对方式。
二是教育导向,唯成绩论的导向造成了对学员终结性考核成绩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主观努力和平时表现;而部分教育者的不公正评价和消极态度,容易挫伤学员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是生活环境,军队院校是封闭式管理,学员是集体生活制度,密集的学习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是生活的主体,这样的环境放大了个体之间的对比。在学习和训练上,往往会要求基础较差学员和优秀学员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时基础较差的学员很难取得好成绩,长期受挫时易陷入消极状态。
(二)内部原因
从客观上看,军士学员大多来自基层,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在基层部队工作几年后来校重拾课本,其中不少人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也有学员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导致事倍功半。他们的共通点是:在面临学业压力时,很少有成功的体验。
从主观上看,军士学员处于青少年后期到成年早期过渡的阶段,其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自我意识问题。不少人耐挫力低、自制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佳,加上受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的限制以及错误归因方式的影响,如果渴望成功和认可的愿望多次失败,容易自我怀疑而产生消极的自我定位。
三、“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帮助学员克服“习得性无助”,强化其心理素质,对于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军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学员正确归因
不少“习得性无助”的学员都存在归因障碍,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人们往往会寻找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对这些原因的解释会影响后续的行为。引导学员正确归因是通过改善个人关于成功与失败原因的信念与认知,提升成就动机的过程。
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见表1。
“习得性无助”的学员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能力,能力是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如果失败的时候总是归因于自身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此时应引导学员将成败归因于努力:因努力而成功,付出得到回报,将提高学习动力;因不够努力而失败,也不必气馁,以后积极改正;而努力了即使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通过引导正确的归因能够有效激励那些“习得性无助”的学员,改善其错误认知,提高动机水平。
(二)创造成功机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推测或判断。“习得性无助”的军士学员通常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个体的成败经验,正是因为失败次数太多而成功经验太少导致无助感产生,通过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能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学员克服困难、面对失败的勇气。
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科学施训。教学目标不能太高或太复杂,应遵循SMART原则,设置具体的、范围明确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并且能够通过努力完成的细化目标,如今天读完10页书、本周记住20个单词。最开始可以选择那些难度较小,只需适当努力和坚持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明确完成时间和奖惩方式,当学员完成目标时及时反馈。通过努力而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增强学员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合理的榜样示范
榜样的示范效应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学员能够从替代经验中得到激励。
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学员,过于优秀和突出的榜样(如第一名)反而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这是因为“习得性无助”学员往往是学习困难的学员,可能会由于内心的自卑感和与榜样之间巨大的差距而心生退意。因此,针对“习得性无助”的学员,应选择那些本身并不是特别突出,却通过努力取得了进步的学员作为榜样,学习能力相近者的成功示范能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四)积极期望和及时反馈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育者的态度和期望,影响着学员的学习效果,教员对学业成绩不佳学员的消极期待会传递出一种暗示信息——你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容易挫伤其自尊心;而积极期望则能很好的鼓励学员,增加其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过程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员的进步之处,进行积极有效的信息反馈,一方面及时肯定学员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学员肯定自己的优点,形成自我认同,让学员感到自己虽然不足,但是进步空间很大,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取得进步;另一方面针对学员的实际学习困难和问题,适时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
(五)改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个体调控认知活动和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是个体为了更有效的学习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大多数“习得性无助”的军士学员都不会很好地运用学习策略,甚至部分学员非常努力,却因错误的学习策略而事倍功半,需要帮助其改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既包括学习方法,也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教员在日常授课中,可以将学习方法和策略融入教学过程,帮助学员理解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开设专门的辅导课介绍记忆方法、认知策略、自我调控方法等学习策略,帮助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习得性无助”的消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不仅需要学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引导。帮助学员提高心理素质,发展自我潜能,是新时代军事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努力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为新时代军事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
[2]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高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宋华淼,孙从艳.军人心理健康维护技术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任曦.高中生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6]胡胜利.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之概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02):461-464,473.
(作者单位:空军预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