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犁河谷东端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片“新开拓之原野”——新源,位于天山北麓,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是东联西出、沟通南北的草原之城。
上个世纪初的1916年,30岁的谢彬前往新疆调研。进疆后他一路向西,经北疆最西边到达伊犁,从那拉提(今新源县)南下至南疆喀什,东返迪化,北上阿尔泰,经塔城出境取道俄国,由火车直达满洲里返回国内,历时15个月,考察38个县级地区。记录了民国初年新疆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商业状况等所见所闻,并不时根据个人所见提出建议,如在巩留及新源一带建立新的县治,在水草丰美的巩乃斯河谷建设农耕与畜牧合理比例的农牧业基地,引进人口开发伊犁河谷等。当年他描绘巩乃斯河谷一带为“平原广衍,山环水束,地味膏腴,草场丰美,为伊犁东南最要地方”。
岁月沧桑,透过百年前谢彬的文字记录,领略百年来相似又不相同的伊犁河谷风貌变迁。新源县各族人民以骏马的姿态驰骋在“源”野,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这座天山深处的草原明珠之城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产业发展谱新篇
早春的蓝天下,25岁的迪丽米拉·瓦依斯走进新疆伊品酪蛋白有限公司的大楼,换上白大褂准时坐在检测室里操作仪器,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从新疆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以后来到这里工作已经两年了。“我们从牧民家里收来的原料在车间里面通过溶解、分离、点酸、压榨、转化到菌支喷雾,完成这一系列的工艺后,成品就是这个酪蛋白酸钠食品添加剂。”酪蛋白是一种全价蛋白质,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酪蛋白酸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确定为无限量添加剂。
新疆伊品酪蛋白有限公司是新疆唯一的酪蛋白酸钠生产企业。原料来自天山深处的草原,这里的牛羊享受着纯净丰美的水草,产出的是纯净的乳汁。同样是乳品企业,其他乳品企业收的是鲜奶,伊品公司收购的是牧民废弃的奶渣。作为牧民家的孩子,迪丽米拉对乳制品再熟悉不过了。过去家家户户来不及处理的牛奶变质了只能倒掉。现在把变酸的牛奶晾制成干奶渣,有人上门收购,变废为宝。新源牧区有超过1000人的富余劳动力得到价值转化,带动牧户增收2万多户。伊品公司成为带动偏远山区、牧区、农区增收致富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近年来,伊品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与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解决酪蛋白共性与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酪蛋白产业技术升级和提质增效,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酪蛋白酸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生产的酪蛋白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上海,还有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国家,近几年的产值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目前的原料收购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
如果说酪蛋白是从奶渣里提取,给牧民带来了惊异和收入,那么还有一种废弃物竟然也是药品的原料,实在让他们更加惊讶了。马尿在古代医书中称为马溺,在《本草纲目》兽部中对“白马溺”功效有记载。1942年美国惠氏制药公司生产了一种药叫做“倍美力”,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和激活身体机能,延缓衰老等。其成份是从孕马尿液中提取的雌激素混合物,和人体雌激素最为接近,也是目前公认最安全的绿色药物。此药问世后60多年都未有仿制产品问世。
2005年,全球第二家、中国唯一一家生产结合雌激素的制药企业落户新源县吐尔根乡。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为实施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星火重大专项科技成果、国家重点新产品——结合雌激素系列新药的产业化而在伊犁注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新疆特色马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结合雌激素系列新药的产业化发展填补了国家空白,打破美国惠氏公司对该药品的垄断,目前已经获得30个国家的注册销售许可。
坎苏镇坎苏村的努尔开来得·艾得汗此时正满头大汗地在马厩里除粪。他是镇上第一家带头圈养孕马的牧民。“我家兄弟们在那拉提夏牧场有1000亩草场,牛羊马都有,牧草可以卖10万块钱。院子圈养有15匹马25头牛,一个冬天光孕马尿的收入就有4万块钱。山上的山下的、夏天的冬天的,全部收入20万有,汽车有,摩托有。我们好好干活挣钱。娃娃好好学习上大学。”销售孕马尿不仅能让农牧民增产增收,还能增加冬季马匹圈养时间,起到保护草场、提高马驹成活率的作用。当地牧民有“孕马尿比牛奶贵”的说法,孕马的经济价值也在逐年提升。
当然,农牧区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新源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马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推动力密不可分。2021年,新源县投入2500多万元帮助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新源县牧骏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实施5个马产业集群项目;帮助那拉提镇、吐尔根乡等5个乡镇场建强配种站,引导农牧民家家养好马、户户育良驹。
新源县拥有761.6万亩天然草场,有着全疆牲畜存栏百万头县和产肉万吨县的称号,是全疆乃至全国重要畜产品良种畜生产基地。新源立足草原资源优势,坚持走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之路。牲畜存栏以年均10%的幅度逐年递增,包括拥有10万余匹马匹。
伊犁马的体形高大矫健,集力量、速度和俊朗于一身,几乎能够满足人们对一匹草原骏马的全部想象。
骏马过去是农牧民的生产工具之一,如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传统的骑乘、肉食到采集孕马尿提炼药用雌激素等项目开发为主线,以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链、补链、强链的畜牧产业链不断完善,新源县马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让群众享受到马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红利,为牧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潜藏动力。
此外,新源县高位推动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做精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伊犁福润德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别斯托别乡,是集牛羊屠宰加工、熟食肉制品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产业化基地。卢庆在厂区工作了八个年头,是企业成长发展的见证者。他说:“我们这几年陆续研发上市了牛羊肉产品6大类300余种。其中那拉提草原牛肉、那拉提草原羊肉、那拉提牛肉干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9年起连续四年为国家体育总局、上海训练基地、足球学校、冬奥会及杭州亚运会供应牛羊肉。已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发展,线上与顺丰优选、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合作,线下销往疆内各地区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内重点城市,并设有专业肉类销售代理商。先后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
使命在肩,步履不停。新源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九大产业集群”,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坚持把抓产业、抓项目作为突破口,以伊钢、首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集群,晶科能源为主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中核风电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美盛黄金为依托的绿色矿业产业集群,福润德、新姿源等农牧业企业为支柱的优质农畜产品产业集群,那拉提、杏花谷等8个A级景区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钢铁、硅基、新能源、绿色矿业、农业、旅游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链。“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00亿元,为全州高质量发展交出优异的新源答卷。
青山绿水绕“源”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源将生态立县作为第一战略的坚守,生态环境质量位居新疆县市首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初夏时节,当雪峰还留有皑皑白雪,那拉提的野花争相斗艳,将绿野草原变成绝美的空中花园。
伊犁植物园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下设植物园,拥有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4万亩野果林、6万亩野杏林,被誉为亚洲野果之乡。这片野果林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是全疆乃至全国的原种基因库,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中国野果基因库”。植物园拥有野苹果、野杏、野山楂、树莓、野蔷薇、野核桃、野樱桃等84种野生植物。野果林、云杉林、缀花草甸,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独具新源魅力。
70岁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园主任管开云,从酷暑到寒冬,守护着每一片山林,就像看护着自己的家园。2011年,他带领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伊犁植物园的筹建团队,计划在祖国最西端建成一座现代植物园,上千种野生种质资源在这里“安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留下了珍贵基因。当年管开云翻地图、读文献、查数据,跋山涉水跑遍南北疆,最终选定保存了大量的植物特有种、珍稀种和孑遗种的伊犁河谷,在新源县阿勒玛勒镇找到了理想的建园地。
野果林改良场生长着两万多亩原始成片野果林,现存的50多种野生果树中,野苹果、野杏、野樱桃李等9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刻不容缓。当时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在野果林里建植物园,谈何容易。随着一个一个项目的落地建设,从30亩的起步区到100亩的核心区,植物园面积日益扩展。
2014年底,管开云接到新源县林草部门求助,10万亩野果林遭遇大规模病lLKAAtCccRyPUI/leD6CaA==虫害,枯死率高达80%。野苹果树结出的果实又小又酸又涩,但在管开云看来,每一棵都是无价之宝:“新疆野果林具有上百万年历史,是一座天然基因宝库,每一株都孕育着无限可能,一旦损毁,培育新品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提交的抢救性保护天山野果林天然基因库的建议,引起国家科技部的关注。2016年,科技部正式启动“天山野果林退化生态系统保育与健康调控关键技术”项目。项目团队经过5年野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野苹果种群更新复壮技术的研究,建立野生果树就地保育区等多种举措,让天山野果林重现生机。
如今,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伊犁植物园园区面积达3000多亩,已建成野生果树就地保育区、野生果树迁地保育区、观赏花卉园、药用植物园、果树种质资源圃等5个专类园区,引进培育上千种野生种质资源,达到对外开放标准。古稀之年,管开云并没觉得自己老迈,也没有退休的打算,在他的规划蓝图里,伊犁植物园将建设成为占地30平方公里左右、收集保育野生种质资源上万种,并与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联合打造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植物园。
为了让每一个春天都能见证花海的绚烂,新源可谓不遗余力。那拉提杏花谷是一片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乃斯河北岸,因山地河谷的冬季逆温气候而遗存下来,整个半山腰均被野杏树覆盖,是西北地区野杏林最集中的地区。保护这些珍贵的野杏树资源,确保它们能够良性生长,林草部门对杏花沟、吐尔根沟、则克台沟、塔勒德沟等区域的7万亩野杏林开展综合防治,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为野杏林创造更加稳定有利的生长环境,促进其自然更新。
2018年那拉提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拥有20余万亩野生芦苇湿地资源,湿地率高达91.12%。多样的湿地环境,为新源县和伊犁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与环境资源。
生态保护不仅在山林草场,还在村居环境。自2021年起,全国实施30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水资源得天独厚的坎苏镇光荣入选,新源县成为全疆唯一被确定实施该建设项目的试点县,总投资3.01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
正是得益于全疆唯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的加持发力。沿坎苏镇哈萨克买里村、阔克托别村、库尔乌泽克村、坎苏村分别建设的水系连通、河道清淤和疏浚、岸坡整治、水土涵养与水土保持、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建设项目,因地制宜融入了特色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水系让水“活”起来,单一的防洪灌溉向“水美乡村”转变。沿河水系风光带分布的示范巷道、美丽庭院,推窗见山、出门见水、处处见景,成为坎苏镇农牧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夕阳西下,广场上的妇女们秧歌和黑走马同步起舞;儿童游园里,各族小朋友们欢腾地嬉戏;村民在家门口休憩玩耍、休闲健身……一幅幅反映新时代新农村的幸福画卷跃然眼前。
如果说坎苏镇被大自然垂青,良好的生态是其金字招牌,那么做好“水文章”国家项目的落地让“水乡坎苏”获得点睛之笔。围绕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后花园”“游客集散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整治加固河道、修护农村道路、建设滨水景观和功能游园、打造微地形景观、新建绿植围栏、铺设观景栈道、配套便民停车场,坎苏镇两年时间大变样。距离国家5A级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约10公里的“后院”优势成为自驾越野、秘境探险、户外徒步、旅游打卡、摄影等旅游活动首选地,带动2300余名群众依托旅游产业在辖区及景区周边就业增收。坎苏镇2023年人均纯收入23655.35元,较2022年增长11.28%。
晨光夕照,沿着省道排列整齐的村庄祥和安宁,幸福日子写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
农旅融合奏凯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加大新疆旅游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游客到新疆旅游。”近年来,伊犁州深入推进“旅游兴州”战略,努力将旅游业培育为生态富民的支柱产业。新源县立足本地旅游资源,加快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开发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2024年3月11日中午,簇拥的人群和欢呼声让冷寂的那拉提镇热闹起来。这一天是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上,代表新疆队出战的新源县选手叶尔那尔·阿布得勒汗夺得男子越野滑雪赛铜牌载誉归来的日子,家乡父老乡亲挥舞着花束热烈欢迎草原的孩子回家。他的启蒙教练、国家前越野滑雪运动员、伊犁州雪上项目总教练、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滑雪学校校长叶尔森将他紧紧拥抱,自己也湿了眼眶。
叶尔森上高中时,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走上了专业体训道路,就读新疆师范大学期间,他曾连续四年获得新疆大学生运动会长跑冠军。除了田径项目外,叶尔森还广泛涉猎越野跑、自行车骑行、游泳、越野滑雪等体育项目,并在几十个国内外群众体育及竞技体育赛事中夺得冠军。因出色的体能测试成绩,叶尔森在2019年入选国家越野滑雪一队,经历艰苦训练后,他在2020年进入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备战北京冬奥会,并担任运动队队长和领队助理。人生多么奇妙,谁又能想到,一个牧民的孩子跑出了草原,跑向了冬奥会,倔强地扭转了自己的人生。可惜因为伤病问题,叶尔森最终落选出征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队大名单。冬奥会结束后,他婉拒了留队当助理教练,返回家乡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亚苏村,陪伴病重的母亲度过了最后的日子。
发展冰雪产业,让冷冬热起来。新源县坚持文旅发展规划“一张图”,农、牧、林、水等各类规划的融合,让冰雪产业规划成为冬季旅游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促进产业融合、行业融合、事业融合。退役后的叶尔森依然有着“冠军梦”。当他看到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投入运营,更不想离开了。叶尔森带领200多名父老乡亲创办了冠军马队合作社,从一个人的奔跑到带领一群人“奔跑”。“冰雪旅游发展了,这么高端的滑雪场,我太喜欢了。我想借助这个平台,将体育运动和旅游结合起来,带领乡亲们在马背上生出翅膀,过上好日子。”他更希望从滑雪队里走出“明天的冠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滑雪队的孩子们进步飞快,其中有两人分别入选北京队和新疆队,成为了专业运动员。
一百年前,谢彬曾赞叹那拉提草原“弥望绿草如茵,马蹄无声,茫茫平原,广达数十百里,草场之丰美,为经行以来所仅见。”此刻,绵延起伏的那拉提草原迎来了最美四月天,顶冰花破雪而出,野杏花含苞待放,远处云杉耸立,冰川巍峨。
那拉提镇那拉提村和国家5A级景区那拉提同名,景区部分民宿等区域在该村辖区内,两者相依相伴,宜牧则牧,宜游则游。近几年,当地打造景镇一体、产城融合,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旅游业,构建了“旅游+畜牧+住宿+餐饮”的特色发展格局。民宿就是基于逐渐扩大的旅游市场所衍生出的文旅新业态。付新飞是回乡创业的民宿业主之一,他从部队退役后,在疆外打拼了近十年,去年回到家乡筹资建造简舍民宿,组建导游团队,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那拉提镇现有花海那拉提、花寨休闲观光农场、空中乐园4处旅游综合接待基地,民宿专业合作社4家,马队合作社5家,住宿业846家(酒店88家、民宿758家),通过旅游业态吸纳7500人实现直接就业,间接带动就业突破2万人。全镇超过80%的餐饮和住宿业就业群众均为本地农牧民,一些群众利用自家院落改建起了民宿、农家乐、牧家乐。那拉提镇以草原观光、民俗体验、食疗养生、运动休闲、生态养生、文化交流、研学旅行、星空露营、特色美食、夕阳晚宴等多项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形成了以“景区+乡村旅游+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的旅游发展格局。
近三年,那拉提镇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旅游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拜依盖托别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英加尔村荣获“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阿尔善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
在山下的一处建筑里,那拉提乐队正在排练新歌,这是一支生在草原、长在草原的本土乐队。2018年组建乐队前,9名成员都在外地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得知景区招募乐队的消息,他们返回家乡组成了这支“唱草原、赞家乡”的梦想乐队。乐队队长万海涛说:“我们尝试将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孜额、呼麦等民族器乐和吉他、贝斯等现代乐器相融合,让游客从中感受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用音乐传递新疆之歌。”在斯布孜额清脆空灵的伴奏下,他们高歌起来:
大雪飞,北风刮,我骑马儿哒哒哒
风雪裏着我和马,裹不住我心回家
天边白,晨星闪,我骑马儿哒哒哒
霞光撒满我和马,山边飘香是我家
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将迎来2023—2024年雪季的封板仪式。冠军马队给每一匹马都披上了盛装。简舍民宿里,付新飞和他的团队连夜为远道而来的雪友们准备餐食。那拉提乐队也要在舞台上献唱新创作的《回家》。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在时代的洪流里,汇聚成热爱家乡的变迁协奏曲。
乡村振兴绘画卷
当年,谢彬所见巩乃斯河岸农民掀土播种“迎风扬洒如繁星”的农耕景象,如今这里已是良田万顷,连绵成片,成了伊犁河谷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三农”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新源县牢牢把握“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三月的清晨,薄雪濛濛,新源镇恰普河阿吾孜村的村民刘灵芝早起忙碌了起来。俗话说“人勤地不闲”,她趁着冬闲在庭院里支起了三个拱棚,两个月的时间,两茬韭菜就卖了三万多元。“看我这韭菜长得多漂亮,头茬韭菜卖得好,院子空着可惜了,拱棚投资小,种点菜,也不累,多几万块钱收入,日子可美!”
刘灵芝家里有18亩口粮地,去年种玉米,今年打算种甜菜,让土地倒茬。她在家务农,丈夫农闲时去县城干装修。这是新源县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施农民增收提速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有序外出务工,促进更多农牧民“退一进二进三”,实现稳定就业的转型中,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营模式。
新源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去,恰普河阿吾孜村以种植核桃为主,种植分散,品种单一,销路不畅。村委会依托地缘优势和生态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从传统农林业向“农林业+生态观光旅游”转型,打造集采摘、娱乐为一体的采摘园。万事开头难,总得有个带头人,60岁的万永昌当过村委会主任,觉悟高,眼界宽。他承包了350亩地,种植核桃、西梅、蟠桃、油桃、车厘子、芍药。村民们看到他的收益,放心跟着干。村委会趁势而上,开展种植、示范、应用及农业实用技术实操培训,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村里的惠民生项目就是最有力的沟通利器,连接了村民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政府的心。村委会盘活村里闲置土地,集中流转土地775亩,成立林果种植合作社,打造3个大型采摘园、60余个小型采摘园,全村种植2000余亩丑桃、纸皮核桃、车厘子等特色林果,先后注册了“恰普河蟠桃”“恰普河大樱桃”“疆先生核桃油”等品牌。全村林果业和特色种植业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51万余元,人均收入超2万元。采摘业让村民们品尝到旅游致富的硕果,恰普河阿吾孜村也迈入了小康村。
群众的干劲上来了,村委会又围绕一河(恰普河)、三园(城南公园、恰普河采摘园、绿杨公园)、一区(民宿饮食区)打造悠闲乡村旅游环线。休闲康养、生态观光营造的“果有季、花有期、水常清、民乐居”的人居环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村里的面貌跟随发展的时代一起变化着。恰普河阿吾孜村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
鸟儿叫醒了村庄的清晨,就在万永昌和几个村民在地头谋划今年再扩大种植20亩芍药的时候,距离30公里之外的坎苏镇哈萨克买里村的乡村小道上,张高峡走进了哈萨克族妇女加孜依的院子,她是来告诉加孜依要做好庭院种树莓登记工作,便于免费发放苗木给老百姓种植。张高峡是那拉提镇喀拉苏村人,1999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2002年毕业后原本可以穿上白大褂进大医院当个体面的医生。当她看到家里的作坊生产的粉条卖不掉,村里好多人家也都靠加工粉条维持生计。她走出新源,去乌鲁木齐、博乐、昌吉等地推销粉条,两个多月奔波回来,不但卖掉了自家的粉条,还帮乡亲们卖掉存货,拿回了订单。初次勇闯市场激发了她的创业心,她也赚得了初始资金。
2014年,张高峡无意间看到了树莓的报道,这个小浆果不就是小时候在山坡上摘的野果嘛,童年的回忆让她对树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到沈阳、郑州、青海这些树莓种植相对成熟的地方考察,买回树莓种苗,在自家地里开始试种。那拉提镇海拔高,冬季温度低,实验结果是只有一个品种能够成活过冬。于是,第二年她承包了100亩地种植树莓,当年就挂果并长势很好。2015年,张高峡在那拉提镇成立新疆嘉禾森浆果产业有限公司,并在那拉提茵塔勒村流转土地500亩,苗木免费发放给老百姓种植。2019年,张高峡申请了树莓种植及产业标准化有机认证项目,在树莓成活率最高的坎苏镇成立了康泉树莓专业加工合作社。2020年产品及原材料年销售突破300万元。2021年建起厂房,上马了树莓罐头和果酱生产线。
树莓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采摘等环节都需要不少季节性劳动力。张高峡带着加孜依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到合作社育苗、除草、摘果、分拣、加工,将一批家庭妇女凝聚在合作社。树莓产业基地与就业基地两项功能相互融合,带动250余名妇女增加年收入人均达1万元。张高峡是个女能人,联系买家开拓市场,驾驶拖拉机在地里打草,顶着太阳采摘树莓,开着货车到处送货……去年她累倒在厂房里,村里的姐妹把她送进医院。那一夜,加孜依担心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天刚亮就起床要去医院。儿子说:“妈妈,我奶奶生病你也没有急成这样。”加孜依说:“你奶奶是我们一家的奶奶,张高峡是我们全镇的张高峡,我们离不开她。”加孜依喜欢夏天,她和全村的姐妹们在蓝天下采摘红艳艳的果实,即使汗流浃背,也是喜悦的。一村人与光同在,知足而幸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注重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张高峡和她带领的2000多名各族姐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
一条“合作社+庭院经济+妇女”的运营模式,已跨乡镇带动那拉提镇、阿热勒托别镇400余户脱贫户发展树莓种植庭院经济,树莓种植总面积已突破850亩,为伊犁河谷及周边树莓需求企业提供原料30余吨,县域特色种植产业“领头雁”作用不断凸显。树莓产业成为新源县东部乡镇特色种植加工、盘活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热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近年来,新源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带动更多群众融入各产业发展链中,着力打造“一村一品”。那拉提镇阿尔善村、肖尔布拉克镇喀克村、喀拉布拉镇开买阿吾孜村被成功命名为自治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那拉提草原的植被丰富,花期长,蜜蜂品种是抗寒黑蜂,养蜂历史悠久,出产优质蜜源。2015年,农业部批准对“那拉提黑蜂蜂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新疆济康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疆获得蜂蜜有机认证的企业之一。济康蜂业的当家人叫蒋双如,一家几代人都从事养蜂业。2009年,她的父亲成立了济康蜂业公司。和祖辈不同的是,蒋双如是上海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上海外企工作了五年后,回到家乡接管了父亲的衣钵。现在的济康蜂业拥有30余种蜂产品,年加工百吨以上蜂蜜,带动56户蜂农增收致富。2019年,济康蜂业荣获新疆名优特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产品金奖。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延伸扩充,短视频直播平台作为新个体、新职业、微经济、“副业创新”的承载地,新源县以助农、推介农特产品的“带货达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通过“村播”蹚出新型就业路,也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借助数字乡村建设,新源蜂产业工作稳步推进。“作为伊犁州为数不多获得欧盟原产地标识认证的蜂蜜产品,那拉提黑蜂蜂蜜在品质上丝毫不亚于国外优质蜂蜜。混合花种,口感非常好。党参、野菊花都是药草植物,产出的都是高寒地区的成熟蜂蜜,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我们在天猫、京东都有旗舰店,电商直播也进入了稳定状态。”蒋双如和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张仕坤联合打造的直播间“新疆坤哥”,实现了“生产基地+实体销售店+前置仓库+带货直播”模式。小小直播间不仅成为宣传新源名优特产的窗口,还兼顾培育其他网红达人,形成新源县的网红达人矩阵,助力新源乡村振兴。
张仕坤是新源县第一批“村播”。“我的初衷是通过直播的方式,把新源本地的农特产品更好地宣传出去。同时也借助直播平台,宣传大美新源,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也让家乡众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去,让农民更好地增收致富。”这背后是科技对乡村发展的全面赋能,包括提升乡村振兴的人才密度,促进就业创业,并为年轻人提供新选择。
得益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地开花,新源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城。新源县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3个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8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名录。
春雨淅淅沥沥,洒向草原农田,也流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在75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了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美酒,各民族兄弟姐妹驰骋“源”野。从山坡的顶冰花到校园里的身影,都在春风里散发着芬芳与活力。
新定位带来新机遇,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新源县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必将为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伊犁州成立70周年献出一份厚重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