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不仅有助于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持续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也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各项公共事业的有序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突破千万大关,且受就业环境不稳定、家庭固有观念等因素影响,“三支一扶”报名持续火热,个别岗位甚至出现了“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现象,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引发社会深思。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山西省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报名情况,研究“三支一扶”现状、隐藏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三支一扶”教育的建议,旨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122 (2024) 11-0124-05
基金项目:共青团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政治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党史教育路径研究”(GT2021D11)。
一、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就业”[1]。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关注群体,就业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希望,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政府不断丰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三支一扶”计划因具有招聘范围广、岗位类型多等特点,近年来越发受到毕业生的关注,报名火热。
从山西省人社厅官网公布的2023年“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及笔试报名情况能够看出,此次“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共设置756个志愿者岗位,报名总人数高达8. 6万人,其中某岗位仅招募1人,报名总人数1574人,考录比达到1574∶1。经分析发现,目前“三支一扶”计划报考者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期望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将参加招募考试作为自身就业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第二类是因体制外工作达不到预期,想进体制内的已就业群体,他们期望通过“三支一扶”招募考试来“叩开”体制大门;第三类是未就业选择持续备考,等待“上岸”机会的待业考生。由此可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火热的背后,隐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就业不稳定的现状。
二、“三支一扶”计划概述
“三支一扶”计划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该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初衷是一方面分流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就业窗口,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其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向县域、乡镇、农村输送具备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该计划自2006年起实施,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截至2022年,已累计选派51万名优秀的年轻学子到基层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青年力量。
“三支一扶”计划为志愿服务性质,服务期间为志愿者身份。山西省“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限为2年,要求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不得擅自离岗,政府各部门不仅要在服务期内给予志愿者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还要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并在其他方面给予照顾。具体待遇如表1所示。
U0//seXZOBBoDZT6dLuRx3Q5pyL56JqX7Aeh2qHWvss=三、“三支一扶”计划环境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环境严峻
由于全球经济下行,社会面就业环境充满诸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受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青年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逐年减少,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同时,应届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内卷”程度更加严重,毕业生越发关心能否顺利毕业、及时就业,能否高质量就业。在此背景下,在更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政府单位工作能够给大学生们带来更多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相对于其他选择,在政府单位工作,薪酬待遇平稳,具有稳定的发展前景,对部分毕业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相比于公务员考试,“三支一扶”计划的“上岸”难度相对较低。因此,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成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或者在服务期满后获得参加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考的资格,已成为部分青年心目中理想的就业途径。
(二)固有观念影响就业倾向
首先,部分毕业生容易受到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参加“三支一扶”考试。当下,高校毕业生多为“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愿意为子女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帮助其备考“三支一扶”计划,以获得稳定的工作[2]。此外,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就在体制内工作,也期望子女能和自己一样,因此,对编制类型的考试极为关注。其次,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热衷于“三支一扶”考试。面对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就业困境和压力,部分高校毕业生期望通过备考“三支一扶”来缓解就业压力,或者逃避工作延迟进入社会;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对首份工作的期望值较高,要找到“高大上”的工作以匹配其“身份”,而成为“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意味着“吃国家饭”,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后,地域的原因也使“三支一扶”计划受到追捧。山西省境内的企业类型与数量相较于沿海地区少,就业面相对狭窄,且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愿意“走出去”,期望就近就业。因此,在就业选择单一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进入到离家近的事业单位工作。
(三)培训机构宣传“入编考试”
目前,市场上针对考公、考编的培训机构较多,迎合了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需求,根据各地区招考计划开设培训课程,“三支一扶”计划也被纳入其中,并作为重点推广项目。针对“三支一扶”计划,培训机构会重点以“曲线入编”“期满转编”“报考条件宽松”“竞争压力小”“考试难度低”等信息进行宣传,并罗列成为“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的优势。比如,通过宣传“政策扶持力度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考编制岗位优势”“应届生身份”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关注,在校园中营造一种“非考不可”的氛围,并随即销售配套的培训辅导等市场产品及服务。各大培训机构“地毯式”“轰炸式”的宣传,使得“三支一扶”计划报考的火热程度逐年攀升。
四、激烈竞争背后隐藏的问题
(一)“慢就业”引发负面影响
近几年山西省“三支一扶”计划中较高的考录比数据显示,最终只有极少数高校毕业生能够如愿成为服务计划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四至五年的大学深造之后,不能及时步入社会,却选择在家待业或继续参加招聘考试,不仅难以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且一些长期处于待业备考状态的毕业生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严重者甚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三支一扶”计划的考试内容具有特殊性,与高校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关联不大,报考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与掌握内容,容易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备考过程中忘记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在之后的就业市场中发挥专业优势。对于考试失利、一战再战,甚至背水一战的考生而言,每年程式化的考试周期与繁杂的考试内容会束缚其思想,使之陷入迷茫与自我怀疑的状态,进而引发高校毕业生与社会脱节的严重问题[3]。
(二)志愿者对基层工作缺乏准备
在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当前高校毕业生对于“三支一扶”计划的关注点多为“是否含有编制”“服务期间考核难不难”和“服务期满后能否直接聘用”等方面。部分考生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身份不甚了解,对所报考的部门也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基层工作心理准备,只考虑自身能否参与考试以及竞争该岗位。此外,部分报考者的家庭成员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就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工作方式轻松、内容简单,不会存在压力等情况。受到以上思想影响的志愿者在到岗服务之后,难以适应基层繁杂的工作内容与艰苦的工作环境,尤其是面对讲方言的基层群众时沟通困难,无法沉下心来做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意志消沉、工作消极懈怠现象,无法继续为当地社会经济及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助力。
(三)志愿者对基层工作缺乏服务心态
志愿者在“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后,除了可以选择在服务单位入编制,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外,还可以参加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专项招聘考试。这两个考试是专门为具备服务基层项目经历人员所设立的,具有竞争压力小、“上岸”概率大的特点。部分高校毕业生将进入体制内工作当作自己的就业目标,且不满足编制落在乡镇等基层一线单位,而是期望能够到更高层级的市级、省级单位工作,因此,通常会将“三支一扶”计划服务工作当成“跳板”,并在服务期内开始备考学习,期满后便再次参加公开招聘考试,力求考到更高层级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4]。此外,还有部分志愿者在“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间,因对工资待遇不满,从而影响其在基层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表现为工作倦怠、心不在焉,只是等待服务期结束以便离开岗位,甚至出现在职不履职的现象。
五、“三支一扶”计划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自“三支一扶”计划推行以来,形成了以中央指示为主导,地方政策相辅助的政策格局,各地区结合现实情况,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但“三支一扶”计划涉及人社、财政、教育、卫生、农业、高校等多部门,而且部门之间协同能力不强,导致各项机制不完善。一是招募培养机制不完善。虽然志愿者在上岗之前都进行了统一的培训,但是,没有将各个公共服务机构的岗位需求与每位志愿者所学专业特性相结合进行指导,且各个工作单位的培训多为“以干代练”模式,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目前,各地区均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津贴补助,但因各地区对“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的重视程度不同,且地区之间的财政状况也有差异,比如部分地区有时会出现生活补贴、安家费延迟发放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5]。三是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个别基层一线、偏远地区的工作单位未建立健全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管理机制,认为不是本地户籍的志愿者在基层服务期满之后就会离去,不会长期在本单位工作。因此,在机构内部的工作分配过程中,往往会有意避免将关键任务指派给“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估时,往往会流于形式,缺乏对表现优劣的明确区分,这容易使志愿者感到无论工作多少,所得评价和回报都是相同的,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二)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由于“三支一扶”计划主要是针对25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因此,高校成为衔接毕业生与“三支一扶”计划的关键场所。若高校对“三支一扶”计划的重视程度不高、服务机构设置不健全,势必影响该就业项目的落实落地。目前,高校对“三支一扶”计划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宣传力度不够。高校一般只在大学生就业辅导课上简单介绍“三支一扶”计划,把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报名网站推送给学生就当作完成了就业帮扶任务。一些授课教师并不清楚“三支一扶”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内容,也无法详细解答学生对于编制性质、服务期满后待遇以及就业规划等相关问题的咨询,导致毕业生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三支一扶”计划。第二,缺乏对志愿者的跟踪服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后,高校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己已达成了就业指标,不再继续跟踪志愿者的工作及生活状态。相反,高校应持续跟踪志愿者的整个服务期,尤其是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面临二次择业的情况时,还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或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报考指导服务。
(三)期满人员缺乏就业创业优势
尽管部分“三支一扶”志愿者在经历了基层工作锻炼之后,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行动执行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们在服务期满进行择业时,很难彰显出强大的就业竞争力。首先是在就业市场上,期满志愿者很难竞争过刚毕业的学生。一些择业志愿者的理想企业和单位并不重视基层工作经验,而是更加看重应聘者的高学历等硬性条件,使得服务期满后的志愿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很多志愿者只能选择继续留在服务单位工作。其次是在自主创业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对期满志愿者的创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大,有针对性地帮扶举措不足,且缺少政策宣传与引导,难以让期满志愿者有意愿进行自主创业活动,未能充分展现“三支一扶”计划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优化“三支一扶”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专业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
高校对毕业生的引导工作应从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参加志愿服务期间两个阶段展开。首先,在校期间,要设立“三支一扶”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工作机制,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就业政策,帮助考生分析就业形势,利用自身思政教育优势引导毕业生奔赴基层,实现个人理想。其次,在志愿者服务期间,要长期关注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为服务期满的志愿者提供就业帮扶[6],并邀请志愿者回校宣讲,为新的应届毕业生形象展示“三支一扶”计划的具体工作内容、方式及意义,在校园营造出为祖国基层建设添砖加瓦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志愿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就业课程、志愿者心理健康服务之中,主动挖掘志愿者的潜力,激发个人积极情绪,帮助他们打破对基层的刻板印象。其次,要做好志愿者的信息库管理工作,关注其在报到入职、服务期满转正等关键节点上的心理变化情况,科学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最后,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更多专职的心理学教师,积极与志愿者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心理辅导形式,帮助志愿者更好地掌握培育积极心理资本的知识与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在营造心理教育的大氛围中引导他们在基层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与期望
当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困境与压力时,高校教师不仅要积极帮助他们调整好就业心态与期望,引导他们不能存有依靠“三支一扶”计划一劳永逸,做“躺平青年”的错误思想,更不能在志愿服务期间以过客心理和“跳板”心态来应付基层工作,还要让步入社会的青年们认识到,在城市就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青年在乡村基层的工作岗位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到农村基层工作,不仅有利于青年志愿者熟悉基层环境、拓宽自身视野、积累人脉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段基层服务经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尤其是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结 语
“三支一扶”计划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三支一扶”计划的持续升温使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当下就业环境感到焦虑,同时也会使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产生变化,但是,应届毕业生也要认清当前基层急需高质量人才,尤其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组织、协调、发展等工作越来越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加入。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引进高质量人才,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助力刻不容缓。对此,高校针对“三支一扶”计划,要做好相关教育工作,有效引导青年人才奔赴基层、建设基层。
参考文献:
[1] 邵永璐.山东菏泽:“三支一扶”计划实践与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3(2):54-55.
[2] 张晓宇,柳馨.“考研考编热”对西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就业与保障,2021(15):80-81.
[3] 何海清,张广利.青年考编现象中的职业想象与内卷实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2(12):84-91.
[4] 黄蓓.影响医学生参与基层服务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兵团“三支一扶”支医工作为例[J].卫生软科学,2022,36(6):81-83+96.
[5] 徐雪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5):86-89.
[6] 李湘婷,张哲.对“三支一扶”计划长效机制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14):35-36.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