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合唱艺术也成为社区群众精神领域的时尚追求。由于社区合唱团体成员年龄偏大且训练技术和演唱水平等基础薄弱,使得社区合唱艺术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整体艺术水平都有待提高。本文将主要探究社区群众合唱的建构管理和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社区合唱团队的专业性和演唱水平,以期可以为广泛开展合唱的群众团队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群众合唱;建构管理;合唱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105—03
一、社区合唱团的发展现状
(一)组织建构不完善
当前社区群众合唱团多数为老年合唱团,缺乏健全的组织建构和管理机制,如:缺乏专业指挥;男女声人数比例声部失调;各声部人数分配不均;缺乏钢琴等教学条件,训练场地协调困难等,团队日常排练受阻,演唱水平无法持续性提高。
(二)缺乏专业指挥
社区团队大多缺乏指挥,有些团队虽有指挥,但缺乏专业综合能力,对声音缺乏系统的训练方法,导致很多团队在排练时存在过于随意性,无法激发队员对合唱艺术更深层次的兴趣。所以,目前各团队的指挥只是充当了打拍子的作用,无法正确发挥出指挥在合唱训练中的核心作用。
(三)表演现状
目前群众合唱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唱方法不专业。队员由于不会正确发声方法,导致习惯用嗓音或者喉头唱歌,声音不够圆润、饱满,演唱效果无论是从声音融合度还是气息咬字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在曲目选择上,大多数团队未能根据本团队的演唱水平进行科学选曲,表演水平也是停滞不前。
(四)合作意识不足
在合唱意识方面,目前的团队大多数达不到高度统一。指挥与队员的合作度不够,队员看不懂指挥手势语言,指挥也带不动队员的情感表达。队员之间存在着争先展现个性的心理,导致个性音色突出明显。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合作不够,队员在演唱各自声部时,无法兼顾倾听其他声部,声部协调严重失衡,和声效果无法体现。
针对社区现有的团队水平而言,合唱团的建设和训练还存在诸多不足,合唱团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优秀的方法有助于使合唱团逐渐规模化、专业化、效率化,推动社区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
二、社区合唱团的组建与管理
(一)合唱团建制
首先要配有指挥,其次有条件的团队再配备艺术指导和声乐指导,构建三大主要力量保证团队的专业性,最后考虑团队规模、团员人数和声部分配比例等。团队需要设立团长、声部长职位来规范团队排练纪律和日常管理等事务(小规模合唱团可以只设立团长一职)。
群众合唱团的指挥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指挥技巧、训练声音的能力、塑造作品形象的能力以及个人魅力,能够带动团队进行演唱训练。艺术指导需要有钢琴演奏的能力,能够在排练时配合指挥带动团员进行音乐处理。声乐指导需要有较为专业的演唱技巧,能够在日常排练中指导队员正确的演唱发声。
一个正常规模的合唱团大概在30—60人之间,就目前情况来看,社区合唱团一般可以试先组建10—15人或者16—24人的小合唱,这种小规模的合唱团易于管理,对于基础薄弱的合唱团更容易巩固、发展。各社区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规模合适的合唱团,切勿一味追求大规模超出自身组织管理能力范围。
(二)队员选择
队员招收可以通过社区宣传进行报名,亦可通过团员内部或老师推荐。对招收上来的学员再进行二次选择。选择时需要考量队员的专业性,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筛选。
(1)音高模唱:在钢琴上弹奏单音、音程、和弦、旋律,让队员模唱。
(2)旋律视唱:随机抽取简谱、五线谱旋律两条,让队员演唱。
(3)歌曲演唱:让队员清唱自选歌曲两首。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对队员进行听觉、音准、音色、音域、识谱以及节奏感等方面的全方位考查,最后择优录取。
(三)声部划分
合唱团有同声合唱、混声合唱等演唱形式,对于刚组建的合唱团不可直接演唱四声部的作品,可以从齐唱的作品开始打基础,然后突破二声部、三声部,水平提高再训练四声部。
声部之间的人数比例是影响和声音响的重要因素。在群众合唱中,很难招到真正的女低音色和男低音色,这往往就需要调整声部之间的人数比例才能达到声部协调的效果。同声合唱中二声部人数比例约为4:3左右,三声部人数比例约为9:8:8左右。混声合唱中二声部比例约为5:4左右,三声部约为8:7:6左右,四声部人数比例约为8:9:6:7左右。以上的声部比例只作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本团声音音色和音准能力再进行微调,以达音响均衡的目的。
(四)训练场地
良好的训练场地也是影响团队训练效果的因素之一。场地可以选择在本社区的艺术活动室,或者在附近的专业合唱教室,表演水平较好的团队可以参加本区艺术场馆的考核,在艺术馆的合唱教室内进行训练。
场地要求:屋内具有吸音效果(切勿追求混声音响效果好听选择回响较大的教室),能够放下一台钢琴(没有条件可以用电钢代替)、有黑板可以教学,有条件的团队可以设置投影设备、自备合唱台。
(五)合唱团的管理
合唱团能否长久发展取决于该团队的组织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唱团必须要设立分工责任制度和纪律守则才能保证训练效果和团队的凝聚力。
团长需要制定本团的出勤、迟到请假、线上下通知等一系列团队纪律和练声、作业、排练问题等一系列的排练规矩,并下发到各队员手中,形成文字规章。此外,还需设立声部长,要求各声部长配合严格按照该规章守则进行管理排练,并形成相应的奖惩制度。
指挥需要与队长和团员密切沟通,多向队长表达排练想法与排练要求,多向团员倾听演唱诉求,建立起指挥与团队的配合度。
声部长需要配合指挥指导本声部队员的演唱水平,同时需要配合团长监督队员的排练纪律。
良好的团队纪律和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团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团队经久不衰的重中之重。
三、合唱团的长效机制
(一)合唱意识训练
1.团队意识训练
一般情况下社区群众合唱团的队员都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下来的中老年人,他们不仅生活圈子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出勤纪律。团队意识会直接影响团队的排练效率。指挥需要要定期给队员普及合唱的概念,强调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还要经常在排练时做一些队员合作的训练(如放松训练游戏、发声训练游戏等),让队员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且要消除个性,与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训练。
2.声音融合训练
呼吸训练:队员根据指挥手势进行开口吸气训练、闭口吸气训练、长吸短呼训练、短吸长呼训练、发S训练、循环呼吸等训练方法,让队员进行气息训练,并感受到气入丹田的感觉以及腰部呼吸的变化,形成用气息演唱的习惯以改用喉头嗓音演唱的错误方法。
发声训练:对于零基础的团队,需要重点练习打嘟训练、开口哼鸣训练、闭口哼鸣训练、以及长元音练习;对于略有基础的团队,可以加入短元音练习、跳音练习、旋律模进练习以及气息强弱练习。发声训练切不可声音过大,通过弱音练习让队员寻找高位发声,指挥需注意队员的发声位置、气息变化,并做及时调整。
音准训练:音准是决定作品演唱的关键所在。指挥在训练音准时,需要多进行音阶、音程、半音、节奏训练;演唱乐谱时,声部长带领声部分开训练;演唱时指挥需注意偏高偏低的偏差音准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旋律音准。
咬字训练:指挥需要根据乐曲的风格、歌词来把握作品的咬字位置,不同的风格需要咬字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团队,练好普通话是最重要的,歌词需要用普通话的咬字方式发声即可。对于基础牢固的团队,指挥则可以将咬字位置做出明确要求,如:硬咬、软咬,字头、辅音、爆破音等发音方式。另外,发音的统一性也非常重要,指挥可以在演唱作品前,带着队员把歌词整体读两到三遍,解决歌词读音不统一问题。
声音统一性训练:每个人都是一个有自身特色的个体,音色和音量也是各有所异。合唱团内总能听到不同音色的声音唱响在不同的声部之间,严重破坏了声音的统一性。这就要求指挥需要找到声部内最融合的三个音色,再让其他队员无限模仿接近并融合这三个人的音色,以达到声部内部的音色统一。由于合唱就是要突出和声,去除个性,所以在音量上要与旁边队员达到统一,下压各声部内比较冒尖的声音以达到整个声部的音量统一。
3.声部融合度训练
在演唱作品时,经常出现只能听到旋律声部的问题,这就是声部间演唱时出现了融合度不统一的问题。以四声部为例,指挥在训练时,可以用七和弦训练,每个声部各唱一个音,首先达到各声部之间的音量统一,再让各声部互相倾听,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需要听到其他三个声部的声音,最后再要求高低声部互相模仿对方声部的音色,以达四个声部的音色、音量统一,长期训练四个声部就会无限接近融合,并出现共鸣泛音。
(二)音乐基础知识训练
乐理是学好音乐的钥匙,团员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分为音乐理论学习、识谱学习和视唱练耳训练等方面。
音乐理论需要团长课前给团员普及乐理常识,如学习音的时值、复合节奏型、音程和弦概念、调式调性等概念,让团员更加专业地认识音乐。识谱与视唱可以同时进行,从最简短的简谱开始,在熟练掌握简谱之后再学习五线谱,更好地为学习正谱合唱服务。练耳可以从最简单的听音模唱开始,再进阶听单音、音程、和弦训练。日常排练可以在学完乐理后立刻进行识谱和视唱练耳训练,及时发现并解决团员训练时的音准、节奏等问题。
(三)艺术表现训练
歌曲的二次创作可以为作品注入灵气,指挥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可以直接提升团员的演唱水平。在作品选择方面,指挥需要根据团队的演唱水平选择适合的歌曲风格和大小,切勿盲目训练超出自身演唱能力的作品。
对于作品的处理,首先,指挥需要做好案头准备工作,了解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充分理解作品,并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对团员进行解读。其次,排练时逐句对旋律的强弱变化、气口变换、气息控制等方面进行处理,并与团员达到充分配合。最后,指挥与团员进行情感表达沟通,让乐曲注入情感,使音乐的艺术表现得到整体升华。
(四)合唱团的创新
运用以上方法形成系统、长效的训练机制时,就可以尝试训练不同的发声方法、不同的训练方法、演唱不同风格的乐曲,有条件的合唱团还可以依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歌曲创作,不断尝试创新提高。
丰富团队的宣传方式,可以通过线上短视频平台、公众号平台、朋友圈等方式结合线下活动表演、比赛表演等方式进行多方位宣传,形成本社区的品牌文化。
四、结语
提高的群众合唱艺术水平具有非常多的意义,对提升社区精神文化水平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多的益处。
(一)有利于提高中老年音乐艺术综合素养
通过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熏陶,了解更多音乐风格带来的人文内涵、情感体验和精神感受。慢慢地接受音乐理论、演唱方法、指挥技巧、钢琴衬托以及情感表达等各方面的艺术知识,自身的综合艺术素养也会在训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居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合唱的参与面较为广泛,通过让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活动,可以提升整体社区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精神文明社区。
(三)有利于提高群众合作意识
如今,城镇化导致独生子女都前往大城市发展,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不少老人内心都缺乏陪伴,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合作意识。合唱是一项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所以长期训练成员们有助于提高群体团结协作的意识,居民更加和谐友善,还能增强社区群众凝聚力①。
(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训练可以排出体内的废气、浊气,很好地保护喉头,增强肺活量,调节心情,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非常好的作用。合唱训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传达乐观向上的精神,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黄河.社区群众合唱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J].文化产业,2022(3).
参考文献:
[1]赵洁.社区群众合唱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7(22).
[2]林艺.浅谈合唱表演艺术中声乐技巧的运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3]王佳颖.声乐技巧训练在社区合唱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20(8).
[4]黄河.社区群众合唱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J].文化产业,2022(3).
作者简介:赵云燕,女,河北定州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合唱指挥。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