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合肥工业回顾

2024-12-05 00:00郑锐
党史纵览 2024年11期

我从1972年8月先后任合肥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主任,1977年9月任合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85年离开合肥。回顾那一段时期的合肥工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工业经济也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工业经济在艰难中起伏前进

1973年,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们都非常兴奋,大家都想把长期憋着的一股劲使出来,投入生产建设,围绕合钢630轧机改造组织的合钢“六三〇”会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当时,我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任会战总指挥,坐镇现场。我们动员了全市各方面的力量,有35个单位、6300多人义务参加会战,全国还有158个单位支援会战。改造后的“六三〇”车间,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年产量提高到18万吨(生产能力20万吨)。如此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抓技术改造,现在想起来,我们的决心和胆量也是够大的。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总理虽然重病在身,仍然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给了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唤起了人民的希望。当时,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他多次提出要进行全面整顿。我记得在一次合肥市召开的大会上,当我们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提出大力抓整顿的措施时,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全场热烈鼓掌的场面。这说明,大抓整顿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给我们壮了胆子,我们开始敢于抓生产、抓管理、抓制度。在这种形势下,合肥市的工作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

扩大企业自主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在三中全会前夕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各条战线都开始拨乱反正。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79年,肥西县山南区推行包产到户,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的工业经济也酝酿着改革的浪潮,过去那种束缚企业发展,影响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受到质疑,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受到冲击,要给企业“松绑”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政策下达以后,合肥市从1979年底就开始在安徽拖拉机厂、安徽丝绸厂、合肥化工厂、合肥变压器厂等12家国营工业企业推广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后来又不断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利润留成、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等,企业可以随着生产增长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接着,又试行了以利润包干为主的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奖惩挂钩,让企业的责、权、利能得到体现,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从而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活力大大增强。合肥自行车厂实行经济责任制后,把各项指标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1980年当年就扭亏为盈,1982年税利达800多万元。1981年,合肥化工系统困难比较多,我们给全系统利润包干800万元,结果超额完成100万元,超额部分又按国家55%、企业45%分成,国家和企业都得了利。1982年,二轻塑料行业实行了全行业承包经营。当时,东风塑料厂承包利润50万元,结果年底完成了238万元。同时,企业的领导体制也在探索中进行改革,逐步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我们十分注意总结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指示市委办公室调研室深入工厂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把调研报告编印成册,下发基层。这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合肥的工业进入发展较顺利的历史时期。198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9.22亿元,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增长1.46倍。这就为后来我市制定并胜利实施工业百亿规划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改革发展探索了路子。

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我们深深地感到,虽然通过上述改革措施解放了生产力,但依然存在企业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缺乏后劲的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大面积,小规模”的技改引进方针,要求各行业、各企业都要行动起来,搞技改引进,从而形成了一个技改引进的热潮。如,洗衣机厂引进了日本三洋生产线;电冰箱厂引进了意大利的生产线,生产“美菱—阿里斯顿”双门冰箱;啤酒厂形成了5万吨生产能力;卷烟厂形成了40万箱生产能力;合钢形成了“232”(20万吨铁、30万吨钢、20万吨钢材)生产规模;拖拉机厂“江淮50”型拖拉机形成了5000台生产能力;轮胎厂形成了50万套生产能力;无线电二厂形成了30万台电视机生产能力;日用化工厂形成了1亿支牙膏的生产能力。据统计,从1981年至1985年,全民技改累计完成投资4.5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9%。全市逐步形成了机械、化工、轻工等支柱产业,出现了美菱冰箱、芳草牙膏、雀翎电热毯等一批名牌产品,确立了合肥工业在全省的首要位置,也使合肥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以合肥市二轻工业为例,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家电工业异军突起,能够批量生产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热毯、电动熨烫器具、电炊具、电动清洁具等7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家电产品。当时,家电工业产值已占二轻行业的42%,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看到今天合肥市家电工业长盛不衰的繁荣局面,我们不由得想起当年创业的艰难和起步的可贵。

重视科技人才引进

人才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工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人才。当时,我们组织有关力量对全市人才资源状况进行摸底,发现国营企业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竟占70%以上,市属工程技术人员4300多名,仅占全市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2.97%,而且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冶金、电子系统。我们意识到,要尽快解决合肥市技术力量不足、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驻肥单位的科技人才优势,重视人才的社会调剂和引进。

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大专院校和一些中央、省驻肥单位。1983年,在肥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拥有教学、科研人员2.3万多名,约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15%,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市里成立了“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公司”,1982年又成立了“合肥地区科技协作委员会”,一年多的时间就拥有会员5000余人,吸引了一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在1982年4月召开的合肥科学技术协作交流会上,展出生产技术难题217项,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项目800多项,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为合肥市承接技术难题102项,占展出总数的47%。仅1983年这一年,从外省、市及省属企业调进合肥市的科技专业人才就有680人。当时,市里作出规定,凡是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要本人愿意、单位同意,均可调入,并且给予了一些优惠条件,对助理工程师以上科技人员到集体企业的,允许家属户口农转非。从1982年至1983年的两年中,市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分别从市调进和从外省、市引进助理工程师以上科技人才320名,使科技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0.85%快速上升到3.6%。到1983年底,全市职工中大专文化水平比例由4.5%上升到6.6%以上,高中文化程度比例由12.7%上升到17%以上,小学文化水平比例由56%下降到31%。

人才开发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安徽省第一台佳净牌单缸洗衣机在合肥洗衣机厂问世;合肥金笔厂在国内首创的铃兰软笔荣获轻工部重大科研成果奖;合肥轴承厂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研制的轴承套圈内外径自动检验仪器,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六五”期间,合肥市共完成各类科技成果341项,其中136项应用于生产,科研成果转化率达40%。

迈开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

为了打开对内对外开放的局面,我们积极地走出去,开展了“学上海、学沿海、学先进”的活动。我和魏安民、王渔、王荣华等同志都先后带领各部、委、办、局的同志到上海、常州、武汉、沙市(今荆州市沙市区)等地,去考察他们加强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的经验,学习他们发展工业、乡镇企业的思路。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同上海卢湾区结成了友好市区。全市的工业企业形成了加强横向联合的热潮,许多企业冲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制约,寻求联合、协作的途径。据统计,当时有300多家企业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2246个单位签订协作联合项目1400多项,建立生产科研联合体36个,围绕名、优产品,与40个企业集团和群体达成合作,合肥的自行车、洗衣机、电视机、轮胎等相继进入了永久、凤凰、水仙、金星、双钱等著名品牌的生产链,美菱冰箱、寿乐电热毯等名牌产品也与外地联营生产。同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的联合、联系,让我们不仅学习了人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提高了生产水平,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只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随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我们更感到加快开放步伐的紧迫性。198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派人赴深圳开展经济协作,对口洽谈,并决定在深圳友谊大厦购买两套住房作为合肥的办事处,设立对外开放的“窗口”。与此同时,我又带领一个10人经济贸易考察团赴香港考察,历时20天,会见了香港贸易发展局、华润公司以及驻港机构负责人、客商150多人次。通过考察,我们确定了建立香港、深圳、广州三点一线同合肥联系的外引内联格局,并确定在华润公司设立合肥联络处,委派干部常驻香港。市委、市政府的各种举措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仅1984年和1985年两年,全市2k6hkLbxhcGfBu7eAZuKpNUE1AYCjw/vNwLwcZstOlY=对外签约成交项目就有153项,金额达9218万美元,投资人民币3.96亿元。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的成立,开创了我市利用外资的先河。我们像是一个探路者,在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开拓进取,为合肥改革开放探了一段路,开了一个头,做了一点工作。

摸索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子

合肥的乡镇企业起步较晚。按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我们注意总结经验,摸索多种模式发展的路子:一是产品扩散型。市里曾多次召开城乡企业、部门洽谈会,实行城乡联合,把大企业的某些产品扩散到乡镇企业。二是家庭联户型。开展专业户的小型加工,连片生产,形成小气候。三是科研生产型。利用合肥科教优势,组织成果转让、产品开发。四是流动经营型。如发展一些手工业、修理业、建筑业。五是就地加工型。因地制宜组织加工,如食品、粮油加工。六是拾遗补缺型。那些大城市不办的、办不了的,由乡镇企业来承担,包括许多第三产业都可以办。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常青镇第一个办起了第三产业,兴建了一万多平米的望江饭店,后来又在合肥市中心盖起了“青云楼”。还有像长临毛巾厂、三个县(肥东、肥西、长丰)的水泥厂、粮油加工厂,合肥电冰箱厂、洗衣机厂等大厂的配套厂,肥东的建筑队伍都很快发展起来。据1986年统计,合肥市乡镇工业总产值达4.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8%,销售收入达3.2亿元。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一段合肥工业的发展历程,我觉得非常可贵的一点是,当时市委、市政府主管工业的同志及委、办、局、重点企业的许多领导同志,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上。他们以巨大的热情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想、敢试、敢闯,甚至敢于开创全省、全国之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摘编自郑锐回忆录《征程回眸》)(题图为昔日合肥日用化工总厂繁忙的生产车间)

(责任编辑:孔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