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文化产业指的是以革命历史、共产主义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手段进行创造、传播和推广的文化产业形态。南京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正日益成为带动南京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本文通过对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在南京特色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南京红色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087—03
引言
南京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据点和历史见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南京承载着众多革命历史的重要片段和英雄事迹。南京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雨花台英烈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为代表,这些独具特色的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红色文化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发展特色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南京红色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京红色文化的价值
(一)南京红色文化的直接经济价值
南京红色文化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轫地,南京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和红色文化资源。南京的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美术作品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产品,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和高水平的制作,不仅呈现了南京的革命历史,也传承了南京人民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为当地相关产业和从业人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名城,还吸引了大量文化创意人才的聚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为城市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南京以雄厚的革命文化底蕴为基础,发展了一批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主题演艺、旅游产品、文化衍生品等。这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消费选择,也为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增长。
(二)南京红色文化的间接经济价值
南京的红色文化作为反映历史、传承伟大精神的代表,有助于加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巩固和传播。红色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推广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激发社会正能量,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壮大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政治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红色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中的伟大精神,这对于提升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有着南京标识的红色文化产品凭借其地域特性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青睐,有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
二、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产业对群众需求缺乏关注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往往过于商业化和景观化,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参与意识。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上缺乏人文关怀。很多红色文化产品过分注重表面效果和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深入了解和满足。这导致了产业的产品与大众的文化需求相脱节,难以真正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和参与。
其主要表现在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红色文化景点和项目过于商业化,将文化变成了商品,使得参与者更多地是消费者而不是文化参与者。这种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不利于人民群众的深度参与和体验,导致了红色文化产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疏离。
(二)红色文化产业难以推动乡村振兴
南京作为具有丰厚红色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其红色文化产业却面临着难以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缺乏党的领导、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链条尚未完成等方面。
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乡村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文化传承不畅的问题,这显然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相悖。当前,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往往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缺乏深度融合。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等方式,让红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发展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路径
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南京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为其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要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历史渊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弘扬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一)塑造南京特色
南京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一环,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发展南京红色文化产业时,需要挖掘专属于南京市的特色文化。这意味着南京市等主体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合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独特、鲜明的南京红色文化品牌。例如,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红色李巷等都是南京的红色文化名片,应当进一步加强它们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使其成为红色文化产业的亮点和核心。
南京作为一个具体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些都成为南京红色文化个性特征的体现。在发展南京红色文化产业时,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展示与南京有着紧密联系的红色故事、红色景点和历史文化,以塑造南京红色文化的独特个性特色。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南京在革命历史中的角色和贡献,我们可以发扬南京红色文化的独特风采。
南京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景点和遗址,如渡江胜利纪念馆等。这些景点成为了南京红色文化个性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景点的保护和利用,通过丰富的展示方式和教育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南京的红色历史,从而形成南京红色文化的个性特色。我们可以将南京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例如,举办具有红色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推出融合红色元素的艺术作品等,以此塑造南京红色文化个性特色的独特魅力。
(二)红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用红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合作。通过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可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产业链条的完善和提升,进而推动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持续壮大。
党中央提出要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2],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社会各方面之间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南京红色文化产业从单一的旅游文化发展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加强党的领导
通过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统一规划和有机结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能够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制定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保持总体稳定,推动南京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成立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织、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负责制定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这个领导小组可以在项目管理、资源协调等方面发挥协调作用,确保南京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政策和实践的一致性。红色文化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蕴含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新时代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
2.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中,需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推动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4]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鼓励更多人才和资本投入到南京的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中,也可以适当放宽对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项目进行服务,提供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的全方位支持和指导,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3.改革体制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这包括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经营手续,为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便利的发展环境。
针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建立更加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将涉及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进行协调整合,避免冲突与重复。由此可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通过先进的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政务办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
在创建激励机制方面,通过设立创业基金等手段鼓励创新创业。此外,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在红色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领域有重大突破和贡献的企业、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来激发更多创新动力,并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注重人民需求
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这对于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将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红色产业的主体,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之物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升红色文化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偏好。
想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红色文化产品和项目,可以结合当代的文化形式和技术手段,推出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内容。例如,可以利用影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打造红色主题的演出和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和欣赏。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互动性强的体验式展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不可忽视的是,要注重群众参与的建设性角色。红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建设性贡献。可以鼓励和支持社区、学校、民间组织等基层力量,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与活动组织。可以吸引民办企业参与到分享南京红色文化产业这一资源点中。
四、结语
推进南京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很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企业、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红色产业已然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将南京红色产业发展置于多角度的思考下,可以推陈出新,寻求更多的发展思路,推动红色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红色产业的重要价值,从多个方面思考南京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注重实事求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
[3]郭俊华,卢京宇.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与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4]杨莉.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1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A].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10291114E)成果;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3SYC—020)成果;南京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江苏大学生红色文化精神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30175)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KT24_C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雨花英烈红色基因传承向度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JZDSZ008)。
作者简介:赖继年,男,汉族,浙江衢州人,博士,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导,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