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美丽中国”的时代号召下,钢琴弹唱课程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与信念的培育,成为了一种文化与精神滋养的载体。它不仅是音符与旋律的交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的和谐共生。因此,深化钢琴弹唱课程的价值导向路径,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内在需求,更是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基础,首先从文化内涵视角探讨“美丽中国”与钢琴弹唱课程的内在联系,随后阐述文化内涵对于钢琴弹唱课程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深化价值导向的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演绎“美丽中国”、歌颂“美丽中国”,到敬仰“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中国”。
【关键词】美丽中国;文化内涵;音乐;钢琴弹唱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144—03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音乐与教育始终紧密相连,共同承载着传承文明、塑造心灵的重任。音乐,作为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心灵的抚慰者,而教育则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一、“美丽中国”与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的内在联系
(一)“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
“美丽”是中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词汇之一,具有深厚的理论、实践和民族特色。“美丽中国”要美在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保护,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美丽中国”还注重文化创新,鼓励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文化内涵体现了对自然、社会、人文的全面关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
(二)钢琴弹唱课程融入“美丽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音乐来展现“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将价值导向融入课程,借助音乐的力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社会公益,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将本课程的艺术性与育人性相互渗透。
(三)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钢琴弹唱课程在价值导向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许多院校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然而,价值导向的深化仍面临挑战。首先,部分教师对如何将价值元素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导致价值元素在融入过程中显得生硬和突兀。其次,学生对价值内容的兴趣不高,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此外,一些院校在资源投入和支持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教学设备陈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库、缺乏专业讲座与培训等,影响了价值导向的有效实施。
二、“美丽中国”文化内涵对于钢琴弹唱课程建设的正面效应
(一)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之精髓,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璀璨的艺术资源。在钢琴弹唱课程中融入这些文化元素,无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学生在弹唱蕴含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时,无形中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化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的培养,不仅助力学生在音乐领域塑造个人风格,更将成为他们展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提升艺术审美,提高人文素养
“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深邃而丰富的宝藏,它融合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故事和多彩的民俗风情。通过深入学习这些文化元素,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进而提高其人文素养。艺术审美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丽中国”的文化意蕴正是艺术审美的重要源泉。学生在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时,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韵律之美,更能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深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开始更加关注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理解并欣赏各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开放与包容,具备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创新弹唱课堂,培养艺术人才
“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如同一座璀璨的宝库,为钢琴弹唱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源源不断的灵感。这一内涵为传统的弹唱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创新弹唱课堂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教师成为了创新课堂的引领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化元素中的音乐价值,鼓励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学生在探索、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艺术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学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着“美丽中国”的魅力。
三、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在“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深化实施策略
在“美丽中国”这一宏大背景下,钢琴弹唱课程不仅是音乐技艺的传授殿堂,更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定时代信念的新时代人才的摇篮。为了深化价值导向的内涵与效果,需要对其实施路径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钢琴弹唱课程可将“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作为课程的精髓,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其深度与广度,使得音乐与文化在教育中相互辉映,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的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时代价值,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将“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融入课程标准
钢琴弹唱课程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将“美丽中国”这一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课程的根本精髓。从课程的设置初衷到最终的教学目标,都需体现出对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与坚定传承。为了确保课程内容与“美丽中国”主题紧密相连,需要制定一份既具深度又具广度的教学大纲。这份大纲不仅要涵盖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更要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维度,确保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学目标也需明确且具体,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要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期望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能够由衷地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价值导向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关键所在。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是对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认识。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点,选取能够引起共鸣、激发热情的音乐作品和主题。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多元、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与实现价值的平台,从而培养出既具音乐创造力又具备独特文化素养的人才。
(三)开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不仅是传授音乐技能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意识的重要工具。这类教材应由专业教师和文化学者共同编写,确保内容既符合学术规范又具有教育价值。教材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最新成果,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拓展与创新,如通过即兴创作、音乐作品改编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创意。在使用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教材不再是静态的知识传授工具,而是与教学过程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动态体系。
(四)巧妙运用辨析性分析与逆向思维教学
在钢琴弹唱课程中,辨析性分析和逆向思维作为两种颇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自觉具有显著的效果。辨析性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比、鉴别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多角度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中华文化独特性和包容性的教学方法。逆向思维则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质疑和讨论,以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音乐作品,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提升。
(五)精心构建校—院—师三级协同机制
为了确保钢琴弹唱课程中价值导向的深入实施与持久发展,必须精心构建校—院—师三级协同机制,形成全面、立体的教育协同体系。
学校层面,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保障,营造浓厚的氛围和优越的条件,包括制定明确的教育指导方针,出台相关文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支持,以及建立评价和监督机制等;学院层面,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和教学资源来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明确价值导向在钢琴弹唱课程中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质量和效果;教师层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将其融入到钢琴弹唱课程的教学中。
此外,加强校内外合作与交流,拓宽渠道和资源,积极与其他高校、文化机构、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和项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大背景下,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的深化实施路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的规划制定、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校本教材的研发打磨、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以及校—院—师的三级协同机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更能引领他们深入领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结合“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的每一步都紧扣时代脉搏,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技能,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展望未来,则要继续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实施路径,让钢琴弹唱课程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万军,王金南,李新,等.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及路径机制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1(5).
[2]雷励.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
[3]李建华,蔡尚伟.“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4]方川.从美育角度谈音乐教育对构建美丽中国的意义[J].文存阅刊,2017(19).
[5]黄蕊.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21(23).
[6]张妍.钢琴集体课与高校美育创新融合的探索与发展[J].艺术教育,2021(8).
[7]宋丽琳,乔宇.关于高校钢琴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探索[J].黄河之声,202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JYSKY202205;项目负责人:林仰)。
作者简介:林仰(1995—),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