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动荡、曲折的特点。为深入了解我国旅游学科的发展现状,文章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国内两大旅游核心期刊《旅游学刊》与《旅游科学》的1 098篇文献进行梳理。基于文献计量学,从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方面建构相关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或旅游产业成熟地区的高校,代表性学者有谢彦君、朱竑、白凯等,机构间与学者间存在密切的合作网络,整体研究热点体现在“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方面,具体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关键词:旅游学科;旅游学刊;旅游科学;CiteSpace;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旅游研究也应势发展。我国旅游学科历经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小及大、由弱转强的蜕变,从初期的借鉴外来经验到如今的本土化深耕与专业化精进,展现出了巨大的进步。近些年来,我国旅游研究热点不断更新变化,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把握我国旅游学科研究的发展,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两大旅游核心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在掌握旅游学科研究最新进展的前提下探索其未来发展脉络,为界内学者开展下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在文献数据收集过程中,笔者将文献来源设置为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时间跨度设置为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检索得到《旅游学刊》957篇文献、《旅游科学》222篇文献,共计1 176篇文献。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文献研究的质量与可信度,笔者对检索的结果进行仔细检查和整理,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 098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软件工具,它通过共引分析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分析科学文献数据,揭示学科发展趋势和关键知识点,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展示学科演变和研究前沿[1]。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1.R3(64-bit)版本,先对收集文献数据进行转化处理,接着分别可视化分析呈现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数据。
(一)研究机构与作者分析
从机构学者上看,海南大学的谢彦君、广州大学的朱竑、陕西师范大学的白凯发文量最多,分别为20篇、14篇、13篇;从机构地域上看,在《旅游学刊》与《旅游科学》上发文量靠前的研究机构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广州与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另一方面集中于海南、大连等旅游产业成熟的省市;机构类型上,主要是高校与少数研究所,其中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为首,其发文量是第二名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两倍之多,说明中山大学在国内旅游学科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接着进一步通过分析发文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如图1),发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与多数机构间均存在密切合作,足以证明国内形成了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的较大规模的头部科研集聚。整体上来看,研究机构之间普遍合作的链路较多、密度较大,这表明研究机构与发文作者间大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CiteSpace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该知识图谱包含242个节点、313条相关链路,网络密度为0.010 7,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较强。节点大小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关键词之间相关链路的粗细对应文献中共现的次数多少。中心性可以用来衡量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当关键词的中心性大于0.1时,表明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共现频次前20的关键词进行排序,建立关键词共现频次和中心性表(见表1)。
从图2中可以看出,旅游体验、旅游业、乡村旅游、旅游者和扎根理论等关键词节点较大,且彼此之间的连线较多。同时表1显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包含:旅游体验、旅游业、乡村旅游、旅游者、旅游、扎根理论、红色旅游、旅游研究与综述。去除无关紧要的关键词旅游与旅游研究,综合考虑其共现频次,最终得出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是近五年来的重点主题与研究热点,旅游业与旅游者是其中两大研究对象,扎根理论是主要研究方法。
2.关键词聚类分析
结合时间线分析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揭示关键词的研究特征与发展趋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时间线知识图谱,其中Q值和S值分别为0.661 4和0.896 8,均大于0.3和0.7的阈值,说明聚类效果优良。截至目前,旅游领域共有11个关键词聚类,分别为旅游业、乡村旅游、旅游者、旅游、旅游体验、影响因素、旅游研究、目的地、红色旅游、旅游地与感知价值。进一步由时间线聚类分析可知,近年来,每个聚类并非一成不变,其内部关键词都存在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与时间跨度。
3.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出现的高频关键词,由这些关键词构成的突现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得到突现强度前6的关键词(见表2)。
其中,2020—2021年是旅游发展的停滞期,突现的关键词为闲暇时间、旅游消费,体现界内机构学者对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造成的旅游消费急剧下跌的关注与思考[2];2021—2022年,旅游市场逐渐复苏,突现的关键词为形成机制,此时的学者们开始关注旅游领域中各类形式体现、各大主体活动与各种作用意义等的形成与发展[3-4],以期促进旅游的整体恢复性发展;到2022—2024年,旅游安全成了这一时期的关键词[5]。
本研究基于《旅游学刊》与《旅游科学》两大核心期刊,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一方面,从研究机构与作者上看,目前我国旅游领域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且多处在经济发达或者旅游产业成熟的地区,各大机构的代表学者有谢彦君、朱竑、白凯等。其中,以广州为聚集地,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为核心,形成了庞大的科研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从研究热点上看,近五年旅游领域内的关键词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其重点研究主题集中在: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研究对象涵盖:旅游业、旅游者、旅游地,探究问题有: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感知价值等,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被使用次数最多。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近五年国内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对未来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希望学术界能够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提出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以为我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作出贡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 刘雷,史小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机制——基于S-O-R框架的MOA-TAM整合模型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21(8):52-70.
[3] 文彤,郭强,邱以澄.旅游虚拟社区中意见领袖的网络权力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去哪儿网为例[J].旅游学刊,2022(4):39-51.
[4] 张新成,梁学成,高楠,王琳艳.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旅游科学,2021(3):1-23.
[5] 谢朝武,黄锐.目的地旅游安全事件集群:概念框架与测度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