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沪同乡会及其《月报》对“附近”概念的建构

2024-12-03 00:00江陈安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7期

【摘 要】作为近代上海宁波人的重要社区组织,宁波旅沪同乡会肩负着联结和服务同乡的重大责任。其出版物《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成为了它的主要发声平台。根据同乡会的宗旨和宁波移民的实际需求,《月报》以推广家乡文化和提供同乡会服务为主线,为宁波移民打造了一个熟悉的社交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附近”视域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宁波同乡会被誉为近代上海的重要自治组织。

【关键词】宁波旅沪同乡会;《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家乡文化;“附近”视域自治组织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042—03

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飈在其著作《作为视域的“附近”》和《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中,提出并深化了“附近”的概念。他明确指出,“附近”这一概念位于“极近”(即自身)与“极远”(即想象中的“世界”)之间,有助于揭示社会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构建的。

1909年,四明旅沪同乡会在上海汉口路成立,次年更名为宁波旅沪同乡会[1](下文简称宁波同乡会)。自成立之初,宁波同乡会就承担起“敦睦乡谊,图谋公益”的职责。1921年6月,宁波同乡会创办了自有刊物《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本文以《月报》内容为研究对象,探讨《月报》作为宁波同乡会的重要喉舌,如何为旅沪宁波同乡塑造“附近”,并在凝聚同乡感情、加强同乡间联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月报》的定位与概念的塑造

《月报》语言风格和内容由宁波同乡会的自身定位来决定。上海开埠后,旅居上海的宁波人日渐增多,“要之上海本国商人之势力,当以宁波商人居王位[2]”。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宁波同乡会的各项工作也步入正轨,同乡会也开始萌生“自办刊物”“服务同乡”的想法。近代同乡会的诞生与城市的近代化发展和“合群结社”的思想密切相关。随着在沪宁波人数量的激增和他们掌握的工商业规模的扩大,新型同乡团体的建立得到了推动。副会长沈仲礼就曾提及:“四明公所系救死事项,同乡会系救生事项,鄙意救生较救死尤为切要[3]。”宁波同乡会通过提供社会工作和教育服务,为成员营造了一种亲近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资源共享,而且还强化了他们的归属感和社会身份,从而实现了整合的目标。

这一指导思想在宁波同乡会旗下的刊物《月报》中得到了体现。在《月报》的诗文中,多次提及“勾践”“会稽[4]”等浙江文化元素,也反映了“沪滨”“春申”等新上海人的概念,从而描绘出沪上宁波人的共性。这种文化共性的探索和创造,为《月报》的基础宣传格调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这样的方式,《月报》成为成为宁波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载体。据学者对《月报》内容的整理与统计,从1921年出版第1期,直到1948年1月出版至第22期,总计190期。[5]在保证“服务同乡”宗旨不变的前提下,《月报》的版面设置也逐渐丰富起来。这让《月报》完美履行作为喉舌功能的同时,又能反映出同乡会“乡人保姆”式的身份,构建出其“心系家乡,团结同乡”的社会身份。

二、《月报》:宁波同乡会的纽带与家乡文化的传承

同乡会的成立为在沪的宁波人提供了一个扩大社交范围的平台,其不仅提供了熟悉的语言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交流互助的社区。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在《月报》中,家乡的文化符号被时人称为“乡魂[6]”。这种归属感,无疑对在沪的宁波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成为了他们加入同乡会的最初动力。

为塑造归属感,《月报》曾花费大量笔墨,记述杰出的宁波同乡,这些人物多是在工商业有影响力的宁波籍人士。《月报》主要通过墓志铭和个人传记等形式展现,语言风格多数偏向温和和庄重。以虞洽卿为例,虞洽卿的去世被《月报》高度重视,其悼词被置于第1页,全文不仅回顾了他的生平,同时也强调了他的社会贡献和“同乡”的身份。尤其提到了他的“成功之因素”:“富有正义感”“富有政治识力”和“富有创造性[7]”。以虞洽卿为代表的宁波人成为了《月报》的重要议题,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被大量报道,为同乡会的会员塑造了大量的代表性的人物,沪上宁波人的身份也随之更为立体。这不仅让同乡会的成员有机会结识其他同乡,也因为他们都是宁波人,这种地域属性使得宁波籍的杰出人士成为了《月报》塑造“附近”的重要议程。

《月报》除了为同乡树立模范人物外,便是向宁波同乡介绍和科普家乡的近况。这些内容见于“七邑拾闻”“明州轶事”等栏目,这些栏目以较大的篇幅,涵盖了宁波社会的各个方面,内容包括家乡的社会事务和宁波的地区文化。比专业的调查报告,《月报》更加通俗易懂,它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转述给在沪同乡,报告中多以“乡人”“吾三邑人民”称呼[8],显示出作者不因身处上海就对家乡的事务置身事外。而家乡文化介绍以长篇连载居多。例如严燮所撰的《宁波过帐制度之研究》在第80至83期连载。他研究了宁波过帐制度的沿革、方法和影,认为宁波自古以来的商业繁荣催生了过帐制度,造就了在上海的就,认为“此过帐之特长也[9]。”

三、《月报》与宁波同乡会:团结、教育与商业信息的传播

因此,在建立自身与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后,《月报》还强调了同乡会成员间“报团取暖”的重要性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对于他们在上海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立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次征求会员,又犹豫于其心,踌躇而不前,不能毅然决然,是不知现代世界,以团结谋立脚[10]。”《月报》的宏大叙事无疑引起了同乡的共鸣。总的来看,《月报》主要承担了向同乡会同人们介绍互帮互助的事宜和为其提供商业资讯。

《月报》在推动在沪宁波人互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配合同乡会的宣传,它在每一期都设立“经办事宜”的专栏进行汇总。粗略统计,仅在1930年2月至10月的九个月间,《月报》就共操办了476件此类事务。这些职能可总结为抵御外侮、兴办实业、子弟求学、协谋善举、增进学艺、交换智识、申诉冤抑、排难解纷、联络感情、介绍职业、委托代办、旅行游历、高尚娱乐、强健身体[11]十四点。这些活动不分阶级,为同乡在上海的立足和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帮助,也使得同乡会拥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方面所提供的帮助尤为突出。1914年,宁波同乡会创办宁波旅沪同乡会第一小学。到1927年,同乡会创办义务小学十所,并招收同乡中贫寒子弟,所有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后又扩大到学校附近非宁波籍失学儿童。到抗战前夕,在校学生总数达3462人。办学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完全发度其身心各方面,使生活得到正当的满足与享乐[12]”“(培养成)社会的人,能应付复杂的社会环境的人[13]”。直到“八一三”事变前,同乡会共计建设小学10所,教员总人数83人,学生总人数3462人[14]。同样还有演讲会,从1921年开始,同乡会邀请社会名界名流作为主讲人,内容包括科学、商业、社会、道德等。《月报》会告知演讲会时间地点的同时,并转载讲座内容。以《月报》第二期所载演讲会概况为例,原文发表于《科学》杂志,纵览全文,并无复杂梳理知识,多数内容向听众解释空气为何物及用处,如“水能致冷致冻”“纺织厂近亦用空气去尘清洁[15]”,这也符合演讲的目的和初衷。对于原因,《月报》曾不止一次评论我国因教育薄弱而导致的积贫积弱,强调创办学校的重要性:“国运之盛衰,实与高等教育,有莫大之关键……是故四明大学一经实现,在国家为增加一优良学府,固所必需也[16]”。对教育的投入和发展,一方面起到了团结同乡的作用,让同乡在教育问题上有了基本的依靠。另一方面,同乡会通过《月报》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这无形中吸引了更多的在沪宁波人加入同乡会,为同乡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月报》另一重要任务就是收集两地的工商金融信息,这在会刊中《月报》主要以“调查”“丛载”“商业近闻”和“概况”三类为主。首先是“调查”,这一类文章多以介绍商业、工业和金融业的情况为主,一方面为旅沪甬人提供了解家乡资讯和投资经营建议。在每一个产业的末尾,都有调查者诸如“故年来营业尚能维持现状”“年来营业尚称发达[17]”等评述语句。比起“调查”类的数据统计,“商业近闻”的作用以传递最新的消息,与前者相比,后者更注重时效性和对细节的补充,比如“扩大营业”“出品改良”等,日期也多聚焦于“前日”“近日”等[18],给予投资者和经营者较新和较权威的商业信息。“丛载”则更加专业和微观,也更具有“软广告”的特点,文中刊载为具体企业的相关信息,如“史翔熊创造品[19]”“宁波和丰纱厂[20]”等等,内容涉及一切商业生产经营要素,也让《月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展。

总的来说,在宁波同乡会的发展历程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乡会逐步从一个单纯的社交组织转变为一个致力于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月报》作为同乡会的官方媒体,不仅积极报道同乡会的社会服务活动,也努力营造熟悉的文化氛围,为同乡提供信息和物质的支持。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宁波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平移至上海,使得在沪的宁波人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气息。文化氛围的平移不仅为同乡会的成员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空间,也使得人际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不同背景的人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交集,形成了一种“邻里”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交际的延伸而逐步建立,为同乡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一切都反映在《月报》的报道中,通过报道和传播,将个体的经历和感受连接起来,构建了一个共享的社区记忆和身份认同。

四、结语

作为宁波同乡会的重要宣传工具,《月报》既要为同乡会宣传的各项举措,又要传达团结同乡,互帮互助的理念。如何塑造近代旅居上海的宁波人这一群体形象,以及构建同乡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便成为成为了《会刊》需要考虑的重点。纵观《月报》的宣传路径,不难发现,为同乡构建“附近”的概念,并为其创造熟悉的氛围,就成为了《月报》主要的宣传手段。

因此,《月报》以宁波同乡会提供的社会服务为基础,强调宁波人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追溯其与家乡的联系,以此引发读者对故乡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同乡会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展现了这一群体的共性,构建了沪上宁波人的群体形象。对于沪上宁波人而言,《月报》为其构建了“沪上宁波人”的群体,也是为其建构了一个“附近”的环境。这个环境首先为宁波移民群体提供了情感上的需求,让同乡会及其《月报》成为了这一群体的精神支持系统,“穷家难舍,熟地难离”的失落感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月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补救形式。其次就是为宁波移民提供了近现代新型的组织,这一新型组织不仅在组织动员力上有了质的提升,也带来了更强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因此,正是在《月报》构筑的“附近”环境下,同乡会完成了对宁波移民的整合,并成为集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的复杂团体。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宁波文史资料(第5辑)[M].宁波:宁波出版社,1986.

[2]佚名.论说:上海商帮贸易之大势[J].官务商报,1906(12).

[3]佚名.宁波同乡开选举会[N].申报,1912—04—09.

[4]佚名.杂纂: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赋四诗作纪念[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1922(5).

[5]李瑊.社会变迁、城乡流动与组织转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6]佚名.论“乡魂”[J].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1947(9).

[7]佚名.追悼虞洽卿先生[J].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1946(8).

[8]佚名.七邑近闻:疏浚东钱湖之实施办法[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0(78).

[9]佚名.宁波过帐制度之研究[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0(80).

[10]佚名.团结[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4(124).

[11]佚名.甬同乡会征求开幕纪[N].申报,1924—03—02.

[12][13]佚名.为第四小学事敬告浦东诸同乡[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1(82).

[14]佚名.八一三前本会各小学概况[J].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1946(2).

[15]佚名.空气之功用[J].科学,1916(8).

[16]佚名.创办四明大学之初步计划[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6(138).

[17]佚名.实业调查:宁波商业概况[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2(110).

[18]佚名.七邑近闻:民生精盐公司扩大营业[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3(121).

[19]佚名.工商业丛载:史翔熊之创造品[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30(79).

[20]佚名.工商业丛载:宁波和丰纱厂纪略(附表)[J].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1929(77).

作者简介:江陈安(199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安徽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