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初中英语教学领域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其核心理念围绕着“以文化人,求是创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人才。这一探索与实践的历程,不仅见证了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不断革新,更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时代进步。“以文化人”,意味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教授语言知识,更注重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传递文化精髓,让学生在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中,增进对人类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培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过程,既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认知与自我成长的过程。“求是创新”,则是在坚守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二十年间,我们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鼓励师生创新思维,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关键词:以文化人;求是创新;初中英语教学
一、时代背景
教育国际化,是珠海教育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也是广东教育高地的夙愿。教育人清晰地看到,教育国际化不是学校之间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国际理解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初中版),重点研讨“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现象”。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习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包容和融合,极具挑战性、前瞻性。《走向世界》读本,为学生走向世界,幸福广东,爱我家乡,提供了双语教学的阅读教材,增进人际间、国际间、人类与自然间的国际理解教育读本。研发《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促进初中英语城乡教师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究。
读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有其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及其实践成效性。为广东省区域初中英语学科建设整体推进具有新颖性:本书双语(中文、英文)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阅读教材的定位思考的整体性、育人素质的全面性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独特性,这种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化,对英语学科的区域教育的本土化与教育国际化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的操作策略具有实用性:网络读本明晰了初中阶段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内容与策略,探索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改革开放、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具有实践成效性: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增强包容意识、尊重文化差异、树立人类共同生存、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理念的小公民,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现状
初中教学结合新教材、新课标以及教育部发布的文件,学以致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通过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观察,阅读教学有“三多三少”现象,多精读少泛读、多知识少重构、多事实少思维。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只讲知识点、仅重视精读、少关注培养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提升的问题。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当下,得阅读者得天下,作为一种覆盖广东初中城乡英语教师英语阅读素材的“探究型课程”开发,这种课程形态既充分体现了国家课程的区域化实施,有力彰显英语学科特色是以打造特色课程为载体的理念,可以为区域国际化课程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以名师课堂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深远意义
1. 了解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区之间的差距。通过研发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在“名师课堂”中开展线上授课、专家讲座、调研互动等在线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优质教学资源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共享,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区之间的差距。
2. 了解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动向。根据学情,结合不同课型,做好教学设计课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 建设具有独创性的初中学段英语阅读-国际理解教育读本课程。以珠海市冯晓颖英语名师工作室牵头,研发《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促进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究。这充分彰显英语学科特色,以打造特色课程为理念,为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存在问题
1. 英语教学中重应试轻能力的问题。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城乡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差异问题。通过冯晓颖省级工作室和市级工作室,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3. 研发适于本地域英语教学素材读本问题。全国教材有普遍性,缺乏地域本土文化资源,成果把本土化教学资源与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研究过程
从2005年8月,经过20年砥砺求索,主要有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研发初探(2005年8月—2010年10月)
1. 以课堂为主阵地,优化评价方法和策略。冯晓颖主持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区——小学、初中、高中》子课题为抓手,覆盖金湾区5所小学、6所初中、3所高中,历经三年顺利结题。其中《“开放式的教学”和“自主型的学习”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实践研究》获评此课题成果一等奖。2008年全市唯一满分英语状元,来自金湾区三灶中学。
2. 结合教材和课标,编写英语教学读本。搜集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本土化英语阅读素材。解读国际理解教育的文献;评估国际理解和英语教学知识点;制定本区域英语教学课程框架,挖掘育人内容;聚焦文化异同,渗透育人目标;巧设教学活动,激发道德情感;营造民主氛围,引导价值认同。
(二)第二阶段实践应用(2010年11月—2017年8月)
1. 构建初中英语教学体系实现育人价值。基于主题探究的英语学科育人路径启示,构建纵向持续、横向联系的课程。《面向世界——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出版发行,“金金”“湾湾”角色扮演模式,实现本土文化与英语学科教学的结合,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形成国际理解意识与英语教学观理念。
2. 选取实验学校实践服务于英语教学。以课标为依据,课程建设为引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创立“课程引导,课题引领,课例示范、难点突破、资源凝练”的教科研理念和做法。在金海岸中学、红旗中学、平沙二中、平沙三中、南水中学等成效显著,《珠海特区报》、珠海电台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三)第三阶段成果转化(2017年9月—2022年12月)
项目组以课题研究推动实践突破。省级课题《〈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出版,标志着本成果进入成熟运行阶段。
(四)第四阶段推广效应(2022年12月至今)
1. 创建区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英语教学成绩不断提升,为《南方教育+》中考栏目撰写多篇备考文章。
2. 多渠道推广成果服务社会。成果主持人冯晓颖参加国培、省厅组织活动,承担讲座、公开课50多场次。开通《中考夜话》专题讲座,面向全国直播,当日点击量达13.8万人次。区中考英语连续多年超市均分。
3. 凝练教学思想促教师发展。省级《〈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初中版)实践研究》课题受到关注。出版专著两部,《诗意教研与英语课堂》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面向世界》(中英双语)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撰写论文及教育丛书27篇(本),累计300余万字。2023年2月、2024年6月《名师课堂教学实践,促英语教师协同发展》《“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发表于《教育家》杂志。
教学思想一:基于国情教育,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世界公民。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的认知和基本素养。抓住英语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传递正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思想二:基于英语学科教育,培养传播东西文化的国际使者。引导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学会对社会负责,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思想三:基于特区教育,时代的要求,教育发展的方向。由此,更坚定了一名教研员应该要德才兼备,专业研修要深;认清目标,职责定位要准;虚怀若谷,展望未来要实。
六、结论
针对本研究的缺陷和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针对性强
1. 针对《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网络读本的应用,建议进一步完善读本内容和功能,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城乡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2. 针对城乡教师协同发展问题,建议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保障他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二)适切性强
1. 教材内容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实际操作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于问题的研究能力更是有限。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强调了通俗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使教材更具实用性。
2.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教育和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自我组织和互相启发,重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展示评价中,我们设计了活动体验馆Activities,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肯定与鼓励,更加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3. 突出英语特色,将双语教学推向课程和学科竞赛中。
思考一: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够,增加国际教育理念培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学校要以传统学科课程(语、数、外等)为主,特别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刚刚启动,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传统学科课程的设置与实验上。
思考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挑战,这需要英语教师加强英语口语运用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考察和培养。
《走向世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从无到有,一路走来,激发了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更多思考。学生喜爱这门课程,各个层次的学生,尤其是潜能生在这门课程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们善于创作、乐于表达,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总之,促进城乡英语教师教学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教学共同体等方式,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二十年间不仅提升了乡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明德,刘振天,刘玉彬,等.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7(09).
[2]严育洪.指向“双减”的教学任务新变化与作业活动新设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22.
[3]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