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根据学习任务群确定作业目标,使之具有梯度性;如何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精细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质量;如何实现作业效果的高效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以期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单元作业 设计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1.021
语文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知识巩固、技能培养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缺乏针对性等,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探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它将语文学习内容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设计具有梯度化、多样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特点的单元作业,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根据学习任务群确定作业目标,使之具有梯度性;如何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精细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质量;如何实现作业效果的高效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通过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学习任务群的思考,共同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问题
1.作业目标缺乏层次感
学生面临大量重复的抄写、背诵等作业,如多次抄写生字、默写课文等,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查,缺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类作业,如观察、实验、调研等。作业设计没有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限制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作业的评价主要依赖分数或简单的对错判断,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努力程度的全面评价。作业难度层次不明显,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降低,影响了学习效果。
在学习语文古诗词时,学生往往被要求大量重复抄写诗词以加强记忆,很少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体会诗词意境的实践作业,比如,观察自然景色来理解诗中描绘的场景。在作业形式上,对于那些擅长表达的学生,他们渴望有更多小组讨论的作业,然而这种类型的作业却很少,呈现方式也很单一。一些可以通过音频来辅助朗诵理解的资源未被利用,而且作业设计与历史学科结合不紧密,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评价作业时,只看最终默写的对错,不关注学生思考和努力的过程,不同水平的学生面对同样难度的作业,成绩好的觉得无趣,成绩差的觉得太难,都会渐渐失去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2.作业形式单一
作业以常规的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为主。作业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较少涉及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学生缺少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的利用较少。在学习语文《荷花》这一课时,教师通常会布置一些常规作业,如抄写生字、默写课文等,这些作业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但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作业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查,缺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类4f9b3ad81d5d26737570c9ac7c329b1174263c84afc5a48061012bf1d419f8c9作业,如观察荷花、描写荷花等。这样的作业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作业形式较少涉及小组合作、讨论等,学生缺少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
3.作业内容粗糙
作业内容没有紧密围绕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进行设计,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无法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内容重复且缺乏创新,使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和投入度,无法培养他们的深入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仅仅依赖课本知识,缺乏对课外资源的整合和拓展,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使得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发展受到局限。作业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描述较为模糊或复杂,无法适应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觉得作业过难或过易,难以理解具体的作业要求,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此外,作业内容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缺乏反馈和调整。在学习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背诵课文等,这些作业内容没有紧密围绕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进行设计,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作业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些作业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4.作业效果不理想
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作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作业敷衍塞责,而另一些学生因为作业难度过高或过低而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导致作业质量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业内容侧重于机械记忆和简单应用,缺乏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深度培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难以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无法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或在难度、进度上不匹配,使得作业无法有效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不同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各自为政,缺乏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无法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一刀切,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1.作业目标梯度化的设计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本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实用文本写作能力;而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则更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意表达。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包括《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等课文,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将作业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作业目标,将作业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三个层次。以《观潮》一课为例,基础目标可以是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目标可以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象;拓展目标可以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和相关文化背景,并制作一份简单的科普小报。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作业形式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包括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对于《走月亮》这篇课文,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作业形式多样化的实现方法
基础知识的巩固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学习生字词时,可以设计默写、组词、造句等形式的作业;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布置背诵、复述等作业。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默写生字词“蒲公英”“玩耍”“哈欠”等,或者用“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造句,以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学习说明文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文具、玩具等,写一篇说明文;或者让学生制作手抄报、海报等,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古诗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或者让小组共同创作一首古诗,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学生在学习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后,可以小组合作,对三位诗人的风格特点进行讨论和总结。同时,跨学科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能力,将语文与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整合,让学生通过绘画、歌曲创作、实验报告等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赵州桥》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现赵州桥的外观和结构特点。
3.作业内容精细化的途径与要点
在设计作业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可能包括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习说明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等。在《太阳》一课中,重点可能是太阳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运用,难点可能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总结太阳的特点、分析说明方法的效果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VshgpFQqoZKMQciHxTrJ6byUTvMps75T/fBc+8Hq4js=作业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如背诵课文重点段落、抄写生字词等;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理解和应用类的作业,如造句、仿写句子等;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创作说明文等。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在学习《松鼠》一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动物图鉴。将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完《风向袋的制作》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尝试制作风向袋,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在学习完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基础作业: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提升作业: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内容,并简要分析每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拓展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根据其意境画一幅画,收集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4.提高作业效果的措施
在设计作业前,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单元重点,确保作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神话单元中,作业应重点关注神话故事的特点、人物形象等。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作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普罗米修斯》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那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并写一篇短文。可以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他们为了家庭默默付出;或者写教师,他们辛勤教导学生,不求回报;也可以写社会上的志愿者,他们无私地帮助他人。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品质,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恩之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作业的正确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创新思维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效果,使作业更加高效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表明,作业设计目标梯度化、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精细化以及作业效果高效化的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敏《浅谈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新教育》2024年第S1期。
[2] 曹红秀《慢语文理念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第3期。
[3] 朱峰《小学语文任务群式单元作业设计新样态》,《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36期。
[4] 庄小敏《“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教师》2023年第36期。
[5] 陈继《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文理导航》2024年第1期。
(郭刘钰,1995年生,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