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2024-12-02 00:00:00柳秀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21期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以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重要能力与思维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更是学生得以长久发展的内在需求。为了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加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充分运用,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为学生掌握知识打下基础,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为此,文章主要就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供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大单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1.036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构建高效、系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素养的重任,而大单元教学设计则是一种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的局限,使教学更具连贯性和深度。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1.强调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一种高级学习阶段,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认知和机械记忆层面,而是通过系统性的探究、分析和理解真正地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能力体系。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的关键构成内容,应聚焦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能力与品格不仅包括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大单元教学设计正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能够以宏观的视角整合教材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单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框架下能够有机会多维度、多层次地去接触和体验学科知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且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所以,教师需通过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和实践性任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促进跨学科融合

大单元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按照单一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孤立教学的做法,转而将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融合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中,这种教学方式不再将各个学科割裂开来,而是强调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引导学生从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或任务,这些项目或任务需要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多学科的知识点,更能逐步意识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从而逐渐培养出跨学科意识和跨学科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构建真实情境下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合作与交流等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判断;创新思维则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而合作与交流能力则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共享,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设计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情境模拟或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首先是主体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并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认知风格、兴趣特长和学习层次等,在设计课程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来引入新的学习主题,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潜能。运用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整体性原则。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内在关联与系统性构建,教师需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确保教学活动按照科学的知识体系展开。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做好单元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工作,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又要保证这些知识点能够在学生后续的学习中得到巩固和深化,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递进性。

最后是实践性原则。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和感悟,所以,在大单元教学中应遵循实践性原则,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1.明确核心素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越发显著,这是因为语文教育不仅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在于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方面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首要任务是深入理解并明确这些核心素养的目标,如此才能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凭借扎实的语文素养和卓越的核心素养从容应对。

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等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确定基本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精心设计,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词汇拓展、句子仿写、文本解读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各篇文章的语言特点、风格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或口语表达,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确保学生对整个单元的主题产生深刻了解。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主题、撰写观点文章、进行项目研究等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本单元文章进行拓展,欣赏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观看这些文章的影视作品和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韵味和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学活动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并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确保教学活动的设计既具有层次性又具备递进性。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大单元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从浅层学习逐步过渡到深层探究,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大单元教学效果与质量。

比如,在教授《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等文章的时候,教师应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对《陋室铭》进行词汇学习和句型模仿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初步理解。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分析《爱莲说》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再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活动,仿照《爱莲说》的风格描述自己喜爱的事物,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设计一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要求他们深入研究《核舟记》中核舟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并尝试撰写一篇关于核舟文化的论文或报告,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将核舟记与物理学、化学等相关知识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该种分层的教学活动必定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大单元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注重实践性教学,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塑造。在这当中,实践性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中深化理解,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与技术技能,从而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效。在语文学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尤其需要巧妙地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回归到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语文的实际价值和无穷魅力。

比如,在教授《猫》《斑羚飞渡》《华南虎》等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精心设计一个关于动物生态习性的研究项目,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并深入探索。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每个小组将当地的一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研究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承担不同的任务,如有的学生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的基本信息,如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有的学生则负责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特点,还有的学生需要负责分析和总结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和观察报告等。教师应提前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保护区工作人员来为学生进行讲座或现场指导,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学生对动物生态习性的了解,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都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组织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和讨论,以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和进步。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情感表达。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手段,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互助互学中锻炼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让他们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得深度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将课文主题进行有机联结,营造出一个整体性的学习情境,深入分析每篇课文的核心内容和情感基调,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以及《丑小鸭》这三篇文章尽管背景各异,但都围绕着成长、生活变迁和面对困境的态度等主题展开,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设计一个主题为“成长中的挑战与蜕变”的大单元教学方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的童年乐园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帮助学生理解成长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再通过解读《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父爱表达,让学生感受家庭责任与成长中的情感支撑,以《丑小鸭》的故事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能够坚守信念实现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目标,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教学,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尤文慧《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江苏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

[2] 张倩倩《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论文。

[3] 钟燕《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论文。

[4] 彭倩《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论文。

[5] 蔡琴林《部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西华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

[6] 林晨晖《基于UbD理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集美大学2024年硕士论文。

(柳秀榕,1978年生,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中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本文系福州市闽侯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观念统摄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编号:Mh202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