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需求及提升育人质量,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开设了“父母学堂”,倡导交互滋养、全场境心育及成长伴随的核心理念。学校通过研发课程体系、建立家长服务中心以及完善家庭教育支持系统等举措,全面促进家长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协同进步,创新探索父母学堂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家长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与参考。
关键词 家长教育;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指导
作者简介 黄裴莉,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孙文玲,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校长,高级教师;陈学芳,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副主任,高级教师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秉持“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成长看得见”的办学理念,在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家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学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适切的父母学堂课程,关注家长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借助高校的智力支持和田家炳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引进驻校社工,以丰富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打造高品质家长学习平台,推动家庭良好教育氛围的形成与优化,促进家长人格的重塑与完善。此外,学校逐步形成了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家庭教育新思路,提出了“交互滋养”的家庭教育新理念,积极探索校家社政协同共育视角下的交互式滋养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一、开设父母学堂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与迭代变迁,文化价值多元化趋势显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家庭教育正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青少年在普遍存在的价值冲突中感到困惑,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关爱;另一方面,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家长同样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家庭教育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需要
为了给学生营造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破解学校传统职能架构无法适应和满足不断增长的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矛盾,学校在长期开展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独具校本特色的父母学堂办学思想,相继提出共同成长、交互滋养、全场境心育、成长伴随等核心理念,将父母学堂打造成亲子共同成长的情感场、家长人格完善的学习场、校家社合作育人的协同场。学校以多元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研发和完善父母学堂课程体系,让家长愿意“走进来”,能够“学下去”,回家“用得上”,自觉“有成长”。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家长讲堂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调、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后续支持等问题。新时代的家长教育不能仅限于向家长传授育儿方法,需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父母学堂课程旨在引导父母走上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成长之路。父母学堂以父母的兴趣与需求以及他们面临的实际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帮助父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个性化途径,强调参与体验、沉浸感受和讨论反思,注重团队互动、合作和分享,让父母通过社会性交往不断强化学习体验,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提高身教言教能力、主动参与家校良性互动。
(三)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
父母的自我成长为孩子起到了榜样作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8.8%,学校的家校共育举措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提高了学生的调控能力、心理韧性、适应能力、自我效能感。父母通过与孩子重建亲密关系、学习扮演适宜的家庭角色、全面提升育儿能力,不断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父母学堂的核心理念
青少年成长需要良好家庭生态环境的支撑。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会促进孩子的成长,也要求父母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父母在成长伴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交互滋养的家庭教育模式,让父母由教育者转变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实施全场境心育,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教育孩子,还需要与学校、社会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一)交互滋养
交互滋养的家庭教育模式侧重于父母与孩子、父母与家庭教育指导师以及父母之间精神层面的互动与交流,帮助每一个人正确自我认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实现自主发展。这种教育效果的达成,依赖于来自多元文化及族群的父母、孩子、导师以及驻校社工的共同参与。在交互滋养的过程中,大家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积极开展对话,面向未来共同成长,增强彼此的理解与认同,进而不断发掘、认知、接纳并塑造自我。交互滋养的家庭教育模式构建了一个支持父母自主成长的互助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个系统将团体辅导与个人成长、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和促进父母的学习意识和自主成长。
(二)全场境心育
全场境心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育人模式,它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全场境视角关注学校内外环境的因素,并充分融合现代科技的力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育人的无缝衔接。全场境心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支撑系统,帮助学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亲善、友爱的良好心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挑战,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三)成长伴随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成长伴随理念鼓励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组成成长伙伴,更好地支持学生成长。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伴随、全场境覆盖”的成长伴随计划。全员参与即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全部参与心育工作;全程伴随即伴随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成长全过程;全场境覆盖即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时空交互、社交陪伴、他人支持等多维度途径,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程守护与精准帮扶,构建全息、全方位心育场境。
三、父母学堂的创新举措
学校以交互滋养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引领,结合多年在校内开展父母教育的实践经验,研发了校本课程“父母学堂:相处之道”。该课程的核心目的并非直接教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而是引导父母学习人际交往的艺术,涵盖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父母能够掌握为人处世的智慧,为孩子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懂得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重要性。
(一)研发课程体系
父母学堂的课程设计重点聚焦在亲子、夫妻以及家校这三大关系上,旨在引导家长在探索如何与人和谐共处的过程中,领悟相处的核心艺术——学会爱。
父母学堂课程结构包含三部分,共十二课时。第一部分“爱的启航”作为通识篇,确立课程信念,组建团队,并教授沟通技巧与情绪感知,这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第二部分课程主体深入三重关系:亲子关系,涉及生活、学习和人格辅导三个方面;夫妻关系,探讨家庭文化建设以及如何和谐共处,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环境;家校关系,着重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及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以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第三部分“爱在路上”作为总结,通过亲子互动,强调为人父母的学习成长是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搭建学习平台
为了给家长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学习平台,学校设立了家长服务中心,创设“田园家育”学习平台,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学习信息,促进家长走上主动成长、自觉成长的终身学习之路。
1.设立家长服务中心
2013年至今,学校本着“教育就是服务”理念,以“一二三四”的服务特色接待每一位家长。“一支队伍”即心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两个意识”即服务意识和辅导意识;“三个一”即一句问候、一杯水、一把椅子;“四个特色”即心理辅导、学业辅导、法律咨询、家庭援助。家长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服务场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流程,组建了一支专业服务团队,以便第一时间满足家长需求,倾听家长建议,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家长服务中心通过来访、来电接待、个案追踪等方式对学生家长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让家长的困惑和焦虑在第一时间得到缓解,从而及时调整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校协同育人氛围。
2.创建“田园家育”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长学习需求的变化,学校在“姑苏田园”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田园家育”服务栏目,运用信息化平台,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体系。平台内容包括专家在线问答、好书分享、微电影、专家讲座、美文阅读等,便于家长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平台通过家长学习、活动、义工积分的数据,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鼓励家长自觉成长、自我完善。
(三)完善支持系统
学校不断开发父母学堂的功能,不仅关注家长的学习成长,还构建了以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家长成长支持系统。该系统围绕父母成长主题,通过设置各种关系场景,以读书会、工作坊、讲师团、父母学堂、亲子拓展、社区活动、“e路成长”打卡基地为课程载体,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正式与非正式结合,旨在引导家长在问题解决和自我反思中逐步明晰家庭教育的角色和责任,逐步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自我成长,只有家长不断自我成长才能更好地支持、引领孩子的成长。
1.引进驻校社工
学校是江苏省首家引进学校社工的单位。2012年开始,学校从点、面、网三个层次开展服务工作,形成了学校社工工作的服务范式。“面上”服务指学生心育课堂(成长课、班会课等)以课堂为抓手,发现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点上”服务指运用社工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对部分有较大成长需求的学生提供咨询、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和主题活动等专业服务。“支持网”服务秉承“人在环境中”的发展理念,借助家长工作坊、教师工作坊、成长向导陪伴、社区倡导以及主题活动等多元化形式,构建和培育积极的成长支持网络,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紧密联动,共同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体验社会实践站
学校设立了以地方文化场馆、自然科学场馆、历史文化场馆为主的十大体验站,整合社区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家长一起走进社区,走向大自然,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亲子拓展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联合八大员专班支持系统
学校重视安全风险防控,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安全保障“八大员”(督导员、宣传员、排查员、联络员、巡视员、应急员、卫生员、后勤保障员)制度,有效分配安全责任,落实和加强安全风险的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基于交互滋养理念,开设了独具校本特色的父母学堂,探索新时代家长教育新模式。父母学堂的探索由最初的体验式家长工作坊1.0版本发展为父母学堂课程2.0版本,目前已升级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和人工智能大模型(LLM)的校家社政协同育人的全场境心育支持系统模式的3.0版本。学校的家庭教育立体课程平台已辐射全市中小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以期为更多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共享、共创、共生的价值追求。未来,学校的父母学堂将设法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技能,促进家校社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责任编辑︱赵 庭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流动儿童学情追踪与政策回应机制研究”(21JYB0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