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址的统筹保护与利用赋予其更高的历史、文化及产业价值

2024-12-04 00:00安丽娟
炎黄地理 2024年8期

古城遗址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神州大地上遍布了大量的古城遗址,通过对这些古城遗址保护和利用,可以带领人们穿越时空,领略古人的智慧,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然而古城遗址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较为严重,还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力度,采取多元化利用方式,展现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挥古城遗址的价值功能,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古城遗址的特点及保护利用的意义

古城遗址的特点。通过对古城遗址的持续深入研究,发现古城遗址通常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见证了无数岁月中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王朝更迭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建筑艺术提供了真实和可靠的优质素材。二是古城遗址的建筑风格多样,能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这与当时的生产力、建造工艺、建筑材料、文化观念、审美标准密不可分,体现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三是古城遗址的考古价值突出,考古发掘,还原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填补历史空白。如图1为济南古城遗址,遗址地与历代文献记载之祝阿故城相符,是济南市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

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的意义。首先,古城遗址中的建筑、石碑、雕塑经过漫长岁月的日晒雨淋风吹,遭到严重侵蚀,通过加强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尽量还原古城遗址的本来面貌,使所有观看古城遗址的后代子孙都能了解到祖先的生活环境,受到感染和启发。如图2为周村古商城中的魁星阁庙群,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是周村现存最完整的寺庙古建筑群之一。其次,古城遗址在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加强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动能。最后,古城遗址对于外地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将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与旅游业发展相协同,可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当地增加创收,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思路

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的兴起为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深入挖掘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配套服务设施,能够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大大增强古城遗址旅游项目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会使更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对本次穿梭时空的奇妙旅途感到高度满意。

文化教育。古城遗址保护和利用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将古城遗址打造成为文化教育基地,展示建筑、雕塑、石碑等各种出土文物,讲述相关历史文化和古城遗址的特殊价值,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技术创新。信息时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展现出了突出优势,将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到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便于在线上进行文化旅游项目宣传和历史文化教育,增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转变公众的思想观念,使之主动参与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

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的有效策略

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必须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促进相关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首先,结合法律法规加强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古城遗址保护范围和职能部门责任,对于破坏古城遗址的组织和个人予以严厉惩处,促使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实施对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的监管,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方案。其次,设置专门的古城遗址保护机构,由专家学者、文化遗产管理者、相关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确保古城遗址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高效化利用。最后,通过深入调研、实地勘察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确定不同区域的保护优先级和开发内容,严格控制遗址保护区域内的建设性行为,采取负面清单的形式,逐步拆除遗址区域内影响古城原始风貌和古城特色展现的建筑物,科学开展抢险加固施工作业,尽可能恢复古城遗址原貌,展现古城遗址的价值,提高古城遗址的利用率。

加强遗址保护与城乡规划整合。古城遗址大多位于城市和乡村地区,保护工作应该与当地建筑、景观进行一体化设计,促使古城遗址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先,将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中,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特点和状态的古城遗址,科学划分边界,确定保护范围。其次,在城市扩张和更新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弱对古城遗址的负面影响,保证古城遗址的完整性。最后,积极借鉴其他古城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充分利用土地、文化、文物等资源,对古城遗址进行展示性的开发,融合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功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强古城遗址保护利用与城乡规划的整合,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

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根据所得数据信息作出准确决策,可以大幅提高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比较有效的信息化技术包括遥感技术、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等,通过全方位、动态化、持续性监测古城遗址的运行情况和周围环境,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将潜在威胁扼杀在萌芽中,最大程度保护古城遗址的安全。例如,使用无人机拍摄古城遗址的高清影像,用于进行精确的空间定位;或者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施全程可视化监测,有助于预测、分析和应对各类风险,提前预防和削弱自然灾害影响,避免人为破坏古城遗址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古城遗址展览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给公众制造沉浸式体验,使公众亲身感受到古城遗址的独特风貌,走近我国古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助于古城遗址旅游项目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强化文化教育效果。

注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适度开发古城遗址,打造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能够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一是逐步完善古城遗址文化旅游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综合管理用房、游客接待中心、医务室、休息区、停车场等,并要在古城遗址保护范围内设置围栏和界桩,以提升古城遗址保护力度以及为游客服务的水平,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二是实施对古城遗址周围环境的长效化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建文明城市和宜居乡村,促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与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同向而行。三是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美食、民宿建设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景区和产品的美誉度,进而实现古城遗址资源多元化的保护利用。如图3为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进行布局,仿若走进江南水乡,让游客流连忘返。

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古城遗址保护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在开展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公众提供多种参与机会,从而促进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落实。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施古城遗址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同时定期举办讲座和展览活动,普及古城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增加公众对古城遗址保护的认知和意识。其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之中,提供专业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吸引更多投资者到当地投资,不仅可以实现古城遗址的可持续利用,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最后,采取激励措施,对积极参与古城遗址保护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调动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古城遗址保护的优良氛围。

通过考古研究深入挖掘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古城遗址保护的首要工作是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了解古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性,这需要通过考古勘探工作去加以证实和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古城遗址的一系列历史文化信息,才能够为遗址的保护利用及展示提供切实支撑。一是需要保护古城遗址的完整性,避免造成遗址的再次破坏,这不仅关系到考古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是古城遗址保护和修复的重中之重,需要根据考古勘探工作获得的相关信息,对遗址周边的破损部分进行及时修复和加固,尽可能恢复古城原貌。二是充分解读古城遗址的历史、考古和社会价值,通过开展考古勘探工作,准确把握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其与周边景观设施等有形资源和戏曲、文学等无形资源进行统筹发掘利用,赋予古城遗址更高的历史、文化和产业价值,优化古城遗址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总之,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建筑风格多样,考古价值突出,严格落实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推动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加强古城遗址保护的宣传教育,并将古城遗址保护利用与城乡规划相结合,从而提高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