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傅高义眼中的邓小平

2024-12-05 00:00普跃梅
党史纵览 2024年11期

在西方,谁是最了解邓小平的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F.Vogel)也许是最有资格的一位。傅高义是东亚问题的专家,精通日语和汉语,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2012年3月,傅高义耗费10年时间写成的《邓小平时代》一书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莱昂内尔·盖尔伯奖,成为西方邓小平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书中,傅高义对邓小平的个人性格以及执政风格展开了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个性对邓小平成为一代伟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在傅高义眼中,邓小平是强势、坚定、有条理的领导者;是把方向、抓大事、定全局的“总司令”;是自信又严谨、细致的政治家;更是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共产党人。

邓小平是强势、坚定、有条理的领导者

2012年1月18日,傅高义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用“强势、坚定、有条理”这三个词对邓小平做了评价,勾勒出这位伟大人物的独特形象。他在《邓小平时代》中提到,邓小平因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在战争中牺牲,加上经历了三次错误的批评之后,练就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不论生气或失败,他都能保持冷静,从不感情用事,他的每一项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对党和国家负责。傅高义认为:“他(邓小平)专注于提供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最为需要的坚强领导,并使他们的共同事业有一种方向感。他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不会反复无常。”

邓小平在留学期间就已经立下了坚定的志向,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党、与人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此后漫长的革命岁月里,无论是面对何等艰难险阻、经历怎样坎坷曲折,他都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邓小平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这种信仰成为他一生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邓小平担任过多年的军事领导人,其言行具备权威性。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很看重权威与纪律,他知晓如何在风趣的谈话中也能显露出威严。在外国客人面前,他能够很放松;在党内,他也决不会轻易拿自己的权威去冒险。2014年9月7日,在与时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部主任姚遥谈话时,傅高义说:“邓小平是个坚定、有原则的人,对中国的利害关系也很了解。”

邓小平是把方向、抓大事、定全局的“总司令”

邓小平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握大局。在工作中,他会对别人说清楚为什么需要做这些事而不是如何去做这些事,从全局角度确立工作计划。傅高义说,邓小平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从那时开始,他便同中国的伟大革命家们打交道,逐渐形成了一种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视野也不断开阔。革命时期,邓小平曾长期担任军队的政委,他在军队中树立整体的观点,把计划和行动的长远目的解释清楚,把军队的工作与整个社会其他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直接下达命令。他也毫不在乎鸡毛蒜皮的琐事,而是专注于关键之事。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善于抓大放小、着眼于长远,“他善于区分大事小事,将精力集中在能给中国带来最大变化的事情上”,并且“他只抓大事,具体工作留给别人去做。他不是那种事必躬亲的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身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认为自己的首要工作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大的方向。在邓小平提出改革之前,全世界都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他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以长远的眼光制定长期战略和大政方针,而不陷入具体的某一方面的改革,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政治阅历。

在解决重大问题的时候,邓小平有着天生的沉着。傅高义认为,邓小平的贡献绝非仅仅体现在改革上,他“更像是一个总司令,审慎考察着自己的作战计划是否得到正确部署和落实”,他的特殊之处“是思考大事,把握大方向,小事让别人干”。改革kDdfMRk6Uc0PVFBZhVanag==是一项异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邓小平能妥善处理好其中的各种矛盾,他有强大的能力团结不同观点的人,懂得如何去营造“气氛”、把握大胆向前的时机,让干部群众心甘情愿地付诸行动。

邓小平是自信又严谨、细致的政治家

傅高义认为,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很难想像还有谁能像邓小平那样做好了万全准备。傅高义指出,邓小平的对策是不争论、大胆闯,敢作敢为、善于应对。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在没有任何经验参考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他要肩负起最后的责任,作出正确的判断。

傅高义经常提及邓小平具有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是自信,在他看来,邓小平对自己十分自信,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轻松自如,坦率机智、直言不讳。“这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很自信,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他经常见外国人,他很清楚跟谁合作,他也常在外国人面前说笑话。如果他没有自信和经验,不会这样。”《邓小平时代》中有这样的记载: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后来回忆说邓小平直率而热情,十分了解国际关系,相谈十分融洽,这也从侧面体现出邓小平的自信。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不爱说话”,出言谨慎,体现了他的严谨、细致。1956年2月,邓小平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出席苏共二十大,他对赫鲁晓夫的发言十分关注。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大会闭幕的第二天,邓小平才看到赫鲁晓夫的讲话稿,他即刻敏锐地认识到,这份讲话可能会影响到国际上的战略格局。于是,他选择了“不说话”,避免谈论与这份讲话相关的任何话题,并派两名译员连夜翻译。回到北京以后,邓小平立刻向毛泽东汇报了讲话的内容,讨论如何应对。此外,例如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在与来自各国的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谈时,他回答问题和讲话都十分谨慎。

2013年1月,人民网记者张健采访傅高义时,问道:“从开始动笔撰写到最终完成(《邓小平时代》),在这10年期间,您对于邓小平的认识是否有所改变?”傅高义回答:“当然有,他考虑的事情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复杂得多。他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时,显示出来的智慧与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比如他处理人民公社问题,就表现出难得的政治智慧,我没有料到他会这么出色。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我发现这个少言寡语的人,却思想开放,具有世界眼光。”

邓小平是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共产党人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因自身性格和年龄优势,加上有毛泽东等人的支持和培养,拥有了做“一把手”的条件和能力。2013年,傅高义做客观察者网,在与曾担任过邓小平翻译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对话时说,“邓小平在地方有着很多的‘一把手’的经验”,例如在瑞金,邓小平便是“一把手”。在太行山时,他在地方工作方面也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在西南局亦如此。

担任“一把手”需要具有本能的爱国主义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而邓小平的精神世界恰恰植根于对党、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中,这种情感也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年轻的时候,就自觉背负很大的救国责任,当他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时,他是个严守纪律、经验丰富的干部,决心为党和国家的需要而服务。”邓小平14岁时在广安县(今广安市广安区)的一所中学读书时,便用行动表达自己对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渴望。紧接着,16岁时,他远赴法国求学。面对生活困境,没有选择退缩或放弃,开始勤工俭学,在工厂做繁重的苦工,且因不满18岁,只能当学徒拿着连糊口都不够的报酬。在如此困境之下,邓小平依旧寻求进步,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此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邓小平都未曾动摇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坚定地为党和国家谋利益,不为自己的朋友捞好处”。邓小平在自己的人生中坚守着这样一条原则: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绝不因个人情感影响决策。他所尊敬和亲近的人都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同志,他对这些同事始终以同志相称。他始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对待妻子和孩子更是严格要求。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身处何处,保持党性原则、恪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本分。

傅高义毫不避讳地表达了他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他坚信,正是邓小平引领中国摆脱了过去的落后与封闭状态,让一个备受束缚、停滞不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转型为一个拥有强大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世界大国。他在2012年末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如果有一名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感谢他提高了自己生活水平的领导者的话,那么他就是邓小平。”(题图为1989年夏天,邓小平在北戴河)

(责任编辑:陈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