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实施中要“立足学情……注意收集、借鉴优秀课例,在观摩和反思中增强自己的实践智慧,提高教学能力”。因应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坚定课堂的生本意识,基于学情开展教学,重视课堂有效生成等,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堂教学;生本;学情;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立足学情,……以研究的态度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要注意收集、借鉴优秀课例,在观摩和反思中增强自己的实践智慧,提高教学能力。”语文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是基于学情的教学,是基于教师预设与学生课堂有效生成的教学,这是教师需坚守的教学常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忘却了,需要及时导正、回归。我们需多向名师学习,从他们经典性的“课堂作品”中汲取专业智慧,探索出课堂有效教学的规律。
程翔老师是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成名甚早(工作第12年就评为特级教师),研究不止,文化修养深厚,出版了《说苑译注》《论语译解》《课堂阅读教学论》等学术著作十多本,其提出的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作品”观点独到而深刻。本文试图从程翔老师的优秀课堂作品高度重视的生本、学情、生成等要素中,管中窥豹,提炼出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着力点,供语文同行学习借鉴。
一、好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这是新课改的教学常识。笔者每年深入中小学语文课堂和其他学科的课堂观课议课三百节左右,发现在日常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做到生本的课堂并不容易,而要在全国大型的比赛课或公开课上做到更是难上加难,但程翔老师做到了。程老师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执教《孔乙己》时,就在课堂导入之后,“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约15分钟)。参加山东省教学比赛执教《荷塘月色》时,一上课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生自读课文,约6分钟)。6分钟后,再“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一学生朗读课文,约6分钟)。
遍观程翔老师的专著《我的课堂作品》所收录的9个课堂作品(教学实录),几乎都有这样的教学安排(在自己班级上课的,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课文两遍)。这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是无法做到的,何况是全国性的大赛。程老师却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一直坚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在其《试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原则》中就提出了“在学校,学生主要不是来听教师讲的,而是来阅读课文并接受教师指导的。那种认为阅读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观点是不对的。学生的阅读、讨论、交流必须在课堂上占大部分时间,教师的点拨、讲解只能占少部分时间。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就是强调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反观我们语文教师多数的课堂,有几节课能做到让学生安静地在课堂上读课文,尤其是完完整整地读几遍课文?以为课前让学生预习了课文,上课就可以开始讲课,可是又有多少学生真正能认真做好预习?试想,没有课堂上那种特定氛围中的沉浸式阅读,学生哪来的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没有课堂上亲身阅读的切身体验,怎么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怎么算得上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课堂?
二、好的课堂是基于学情的课堂
学情,是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征、成长规律等各方面。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确立学情意识,做好学情评估,把握学情,依据学情展开教学,如此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请看程翔老师的课例《老王》:
师(程翔):我要问一下,在这之前已经看过文章(《老王》)的举手。
(生举手)
师:已经看过啦?是什么时候看的呀?请放下手。那位同学拿着话筒说一说。什么时候看的呀?
生:昨天下午。
……
师:好。既然同学们已经看了,也找了字词和理解了,那我们这个课的上法就得变一变了。现在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讨论一个问题,对这篇课文哪些地方不理解,需要老师帮助的,需要同学一起来研究、交流的。
这是程翔老师在江苏省徐州第三中学异地公开教学时上课之初的情况。从教学实录可知,程老师不像多数教师那样的,总是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况,直接按照已预设好的教案(课件)按部就班地授课。这节公开课,程老师原本的教学设计是将《老王》作为解决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理解的新授课来上的,可待他通过上课之初与学生谈话,得知学生都做了预习,基本解决了预设好的问题之时,程翔老师便基于学情随即做了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转向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且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这就是真正的学情意识强的范例。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无论是借班上课的公开课,还是自己的家常课,都不能只有一个教学设计,要做好至少两三个教学方案的预设。当然,预设的教学方案都必然指向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单元教学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而非天马行空,胡乱发挥。
在我们更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更需要牢固树立学情意识。要掌握真实的学情,就需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诊断,可借助课前、课初的谈话交流,可通过课前学案的检查,还可像程翔老师那样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初步阅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困惑与难点。我们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在学生思考或讨论仍疑惑处点拨启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好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课堂
程翔老师认为好课的特征之一是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必须是现场生成的,是有深度的。他认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出错。出错后,学生会产生纠错的欲望,于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就真正发生了。
程翔老师教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堪称经典课例,亦可谓是其所言的“课堂作品”。程老师善于抓住学生阅读中容易忽视的表达细节,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志愿军战士的伟大与崇高,而非仅是让学生记住标签化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便了事。
师(程翔):文中有一段:“……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怪物。……’”战士为什么要“笑了笑”才说呢?去掉这三个字行不行?
生:不行。“笑了笑”表现了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师:“笑了笑”三个字远不足以表现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如果是我,我就这样写:“‘你不觉得苦吗?’战士哈哈大笑,说:‘不苦,不苦,一点也不苦,这个地方很好玩哪!’”
生:不行。不严肃。
师:我换一种严肃的。“‘你不觉得苦吗?’战士很严肃地看着我,说:‘怎么不苦,这里太苦了,真受不了。’”
生:不行。这有损志愿军的形象了。
师:看来我们真要认真揣摩一下。同学们思考,志愿军对作者提的“苦不苦”这个问题,有没有现成的答案?
生1:没有。
生2:有。
师:意见不一致。请同学们再思考,志愿军到朝鲜来,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了吗?
……
师:作者问“你不觉得苦吗?”战士有现成的答案吗?
生:有。
师:对了。这个问题难不住我,我早就想好了。所以“笑了笑”回答。不是什么乐观主义精神。……“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
师:战士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想了一下”呢?换成“笑了笑”行不行?
生:不行。战士对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
师:说得对啊!就这“笑了笑”“想了一下”,看似平淡,背后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感情啊!志愿军战士只想着——
生:只想着奉献,没想过索取。
如果只靠教师讲“笑了笑”“想了一下”的含义,没有经过学生的思维的激发与碰撞、情感的体验与内化,教学效果必然明显受限。程翔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借助预设好的两种与课文不同的表达,启发学生从对比中深入思考,真正的学习行为也就由此发生,最终也明白了“笑了笑”“想了一下”的深刻内涵,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德与奉献精神理解透彻了,也达成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师是带着备好的教学设计进入课堂的,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是预设的,但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答案、生成答案,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思维,触发情感共鸣。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答不一样时,不要急于给答案,而是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生成。在《老王》教学中,程老师让学生提课文理解难点的问题,是课堂生成的一种形式,体现着教师对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尊重。这也对教师自身的学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敢于这样上课的老师也必然要有学术上的高度自信,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促使了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丰厚“扎实学识”。
有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抓住一些关键的着力点,确立真正意义的生本、学情、生成意识,心中有学生才能让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成长真正有意义,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其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程翔.课堂阅读教学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3]程翔.我的课堂作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