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当下城市建设中“乡情”遗失造成的居民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弱化问题,文章借助建筑现象学场所认同原理,以闽南古厝为例,从五个层面提取了构建“场所认同感”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及在现代设计转译中的应用,阐述传统建筑地域文化转译研究对场所精神和文化归属感的正性强化作用。通过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建筑规划、元素转译等方面提出了传承与创新闽南传统地域性建筑文化意向的表达策略。最终在古厝改造项目中,探索数字化感知体验的融合,为闽南文化认同、亲情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场所认同;闽南古厝;地域文化;转译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093—03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物质实体,也是一种精神载体。然而,现代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缺失与衰退。各地的建筑形态开始趋于趋同,缺乏地域特色,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建筑中的“传统基因”。这样的建筑切断了居民与当地文化的情感联系,无法获得对“乡情”的感知,不利于“认同感”的构建。针对当下城市建设“乡情”遗失造成的归属感弱化问题,笔者基于闽南古厝案例,通过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建筑规划、元素转译等方面提出了传承与创新闽南传统地域性建筑文化意向的表达策略。
一、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认同
(一)场所认同理论
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其实质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地域场所的载体。场所认同是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居民将地域场所纳入自我,通过对场所的认同来实现自我认同。场所认同理论源于诺伯舒兹提出的建筑场所现象学,提倡建筑设计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方面营造建筑设计,而场所精神的背后是由其地域文化所支撑的。
(二)地域文化与场所认同关系
文化是场所认同的内涵与核心。无论是场所认同还是场所精神,背后都是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支撑。地域文化是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与场所认同的理论不谋而合,即场所认同是个人与其所在的场所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联系。[2]文化特质在场所精神构建上的关联性,将空间内外、人与物之间,源生成出对场所的认同。
(三)闽南古厝中的地域文化
闽南传统古厝存量丰富,作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是闽南地区人民劳动、生活和居住的重要载体与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体现出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居住空间与建筑文化特征,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闽南地域文化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实体,见证闽南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是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文化纽带,血脉相连的象征,也是族群融合的粘合剂与催化剂。
二、闽南古厝建筑造型元素的提取
(一)规矩守拙的空间布局
闽南古厝的空间格局蕴涵着中国古老的阶级意识,因闽南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为商贾、侨民所建,具有较强的宗族意识,其空间格局往往沿中轴线横向或纵向延伸,从而形成大型的建筑群。同一院子中的建筑,按照等级可以分为主楼、辅楼、外院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严格的划分。同时在院落的周围由室外院落组成,包括埕、后界土、侧院,其中深井的布局别有洞天,保证了厅堂的轩敞明亮、通风舒适“气存于室”,也营造出一种具有内向性的族群共享空间,承载了闽南人的文化记忆和历史印记。
(二)美好意寓的装饰纹样
闽南地区古厝的装饰造型,以其内容丰富、精美hx15bm3y7k8FynWHlvDrbJhJ5aSOQKZJ+eJ+JcjCZWI=而闻名于世,仅从外表上就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屋脊、墙壁还是木制的构件,都是别具一格的,色彩丰富、比例和谐,其装饰方法有木雕,石雕,泥塑等。在装饰题材上,它们大多以艺术演绎的形式,将闽南百姓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表现出来,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质朴天成的用材触感
弗兰普顿在其《建构文化研究》一书中,着重强调了对建筑材料自身的重视,在对建筑进行合理构造时,更多地应关注其对其感官的影响。如人们触摸到熟悉材料时,将会油然而生归属感,仿佛触摸的那块红砖就是以前自家老房子里的那块。在创造一种文化认知的过程中,利用建筑材料将建筑师对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有效地传达给观众显得尤为重要。[2]
闽南地区的古民居大多是以当地特有的红色黏土为原料,丰富的氧化铁质经高温烧成红瓦,因其颜色鲜艳、易于烧结、加工等特点,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厝多以福建海岸的牡蛎壳、贝壳为原料,用胶粘方法堆积,在日光下发出金属般的光泽,不易褪色,易于修补,适合南方海岸的湿热气候特征。同时,闽南林木丰茂,木材是房屋承重、雕饰、装潢的主要用材。
(四)鲜明奔放的用色肌理
闽南古厝在色彩运用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种是当地的天然颜色,另一种是人造颜色。整体色彩鲜艳,活泼奔放,这是因为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所致。比如,用红土烧成的红砖、木头、花岗石,这些都是源于当地环境的自然颜色,简单而又优雅;而人造色彩则包括了彩绘、矿物颜料等,它们被用来涂抹在装饰部位的表面,在视觉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鲜明的饱和感。[3]
三、融合应用场景的基因转译
传统建筑中地域文化的基因转译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历史文脉的传承,对历史文脉和生活形态等方面的挖掘与提炼,提取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意向;第二是生活形态的延续,对传统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再设计和再创造,并通过场景再现等形式将文化意向传递给受众;第三是文化元素的联系,将场所内在的文化要素连结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文化整体,从而使居住者对新建的场所产生一种认知和认同。[4]
(一)把握闽南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特有的人文环境,是体现该地区人文特色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场所认同设计时,应该通过对闽南古厝所处环境进行深入调研,挖掘该建筑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之间的联系,充分尊重历史文脉,避免因过度设计而使传统文明遭受破坏,保留和发展闽南古厝中独特文化意象。
(二)遵循古厝形态的延续
地域性文化场所的塑造还需将生活形态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在闽南地区,人们喜欢在古厝中喝茶、聊天,设计师要通过对古厝的研究和改造。例如,闽南地区的人民喜欢在庭院中种植果树和花卉,因此古厝中会有很多果树和花卉。还喜欢在庭院中养一些家禽,古厝中会设置家禽饲养区,还会出现一些动物标本或壁画等,通过对这些动物标本或壁画的研究和转化,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三)构建闽南乡情的联系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在一座“格式塔”中,人眼的力量仅能容纳一小部分不相关的总体单元。如果一个场所中的文化单元数量过多,那么大脑会尝试对它们进行简化。[5]简言之,要使文化场所为居民所认同和接纳,就需要将其内部的文化元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文化整体,居民对新环境的连续性交互作用中建立对于场所的感知认同。例如,古厝的道路、房子、建筑材料乃至肌理等都有助于拉近居民和场所的距离,使认同感得到有效延续。
四、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中心设计
闽南古厝改造项目,区位于厦门市开元陈氏旧址。笔者通过追溯闽南古厝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历程,收集古厝建筑样式、建造技术和功能特点,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和口述历史的调研分析,汲取原型建造精华,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细部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传承与创新闽南传统地域性建筑文化意向的表达路径与开发策略。
(一)遵循在地嵌入——唤醒场所认同
“在地”建筑的生态设计观包括自然生态观、人文生态观及技术生态观三个层面。笔者基于闽南“气存于室”的传统观念,保留穿斗式木结构—瓦房厝身构型,结合镂空的镬耳山墙和闽南天井结构,屋面做法中高侧低,正脊两端燕尾脊高高翘起,并于人字规正大门延伸出鳌尖。屋脊采用白色龟背式造型勾勒出轮廓,陶质红瓦和瓦筒层叠于坡面,形成了利于空气流通的缝隙。从凹字书形展开的墙门开始,沿后廊绕厢房前廊至后室正厅,前视之凸字形平面呈深尺的深广空间,透过内天井,似大门外之八字形照墙。天井周围的屋顶内坡汇聚雨水,寓意“如鱼得水”。色彩体系基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红、黄、黑、白、青)呈现国风特色,搭配铺设鹅卵石增加肌理,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二)多媒体技术融合——重塑空间语境
多媒体展示馆位于主楼的中心,立意“海纳百川”的室内广场,将闽南海派元素巧妙融合,聚拢宗族团结精神、营造出圆钝、连贯“流动”的氛围,呈现气韵生动的中国文化之美。古厝代表性椭圆龟形斗拱形状、进行抽象提炼成线性构件,运用异形曲面编排,与玻璃幕墙营造交错时空感,形成流动与静止的空间融合。展示馆包含多种非正式功能,提供多种空间,应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展示,虚拟导览动画呈现闽南人文变迁和建筑流变,让古厝“发声变色”再次“活起来”。
(三)游戏影像互动——关联地域亲情
互动游戏馆设计启发于古乐器“编钟”:丝线悬挂的“方柱”由电脑程序编程控制,如同柱状像素“3D显示屏”、零碎而有序、营造出连接历史的时空感。显色的有机玻璃镂刻红砖纹理与古厝文化文字介绍、代表人造行为;白色菠萝面发光毛玻璃石柱、代表自然生态要素;镜面金属柱映射观者、暗示每个人的参与。三者是构成古厝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交错呈现古厝轮廓与海峡波浪图形、有种思乡的漂浮感,观者穿梭其中、如沉浸于光影森林中漫步寻宝,人为敲击或相互碰撞、实时呈现闽南古厝相关联的影像与背景介绍,隐含两地同根同源的互动关系。
(四)构建历史感知——传承技艺文脉
古厝建造技艺作坊是培养传承人、举办技艺讲习班场所。运用龟形镬耳墙构造增加室内挑空,做旧工艺处理的木纹饰面凹嵌着原石门窗,加强纹理对比,蕴藏浓厚乡土。镂刻在青石板的影雕制作,结合灯光布置,构建叙事背景,在提升室内元素丰富性的基础上,营造出文化气息与历史沧桑感。观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平台,即可跟随古厝工匠可视化互动,共同参与制作、孵化特色文创工艺。借助增强现实AR技术,实地呈现古厝的基、椽、梁等形式,以及其他建筑细节,直观理解木作、瓦作、油漆作等闽南民居的营建法式,为观者带来跨时空叙事场景。
五、结语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要实现“乡情”的重塑,需要采取一个长效机制,即进行文化元素上的提取与再创新。古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体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等政策背景下,如何继承与发扬古厝文化和妈祖精神,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对以闽南古厝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与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取其文化元素,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同时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为古厝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继承与发扬中找到适合古厝发展的道路,实现地域文化认同的正向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9).
[2]张梦瑾,吴欣鑫,杨溢.基于闽南古厝文化因子的民宿室内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22(9).
[3]李丽,朱隆迪.建筑现象学视角下博物馆设计的文化意象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宁波博物馆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2).
[4]漆捷.空间、场所与生活世界:建筑现象学的哲学解读[J].学术研究,2018(11).
[5]张诗婕,叶铭,徐奇榕,等.福州传统村落古厝色彩基因特征研究[J].城市建筑,2023(17).
[6]易笑.闽南古村埭尾聚落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4.
[7]张延安.建筑类型学下闽南古厝民居二维空间量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
[8]李欣然.基于场所记忆的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吴晓棠(2002—),女,汉族,福建厦门人,本科,东北大学,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朱慕峥(2002—),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东北大学,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