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吹动树叶
风吹动树叶
永无休止。无人倾听
那喧哗中的大寂寞
无数的树叶踮起脚尖
天空的舞台,阔大而寂寥
集体的舞姿,整齐划一
而那片翻转过来的树叶
孤独而倔强
多像人群中独自回首的那个人
隐秘而又陌生,一片翻转的树叶
让时光露出银质的背面
时光劲吹,再微小的风
也能把一切吹得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无论怎么加快脚步
万物也都追不回
刚刚转身的自己
古陶埙
一间阴郁的城堡
囚禁着阴郁而黏稠的声音
黑色的陶土如铁
六只音孔:夜幕上泄下的六点星光
倾颓的城堡下
没见到一个吹埙的瘦男人
也没见到一个吹埙的憨敦敦
那破碎的风声
可是自古陶埙腹中流出?
旧 夜
炉火亢奋
火焰赐予夜晚迷醉的面孔
如饮醇酒
司炉人看铁水沸腾
把一个个白昼与夜晚投进
炽热灼人的坩埚
残破委琐的城堡因之焕发出
萎顿病人脸上的红晕
夜之一角
流寓边地的沉默的瘦诗人
如“一只嗡嗡飞远的蜜蜂”①
在喧哗中,独守着寂寞
注:①选自昌耀先生诗作《哈拉库图》。
一场雨,下向苍茫之地
一场雨没有来处
一条路没有去处
没有谁认领一场雨
而那场雨,认领了一切:
它视万物为孤儿
它不偏不倚地分发它的沁凉
它熄灭了那些虚妄的火焰
空荡荡的草原上,牧歌岑寂
一朵朵的花,举着流水的背影,无言
披头散发的青草向一条
伸向草原深处的小路悄悄挪动脚步
已经覆盖住了路的一部分
那条蜿蜒的土路上
一个个浑浊的小水洼里
盛着暮晚的天空
和它巨大的阴影
在白塔渡口
浪声急
薄暮陡峭
渡口被岁月拆解
过河的人
集体穿过了泛黄的时间
白塔静立
大河读经
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笑容的藏族老人
和每一个到来的人
额头相抵,说着我听不懂的祝福
那些祝福,会把每个人
送往你想象的大河的彼岸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
那个藏族老人的前半生不会说话
有一天她忽然来到这里
开始在这个渡口的白塔边生活
也已绕塔转经度过了几十年
有一天,她忽然开口说话
我知道,那是她从某个彼岸
回来了
沙 漏
坍塌也是一种
井然的秩序
无法停下
无法扼止
无论你多么用力
指间总会落下
时间细碎的磷光
只有一只猫体内还住着猛虎
院里有一群流浪猫
八只,九只,或者更多
它们大多已接受了
定点投喂的猫粮
和温柔的抚摸
只有一只黑花的狸猫
眼里燃着傲然的火
远离狎昵,孑然独行
轻手轻脚,悄然掠过午夜
和树冠投下的阴影
经常可见它在水塘边俯下身子
借助石头的掩护
紧盯着水中的鱼群
倏忽间如箭飞出,它已叼起了一条鱼
身影闪进隐秘处
它用那条鱼
饲养身体内的猛虎
贝壳梁①
古大海的孤儿
在时间的泥盆纪
叠加痛苦
蓝色的海走向远方
而那些肢体柔软,无声而顺从的生物
在绝望中
往更低处一退再退
此时的阳光
炽烈而毒辣
它倾注在荒野和那些惨白的贝壳上
这场景让人如此惊心
那么多的生命
活着时无声无息
死亡时,也没有发出
任何声响
漠风猎猎,可是它们
惨烈的呼号?
注:①贝壳梁,位于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乡东南方向的一片荒漠地带,东西走向,宽约70米,长约3千米,高5米至10米,无数贝壳层层叠叠,堆壳为梁。这里原本是一片碧水浩渺的古海,因为地壳运动,大海退去,青藏高原隆起,古大海中无数的贝壳便退向低处有水的地方,后来海水蒸发殆尽,死去的贝壳就堆而为梁。贝壳梁是古海的遗踪,也是沧海桑田的最好见证。它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演变的有力证据,具有较高的地学旅游价值。
热水古墓
高地大风
吹拂青色的群山
风刮一遍
花草过完一生
山峰耸峙
野花摇铃
那些面色冷峻的山峰
貌似这片大地的王
但它们也不得不
向着峰顶的一株小草
再三俯首
歌谣热烈
金戈朽烂
大地上生长着繁茂的传说
西风里埋着
一个个孤独的王
绿皮火车
曾无数次踏进
那条走走停停的河流
沉闷的汽笛,如同无聊的劝诫
那么多长途跋涉的人
顺从于无尽的长路
被运送往远方的梦,粗糙而又劣质
那么多人,跳入梦境
又匆匆跳出
哦,飘荡的绿皮邮箱
你将把那么多
茫然的命运
投递至哪里
覆 盖
露珠俯下身子,夜晚
拱起柔滑的黑色背脊
巢窠虚设。没有鸟
只有疲惫的羽翅
虫豸与狮群,被寒凉的暮色覆盖
蛇与豹子,被寒凉的暮色覆盖
那枚老夕阳,也将披上
这浩茫的寒凉
那寒凉将覆盖旷野与时间
将覆盖火焰,也将覆盖灰烬
它已覆盖住祖父与先人
也将为我披上
那华丽而肃穆的锦袍
责任编辑:梁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