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性思维的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教学应对策略

2024-12-02 00:00:00马军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复杂性历史思维

摘要:多样性、开放性和审辩性是复杂性思维的重要特征。高考历史试题的复杂性思维考查趋向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应对策略,用多样性思维优化历史人物教学,用开放性思维理解历史发展进程,用审辩式思维评价历史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复杂性思维试题分析备考策略

所谓复杂性思维,就是主张以多元化思维来面对复杂的世界,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又要注重其复杂关系和复杂变化;既要保持事物内部的多样性,又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多样性。[1]多元性、开放性、申辩性是复杂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复杂性思维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和结果,理解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一、基于复杂性思维的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2]广东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呈现生活化、复杂化等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克服固化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复杂性思维等。

通过统计分析不难看出,广东历史卷试题中对复杂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所言所行都充满了复杂性,历史复杂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主体的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要求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团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多重身份和角色。以2024年广东历史卷第7题为例:

1884年中法《简明新约》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各执一分为据,应按公法通例,以法文为正。”1885年续谈正式约章时,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掉”,最后签署的中法《越南条款》没有“以法文为正”字样。这表明清政府()

A.意图抵御西方强权B.拒绝融入国际社会

C.有效遏制边疆危机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面对西方侵略,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进行了各种抗争。本题对纠正学生对历史人物简单化、脸谱化认识的固化思维,树立认识历史人物的多元性思维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考查历史过程的复杂性

人类历史不可能是单线条的,虽然总体上是螺旋上升的,但过程往往是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实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以2024年广东卷第2题为例:

上表反映了()

A.北方游牧经济的衰落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据表格信息可知,北魏皇帝赏赐的物品多为牛马等,这是游牧民族常见的财富形式,反映了鲜卑民族在建立北魏政权后,其习俗依然得到保留和延续。本题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北魏鲜卑拓跋部因内迁时间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从以游牧为主转向农耕为主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从而认识到历史过程的复杂性。

3.考查历史结果的复杂性

历史结果的复杂性是历史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历史结果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事件的多元影响和后果。以2024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3题为例:

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税法()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税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且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在征税税种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唐朝统治者为应对包括财政危机在内的统治危机而制定的一项赋税制度,尽管它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税制,但这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而不是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都使得在两税法实行后农民的负担不但未减轻反而有所加重。[3]

二、基于复杂性思维的高中历史备考策略

1.用多样性思维优化历史人物教学

人是历史的主体,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感受人物的真实形象,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思维复杂性的培养。[4]以2024年高考广东历史卷17(2)为例,本题要求学生具备历史分析能力,能够理解乡保角色的双重性质,体现了对复杂性历史思维、批判性分析能力的要求。按照固化思维乡保不过是负责征发赋役和社会治安的乡中小吏而已,事实上包括乡保在内的历史人物是很复杂的。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呈现资料:

材料一光绪十五年(1889)间,宝坻县和乐里庞桥头庄民人薛明得、王恭时等聚众赌博,乡保冯得明与该庄首事马魁等前往劝阻,但是薛明得不服管教,乡保冯得明“诚恐滋生事端”,因此申请发给告示,授权严禁赌博行为,知县批示“出示严禁,如敢不遵,即呈拿县拘究”。

——王洪兵、张松梅《清代华北乡村的治安问题及其官民应对——基于顺天府宝坻县青苗会组织的考察》

材料二咸丰五年(1855)间,厚俗里乡保袁天荣借办理公务之机,任意增减各村庄摊差地亩数,从中渔利,引发厚俗里各庄公愤,随即联合赴县呈控,据各庄民人控诉称,“本里乡保袁天荣,近来并不秉公办理一切大小差务,一味因公敛钱,借差包办,搂吞肥己,视该管各庄皆其鱼肉,任意索取,陷害村民”。

——王洪兵、张松梅《皇权下县:清代乡里制度实践运作的困境及其出路——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例》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乡保既是乡村社会的代表人,也是官府的代理人,他们既是地方不良习俗的清除者,也有可能是滥用权力以谋取个人利益的假公肥私者。历史教师需要通过人物细节呈现等途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个个鲜活、本真、富有个性的个体,对他们的经历、思想、选择或共鸣或同情或批判,还原历史思维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让学生形成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态度,激发学生的复杂性思维。[5]

2.用开放性思维理解历史发展进程

思维的开放性强调系统与环境的有机联系,认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只有在与环境的开放关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定义、描述和认识。这种开放性特征要求人们的思维主体应保持思维视野的广阔性、连续性和开放性,加强思维信息的交流,在思维的活动中要不断从外界吸收新的信息、观念并通过思维的加工处理来取得新的认识和新的观念。[6]以2024年高考广东历史卷选择题第10题为例:

由上表可知

A.公私合营企业已占据较大份额

B.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

C.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

D.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形成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起止时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是这样表述的: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7]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才开始的。为此历史教师可以补充如下资料:

材料一1949年3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并从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限制的方针。1950年党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工商业问题,确定对私营工厂实行加工订货的办法,把他们从停工歇业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使他们的生产和销售大体纳入计划的轨道……调整工商业的结果,促进了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和中级形式的发展,也起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边利用、边限制、边改造的作用。

——辛崇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始末》

以上材料可知,早在1949年前后党就领导人民就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经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从彼此割裂性思维向前后关联性思维转变。

3.用审辩式思维评价历史发展的结果

审辩式思维是人们在面临复杂问题时,通过反思与质疑,而获得理性观点的一种思维取向。[8]指向审辩式思维考查的高考命题趋势,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备考中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不同维度剖析历史事件及结果,尽可能避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例,历史老师可以先展示教材第三单元导言中的一段话: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9]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全球联系,你是认可还是质疑教材导言中的这段话的观点,你的理由是?并补充如下资料:

材料一:从1514年开始的15年间,巴拿马有大约200万印第安人死亡;在圣多明各,欧洲人到来之前约有印第安人上百万,到1548年只剩下不到500人。据估计,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的100到150年间,80%—95%的美洲印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操作碾轧机、照顾大锅沸腾的甘蔗汁,以及使用蒸馏设备,都是相当危险的工作。将甘蔗喂进碾轧机或处理沸腾的糖汁时,只要一不小心,便可能造成可怕的伤害或死亡。正如一位观察者所言:“如果工人让身体的任何部分浸入糖汁,它就会像胶水或黏鸟胶般地牢牢粘住,无论要救回手臂、腿或生命都很难。”

——《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通过以上材料,学生就会认识到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密切联系的同时,(下转P63)(上接P53)也摧毁了拉丁美洲传统文化方式,拉大了欧洲殖民者同美洲和非洲原住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理解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

总之,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认识历史人物、理解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事件结果时应坚持复杂性思维。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复杂性思维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不断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思维品质,以适应今后高考的历史考查要求。

【注释】

[1]刘小红:《论复杂性思维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林区教学》2009年第11期,第116页。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8页。

[3]张博:《论唐代两税法后农民负担加重》,西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4]耿雯雯:《基于复杂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优化策略研究》,《内蒙古教育》2020年第4期,第81页。

[5]冯怡:《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以lt;美国国父华盛顿gt;为例》,《文理导航》2015年第10期,第63页。

[6]刘小红:《论复杂性思维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林区教学》2009年第11期,第117页。

[7]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60页。

[8]常月欣:《审辩式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9]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3页。

猜你喜欢
复杂性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科学(2020年1期)2020-08-24 08:07:56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2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