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集团的合作与斗争浅析

2024-12-03 00:00罗若瑜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7期

【摘 要】公元231年,蜀汉中都护李严奉命运送粮草以支援北伐的诸葛亮部队,但因督运不力最终被贬为平民。其实李严遭遇之原因并非单纯的督粮不力,其背后是身为托孤大臣之一的他与诸葛亮的政治斗争失败的结果,也反映出他们分别代表的蜀汉两大集团的政治合作与斗争。通过发掘斗争背后更多的真相,对当今社会组织中同层级间团结合作、组织成员履职尽责及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蜀汉;荆州集团;益州集团;李严;诸葛亮

【中图分类号】K2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036—03

公元231年,蜀汉中都护李严奉命督运粮草,支援北伐的诸葛亮军队;时值夏秋雨季,李严担心漕路受水势影响而导致自己督办不力,遂写信告知诸葛亮因天气原因无法运送粮草,迫使诸葛亮退军南归。之后李严却反问诸葛亮“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同时李严上表刘禅“军伪退,欲以诱贼以战。”诸葛亮便上呈李严给他的书信,证明了李严前后说辞相反,后刘禅废李严为庶民,徙梓潼郡。

《三国志》中仅记载了此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较为模糊,对于李严被废原因的解释局限于“运粮不济,说辞不一。”在李严被废后,蜀汉的益州集团势力被荆州集团势力全面压制,可见李严被废之事并没有表面所呈现的那样简单,其背后更是涉及到了大量蜀汉内部斗争。

一、李严其人生平经历

李严,字正方,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以才干著称,曹操取得荆州时,李严担任靠近西蜀地区的秭归县令,后入西蜀投靠刘璋。刘备攻打益州,李严作为护军奉命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不久后率部投降刘备,自此,李严开始在刘备手下为官。

刘备入主成都后,命李严为犍为太守,后又令其与诸葛亮、伊籍等5人编写《蜀科》。诸葛亮与伊籍是荆州人,其余两人与李严都是益州人,可以看出刘备对于荆益两派的制衡是从入蜀后不久就有所体现。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盗贼马秦等在郪县聚数万人谋反,此时刘备正在汉中率军与曹魏对垒,李严仅凭手下五千将士便平定叛乱。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率军前往解围并击退高定。于是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李严的军事水平可见一斑,这也是后来刘备命李严主管军队的原因之一。

夷陵之战后,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李严担任中都护,负责统领军队,诸葛亮负责内政。②对于刘备的托孤人选,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最可信的说法是刘备为了平衡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两派,以防死后国内动乱,同时也为了限制诸葛亮一人独大。刘禅继位后,李严一直在永安以中都护的身份负责防御东吴,而诸葛亮则在成都全权负责国家政务。这段时间内李严与诸葛亮利益冲突不大,二人的权力和威望大致相当。后诸葛亮上《出师表》欲出兵汉中,李严便申请移屯江州(今重庆)。史书对于李严的活动记载自此之后只有寥寥数笔,直到李严因督粮之事被废,才有对李严的进一步记述。

总的来看,李严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史书对李严的描述是“性自矜高”③,说明待人冷漠、难以接近,如李严在担任犍为太守时就与当地功曹杨洪有冲突,迫使杨洪辞职;李严同乡陈震奉命出使东吴,回朝时经过了李严镇守的江州,但李严待他很不客气。故陈震后来对诸葛亮说李严“腹中有鳞甲”④。

纵观李严在蜀汉朝为官的事迹,为什么会从一个能比肩诸葛亮的地位,一步步下滑到被废除呢?这一问题与蜀汉朝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密不可分。

二、蜀汉大事件中诸葛亮与李严的斗争

刘禅继位后,蜀汉朝内的几次大事,都与诸葛亮和李严的冲突密不可分,如南中叛乱、孟达叛魏等。而最终的结局就是李严争权失败被废除,益州集团失去朝中主心骨。

刘备去世时,南中豪强雍闿趁机杀了太守投奔孙权,并拉拢了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与高定等人。此时作为中都护的李严却没有出兵讨伐,只是修书一封给雍闿陈述利害,据记载其内容有六页之多。但雍闿却回信言“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⑤于是诸葛亮亲自南征,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分析此事,李严身为中都护,没有率军平叛,只是写信说服雍闿效果不佳。反观诸葛亮,身为丞相有政治优势,又亲自带兵出征大胜而归,朝中威望更加高深,并借此在军中培养了一批亲信。逐渐李严“以军事水平见长的托孤大臣”作用,被诸葛亮“负责国内内政的托孤大臣”取代了一大半。对于这件事,我认为是李严自身并没有意识到他与诸葛亮斗争的存在,或者说是他的政治斗争经验不足,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

公元223年,诸葛亮命邓芝出使东吴,于大局看是好事,但对镇守永安防御东吴而的李严来说却无形中降低了在朝中的重要性;故在彰武四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时,李严也从永安移屯江州负责北伐的后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身在蜀汉朝中影响力。历来对此事有两说,一说是诸葛亮命李严去江州,以择机削弱李严军权;另一说是李严主动要求赴江州,以保证自身在蜀汉朝影响力。个人认为诸葛亮是无意的,他的本意是与吴国修好,便于全力北伐。但对李严来讲,永安失去战略意义,自己就会丧失很多利益,移屯江州则可加以弥补。

在移屯江州之前,李严还曾向朝廷提出划分益州的五郡出来合并为巴州,自己担任巴州刺史,⑥但被诸葛亮拒绝。后李严又在私底下劝诸葛亮加九锡,同样被诸葛亮拒绝。李严的意图很明显,他和诸葛亮作为唯二的托孤大臣,如诸葛亮敢称王,那么他也可以。总体来看,李严这么做极不聪明,反而显得自己有谋求权力并割据自立之意,使得诸葛亮和刘禅会更加提防他。在一系列争斗问题上,李严完败于诸葛亮,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还有些犯上之意。但从李严的角度看,至少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军权还在手上,同时参与北伐,相较于常驻永安,是非常好的结果。

公元227年,曹魏新城太守孟达反叛,诸葛亮与李严在这件事上具有共识,配合行动策反孟达。李严更是受诸葛亮的安排写信给孟达劝其归蜀,但孟达一直犹豫不决,最终被司马懿率军围困十六日兵败身死。对此,现代学者说法很多,白杨就认为诸葛亮有意让司马懿出兵剿灭孟达,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她引用《华阳国志》的记载:“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⑦ 那诸葛亮为什么要放弃孟达呢?因为诸葛亮发现孟达为人狡诈,如果他到蜀汉,于国家层面有引发内部叛乱的可能;于个人层面孟达属于益州集团势力,自然会和李严同流对抗自己,所以诸葛亮消极援救孟达情理之中。

公元231年,诸葛亮上表刘禅:“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⑧

可以看出自李严成为托孤大臣后,诸葛亮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的很清楚,本人并无进取之心,只求自保且为人贪婪,在蜀汉朝发生的大事中都没有什么大作为,这在意图进取的诸葛亮面前是不能接受的,终被诸葛亮以前往汉中驻守名义剥夺了江州的两万军队,又加督粮不力,被刘禅废成庶人而彻底告别政坛。⑨

张寅潇指出,如果李严主动将先帝的托孤遗命提出,统领军队北伐,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来取得胜利,这是李严不被废除的唯一机会。⑩我且认为,李严本无进取之心,即使他料到了诸葛亮剥夺他军权的意图也不会提出先主遗命,毕竟比起率军北伐的风险,李严更愿意求安稳谋自保。

那为什么二人要针锋相对、勾心斗角呢?背后原因便是二人在蜀汉朝所代表的集团势力不同。

三、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矛盾与缘由

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是指从荆州迁往益州的荆襄人士,既有早年随刘备攻入成都的文臣武将,也有关羽失守荆州后逃来益州的小部分人士;而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既有益州土生土长的豪强大族,也有随刘焉入主益州的外来人士。所以提及蜀汉内部集团,主要就是指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

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的瓜葛主要源于益州本土势力利益因荆州集团的到来而受到侵犯,相互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既与益州集团自私自利的排外性、多数人求自保图安稳有关,也与荆州集团“复兴汉室”的进取、激进的攻略密不可分。刘备在世时,充分认识到处理好两大集团间的矛盾对蜀汉朝统治政权的重要性,在各方面采取对益州人士的笼络政策来促进两大集团的团结合作,即便是托孤时也进行了非常周全的考虑,既部署了国内军政大计,又平衡了两派利益,实属不易。其后,诸葛亮虽也坚持这一政策,拉拢如秦宓、杨洪等益州当地豪族形成统一战线,但其坚持北伐的战略遭到了保守的益州势力抵制,代表人物便是李严,他们表面上支持荆州派北伐事业,但一旦牺牲他们的实际利益时,明里暗里就会制造诸多的阻碍与矛盾。这种情况一直到李严被废尚才有所平息。所以说诸葛亮上表废掉李严既是不得已之举,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论对蜀汉政权还是对自己的利益都有好处。

李严被废后,益州集团势力在在蜀汉政坛上基本上已不再活跃,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担任丞相的蒋琬与费祎,对于两大集团的平衡处理明显逊色,蒋琬虽然沿袭了北伐战略,意图进取,但却遭到益州势力的公然反对;费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此时荆州集团因魏延、杨仪事件势力受到重创,荆州集团开始没落。而益州集团趁机一家独大,朝中重要人物大都是益州人士。

到了蜀汉末期,蜀汉国内沉屙凸显、积重难返,益州集团“蜀人治蜀”的观点已经成了主流。公元258年,益州土著谯周发表了《仇国伦》, 后主刘禅竟然保持沉默,蜀汉政权已经益州化了。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伐蜀,益州本土大姓都作壁上观,蜀后主御敌无策,只能接受谯周提出的献降策略。对于益州土著来说,献降无疑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势力,达到蜀人治蜀的目的,而任由蜀汉朝廷倒台,其内部矛盾可见一斑。

四、结语

纵观蜀汉朝的兴亡史,其实就是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的斗争史,它囊括了各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包含了诸葛亮和李严这样个人间的斗争;虽然蜀汉统治者也一直尽力对各方势力进行平衡,并能在曹魏与孙吴的压力下实现长达四十二年的统治,最终还是事与愿违,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探究、借鉴的。

组织内部的团结合作是事业兴衰的关键。先主刘备通过对益州人士的笼络政策促进两大集团间的团结合作,典型的例子就是猇亭之战,是斗争双方搁置矛盾、一致对外的一次成功合作。虽然这次战争未能取胜,但这种内部势力间的妥协与合作对稳固蜀汉统治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备死后,两大集团内斗升级,最终李严出局,不但对抗和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且致刘备托孤失败,为蜀汉朝的瓦解埋下了隐患。当今任何一个组织内部,同层级间的团结合作是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对团队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当内部产生矛盾时正确的办法是在保持愿景和目标统一的原则下,加强沟通、换位思考、相互妥协,而不是相互排挤和内讧,否则就会走向团队和个人利益俱损的、没有赢家的败局。

组织成员的履职尽责是组织机理正常运转的基础,组织目标的达成需要每一个成员以大局利益为重,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组织领导的科学管理是事业发展壮大的保证。在诸葛亮辅政的11年里,后主刘禅偏听偏信,“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眼见两位托孤大臣争斗却未能遵照先主遗命形成有效制衡,矛盾凸显,造成一人被废、一人独大不利局面。后诸葛亮时代,刘禅依旧过多依赖身边权臣,缺乏个人政务主见,两大集团势力此消彼长;后期纵容黄皓专政,面对谯周的《仇国伦》保持沉默,导致建立42年的蜀汉政权在势力高涨的益州集团怂恿和出卖下迅速瓦解。组织一把手的管理方法是调动内部资源能量、激发组织活力的保证,一把手在管理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既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给属下充分信任和放权,又要统筹集中决策;对内部矛盾要客观、及时处理,坚决遏制和打击与组织目标相悖的言行,确保形成合力,如是,才能走上基业长青的康庄大道。

注释:

①陈寿.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李严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②⑤⑥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③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附引《季汉辅臣赞》)[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④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⑦白杨.孟达事件与诸葛亮治蜀[J].中州学刊,2014(9).

⑧陈寿.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⑨杜泽逊.明本华阳国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

⑩张寅潇.从蜀汉派系之争看李严被废的个人原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谯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作者简介:罗若瑜(1999—),男,陕西西安人,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