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新型数学学习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过程中建立学科知识之间交叉融合的途径。顺应新课程标准开展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跨界思维,加深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整体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的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下,新课标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安排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融合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打破学科边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并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并指向“三会”。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分析
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融会贯通的思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打破学科边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紧扣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会”。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新课标的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素质教育的演变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断在调整,从一开始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宗旨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综合运用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确定主题开展相应内容,助力学生知识结构的生成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坚持以跨学科立场看待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建立动态、开放的多学科知识网络,形成多学科知识之间的整体关联和逻辑互恰。重塑学科知识结构,为综合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落实解决真实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体系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观察、推理、设计、操作、表达、合作、探究等活动,使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应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实践路径。
二、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完整的跨学科策略分析
(一)钻研教材,选定合适主题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兼顾学科性和综合性,加强跨学科问题的开放性,重视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新课标提供的“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内容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办学特色,从数学知识中寻找,在学科联系上挖掘,利用生活和社会中的蕴藏的素材与资源,提炼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以主题推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保证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系统性和整合性,实现对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跨学科计划
参照新课标“综合实践”领域“学业要求”,制定合适教学对象的主题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引领,合理制定跨学科计划,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跨学科主题,并开展系列学习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式,开展跨学科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合理开展创新型教学方式势在必得。新教材的使用着重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化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交叉融合中深入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此外,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表达的过程,突出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这一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另外,也可以打造数学“实验室”。数学的学习往往与实验紧密结合,在跨学科学习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相关的规律和对应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几何形状”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图案并绘制,加深对几何形状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和提升创造力。再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科学实验室做实验。当石块未放入水中时,水杯的水位高度是多少?当石块完全浸没水里时,水杯的水位有什么变化?通过两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两次水面高度与石块体积的关系。接着分组测量土豆、苹果、鸡蛋等的体积,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发现并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也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到无限乐趣。
(四)组织资料探究,加强跨学科融合
在整合课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同学科的关联性能够被学生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跨学科思维的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展开资料探究,通过查找、分析和整理信息解决复杂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学习“度量衡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计量单位的历史与发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掌握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在这过程中,学生将综合应用数学、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体验度量衡的应用,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快乐。
(五)构建教学情境,探索跨学科意义
在教育改革的引领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出发。因此,构建充分的教学情境显得非常重要。以适当的生活情境为引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跨学科教学中的数学知识,体会知识与数学或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融合多学科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身体上的尺子”一课时,运用身体上的“长度”构建教学情境,初步感受长度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学生用自己身体上的“长度”记录教室中课桌、教室、黑板的长宽,通过估算体会量感,使学生对长度的认知更深刻。
(六)融入生活元素,设计跨学科作业
设计数学跨学科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并融合生活中的元素。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合作和探究路径,在跨学科情境中理解数学问题,实现从“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与素养发展。教师在设计融合性作业时,应多从生活问题出发,设计互补性作业、对比性作业等具有层次性的融合作业,使作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体现学科间的多元整合,从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七)开展学习评价,加强跨学科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决定评价内容的多样性,用多元评价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化:低年段的评价主体为教师,中年段的评价主体为自己和教师,高年段的评价主体为自己、教师和同伴。开展学习评价时,主要采用观察、访谈、行为描述、成长记录、作品分析、数学日记、成果展览、信息发布等方式。
eDofpZhAbIwslOFsyKyF/i+1/9K2LYi3tkhtuiW0Y9c=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策略,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跨学科教学理念,对小学数学主题学习形式进行分析,为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过程中建立学科知识之间交叉融合的途径,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批判性思考、协作交流、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具有生长性。
四、结语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打通学科边界,在现实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有限的教育空间走向无垠的现实世界。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拥有数学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4]吴秀丽.数学跨学科主题深度学习探索——以“数说桥梁”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J].福建教育院学报,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