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裂土授官开始,天等就是上官领地,历时近900年的历史。土司制度的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对稳定边疆社会秩序、抵御外乱入侵、发展地方经济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落后性逐步显现,土官既掌握着政治的特权,又完全控制着经济领域的一切,对农民进行残暴和野蛮的封建统治,境内各族人民祖祖辈辈受尽土官的残酷压迫。
土司制度在清朝已日渐衰落,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土民深受多重剥削压迫,穷困不堪。所以,鄂尔泰主政云贵广西期间,积极主张改土归流。对那些不能“相安”的土司,坚决“改制”;对矛盾还不是很突出的,“可改可不改”。天等地区的七个土州,属于鄂尔泰所说的“可改可不改”,于是以“土管流佐”“土流共管”的管理模式保留土官制度,一直到民国初年。既然还保留“土治”,那就加强管理,采取措施限制土官的权力,不让他们胡作非为。尽管如此,土官压迫奴役民众的行为还是不断发生。清代羊复礼主修的《镇安府志》卷六说:“向武、都康、上映三州,乃淫虐贪惰,唆民以逞,族目横行苛索,土民受其鱼肉,遂至怨儒交作,道路以目,虽严加惩创,不知悛改!”
土皇帝“淫虐贪惰”而“不知悛改”,按现在的说法是“仍不收手,顶风作案”,当局为此很是头疼。怎么办?除了惩治,还有一条措施,就是实行“政务公开”,发布告示,把各种土司各种“公项”开支公之于众,对不允许收费的项目严加禁革。
什么叫禁革?禁革就是禁止革除。通俗来说,就是今后不允许你再跟老百姓要这些东西了,类似于“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这些新规,被刻在石碑上,立在街头村尾,让全社会都知道。
我们先来看龙英州的这块禁革碑。
“永禁石碑”
广西太平府龙英州正堂赵□□□□□顺舆□酌减额例,以甦民□事。照得本年七月,府宪撽委前署左州金,到州查勘一切控案。据四方各乡老上方召里、召佛、召掌、召聪等,呈□酌免年例章程。本州府宪元□皆吾□当经酌减,给准四方存留量免印簿各一本在案。府宪□□□示□,□此拟合□行备碑,仰州照依事理,即便遵照征收,□□□□□额印□□□慕□土官□□遵依□一□四□□□□府以凭。□各宪存查,倘於定额以外稍有加派,定行据实详报,□□则时□详参役,则严拿究处。计开
……以上四十条。
乾隆叁拾玖年柒月 日立”
“计开”后面的省略号处,是一串长长的禁革条文,这里就不录出来了。
这块碑原来立在今广西崇左市天等县福新镇江岸圩上,后被人抬到水井边作洗衣台用,碑文“□”处就是被磨光的文字。
碑立于乾隆三十九年,就是1774年。从碑文中我们看到,太平府宪檄委前署左州金某,到龙英州查勘该州民众对土州的控案,而后责成龙英州土官对民众反映最强烈的年例公项作出整改承诺。这个姓金的,应该是“巡视员”之类。他到龙英州后开展调查,并督促土官就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你们好多吃拿卡要,群众是不高兴的啊!都告到我这里来了啊!你们摊派给老百姓的,从老百姓手中拿的,有好多是不合适的啊!今后可不能再乱拿了啊!龙英土官态度也蛮爽快的:我改我改。我们马上取消不合理收费,作出承诺并在各地立禁革碑,让老百姓监督。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块碑。
龙英土官到底作出了哪些承诺:
贡夫五十一名,不得加派;
每年交钱粮照古额美圩田办银二两,不得用各种借口累加;
府城墙崩坏依例修整。如无崩坏,不得派折累民;
年房凡遇本官婚丧,令民修整;如无婚丧,永革不许每年折价累民;
季仓柴有田,随田派纳,年中折价每日钱五百文,无田永革;
站夫一百名,系本州捐出银来催募,住于境内公用,不干四方百姓事等等。
这个承诺一共40条。内容有本州土兵的待遇问题、州府的各种维修乱摊派问题、假借公项胡乱加码摊派问题、土官的待遇问题等等。
从土官承诺的“今后不得”中,就可以看出他以前的“得”是多么贪婪:贡夫他要加派;公粮他要借口累加;城墙不坏他要“派折累民”;规定“随田派纳”的收费,没田的他也要“派纳”;本来由公家出钱去办的事,他硬要“大家事业大家办”……
好家伙,一下子就革除了40项,还有没革除的呢?这龙英土官到底从老百姓那里要了多少东西呀!
龙英州官这次出台的“文件”还是蛮细的。出差南宁、龙州、凭祥、下冻、归德、万承、下雷、养利、都康、向武如何“报销”,哪个村哪个屯钱粮如何减免,都有详细的规定。
和龙英州这个禁革碑不一样,今进结镇品力村大屯和天南村各立有同一内容的“佶伦土州陋规禁革碑”,是上级机关的一篇通告。
“立碑准免”
署理永康州事补用军民府,即用□(杨)正堂管辖五十州县加五级,曾为晓谕事。照得前奉州县宪蔡祥定,各土属应革应留章程,曾经给发告示。该土州仍然加派,承袭钱文,以致兴讼,禀请另给告示,俾得有所遵循等情。据此自应准予所请,再行申明定例,给该土民等勒碑遵守,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该土州十二弄土民等知悉。所有前州县宪蔡,定应留应革章程,开列于后。该土民等,一切遵照定例,即将此告示勒碑,竖立适道旁,俾童叟咸知,永远遵守毋违,切切特示。兹将应留应革章程照列于后。佶伦州应革项下:
首裁土官祥办承袭、署事、协理,所派百姓帮费银两,查事减留。以上各衙门规费,概先裁革;生育派例,每甲钱四千文;修斋、贺印派类项,每村钱二千文;四公每村钱五百文;十田每村钱一千文;接皇诏派类项,每村钱一千文;往邻村吊祭仪一千文;四公每村钱一千文;十田每村钱一千文。大祭钱二千文;四公每村小祭五百文,大祭二千文;十田每村一千二百文;修斋总理派类项,每村钱二千文;四公每村五百文;十田每村一千五百文;奉调出府,通州地方帮钱五十千文,人夫四十名;检漏衙署类项,四公出钱六千文;修斋起亭派类项,四公共起;十田出周围灯垫;一年中每户帮柴一担,棉花一觔,黄豆五十觔,油果六觔。以上各项,永远裁革,并有烦碎切例漏未查出,报明及查出而太烦碎不便登载者,切以本次永革。
应留项下“……”
这个告示,是以“管辖五十州县加五级”衔的杨正堂名义下发的。碑文一开始就说,本来上面已经就乱摊派一事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土属应革应留章程,也曾经给发告示;但佶伦土州仍然加派,以致闹出官司来。所以必须重新强调,再出告示。碑文明确该州有9项收费属于违法,而有8项可以保留。被禁革的项目有:土官办理承袭事宜、署事、协理,都摊派到老百姓去,名曰“帮费银两”;土官家生小孩,州内每甲要出钱四千文;土州做斋戒、庆贺活动,都要摊派到百姓;土司接皇帝圣旨时,每村出钱一千文;到邻村参加祭祀活动,摊派到百姓头上;土官升官,要全州百姓出“帮费”,帮钱五十千文,人夫四十名等等。
我们从告示中读出了什么?第一,禁革有时候是不顶用的。应革应留都有章程了,但下面顶住不办,上级喊声再大也没用。第二,佶伦土官为什么在上级“给发告示”“仍然加派,承袭钱文”?因为这“钱文”都收到他兜里了。你看那9项,哪项不是他家的:他接老爹做官、他家有人生小孩、他接皇帝指示、他到外地祭祀、他升官到外地等等,反正只要他家有点动静,老百姓就得掏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世无常,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他得抓紧敛钱,哪怕冒点风险。而且他太熟悉周围各州了,哪个不贪哪个不占,有几个被处理了?第三,土官算是把准了上级的脉,他们不见得就来真的。上回告示了,这次又刻个碑放路边,说些“永远遵守毋违,切切特示”之类的话,说不定也跟上次一样不了了之。而且上级也没有赶尽杀绝呀,你看那“应留项”中,土官婚丧及长男长女婚嫁,贡品山羊血、石(赤)羊胆及装璜项费,不是还保留着吗?反正,吃苦的是老百姓,土官看着“禁革碑”保不定在偷着乐呢。
广西当局认为土司举办承袭协理各衙门需索陋规,相沿已久。为了避免日后仍发生这种现象,特地在结安州立碑,告示民众。禁革碑还开列结安州乱摊派十七项,如土官生日,要求全州每个甲贡献“大寿猪一只”;次男次女婚嫁,每户摊派五百文;娶小老婆,均派每户公钱三百文等等。
结安新土官这一口也太狠了。本来你接班做官,老百姓已经“按例”给你钱了,你还要弄个“二三千金,少亦千数百金”的“百民帮费”,这不是让老百姓不活了吗?也难怪老百姓要把事情弄大,让广西当局越过太平府直接下文禁革。
上面说了2块禁革碑。龙英、结伦2州土官对老百姓的贪婪盘剥,实在是无以复加。土司制度的腐败,不是局部的。大环境如此,上映、都康、镇远和结安4州看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土官统治下,老百姓苦不堪言。作为中央政府,当然希望社会稳定,也希望土官们能收敛收敛。最终,清朝完蛋了,土司也完蛋了。正好应了那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博物馆;2.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文物管理所)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