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永泰县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山区县,近年来积极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和优化服务,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系统梳理了永泰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永泰县全域旅游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努力。
关键词: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永泰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永泰全域旅游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FZC50)的研究成果。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永泰县积极响应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永泰位居福州市西南部,东邻闽侯、福清,西接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县域面积为2 241平方公里。境内群山涌翠,绿水纵流,森林覆盖率达69.37%。永泰县旅游资源丰富,是东南沿海温泉带的重点温泉县,现有AAAA级旅游景区5个,是全省高A旅游景区数量最多的县域之一。永泰县下辖嵩口镇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并且,永泰县现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金牌旅游村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5个,以及各类精品温泉酒店10家,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永泰县按照“全域统筹,振兴融合,市场驱动,公共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索“融入大战略,立足大民生,依托大产业,构建新体制”的四大举措,打造全域旅游的“永泰路径”。
(一)全域旅游与区域格局大战略相融合
永泰全域旅游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注重“全”的广度及“域”的深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有效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永泰县东部立足福州“半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以葛岭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心,串联欧乐堡、赤壁和天门山等景区,打造“游乐康养”旅游区;西部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镇,并辐射大喜村、月洲村等传统村落,打造“古镇生态”旅游区;南部以中国云顶为中心,联动大樟溪、青云山、御温泉等资源,打造“山水休闲”旅游区;北部以同安、大洋为中心,协同爱荆庄等古庄寨、古建筑,打造“庄寨文化”旅游区,形成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旅游发展格局[1]。
(二)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大民生相推进
永泰县的全域旅游发展,紧密围绕“以乡村振兴为重点,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连线成片开发,优化和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六个一”项目,全力推动全域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打造“一批露营地”“一座特色博物馆”等方式,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打造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品牌。同时,持续推出“活化一座古厝”等“六个一”的先导项目,创新乡村旅游的新业态,从而带动全域旅游的大发展。同时注重农文旅的融合示范样板建设,立足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整合资源,实现农文旅的融合发展。着力围绕农文旅融合,打造休闲度假、夜色美食、农事体验、樟溪画廊、康养研学等不同片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三)全域旅游与市场驱动大产业相依托
注重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秉持“创新驱动、政策支持”的产业发展策略,形成了市场与政策创新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强化市场营销,制定全域旅游三年营销方案,实施线上线下整体营销,全面推广旅游资源。加快实施旅游重点业态营销提升方案,积极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以百场活动为抓手,整合县域资源,推动全季全时全域旅游新模式,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有效提升县域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注重项目带动,重点打造“樟溪画廊乡村旅游示范带”项目,以大樟溪为轴线,联动5个核心乡镇,辐射27个重点村及1个AAAA级旅游景区,串珠成链,连线成带,实现集聚发展,打造区域旅游新高地。
(四)全域旅游与公共服务新体系相促进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持续不断地完善全域旅游市场秩序。成立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建立文旅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永泰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涉及文化产业、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和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对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并构建一个多元共治的综合监管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游客的权益。此外,还积极开展“平安景区”的创建活动,以及对导游人员、乡村旅游经营者等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训,以期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让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旅游体验。
当前,永泰县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显著。但在新时代,可持续、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的实践过程中,永泰县仍有三个现实问题需要反思和研究[2]。
(一)消费链条延伸不足
近年来,永泰致力于深度发掘本地的文化遗产、健康养生等旅游资源。然而,在区域资源的整合、协同发展以及大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方面,尤其是与邻近区域的互动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闽台之间的交流虽有一定成果,但仍有提升空间。全域融合、全链条发展亦需加强,例如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及商旅融合等方面的融合程度尚可进一步提高。
(二)宣传营销力度不足
针对福州永泰的全域旅游营销,尽管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发挥,但尚需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域旅游的整体营销理念尚未得到充分凸显,且在区域联合营销、新兴媒体的联合营销以及品牌延伸价值营销等方面仍有拓展空间。
(三)旅游要素保障不足
永泰县积极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在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旅游交通优化以及规范标准制定等全域旅游要素的提升上,仍需持续努力,以确保为游客提供更为完善、便捷的旅游体验。
(一)紧盯目标,构建永泰县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
永泰县应把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条主线”,实现“一核引领、两带串联、三网覆盖、四区联动”,即以樟城镇、城峰镇两主城区为全域旅游管理、服务的核心;“樟溪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庄寨民俗文化带”两带串联;围绕旅游要素,做好“三网”保障,构建全域景观道路网、全域景观水系网、全域公共服务网;持续推进“东部游乐康养”“西部古镇生态”“南部山水休闲”“北部庄寨文化”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3]。
(二)聚焦市场,坚持精准宣传与综合营销“双轮驱动”
在强化策划、精准宣传方面,永泰县应坚持“两手发力”,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在“深度”上,政府应从全县出发,充分发挥村居、乡镇、县域三级联动,细分目标市场并联合客源地政府开展重点文旅推介,实现精准营销。同时,依托李梅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构建立体式宣传模式,实现旅游市场拓展的最大化。在“精度”上,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释放永泰县全域旅游市场活力,如文旅企业可积极培育高端定制师,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
在互动联合、综合营销方面,一是成立福州市全域旅游联盟,扩大福州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的“朋友圈”。对于景区、景点进行整合营销,如建立徒步联盟等。同时,根据各地文旅资源禀赋,构建“山山联盟”“山海协作”等,如建立“武永联盟”,实现武夷山、青云山等山山联动。二是积极发挥地方书籍著作的作用,与新华书店、县图书馆、县文联等部门展开合作,实现文化进景区、景点,进一步扩大综合营销市场。三是创新品牌延伸价值营销,利用旅游品牌优势,推出精品研学课程,如永泰全域旅游实践、乡村旅游实践等研学课程,不断提高永泰文旅影响力。
(三)立足产业,延伸业态全链条发展“三产融合”
在协同合作、提升全域旅游方面,一方面是加强区域互动,形成融合精品圈。永泰县可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发展大旅游产业。如与德化县、永春县、仙游县、尤溪县和大田县等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大戴云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闽中生态休闲旅游新增长极;加强大青山景区等山地生态旅游景区与平潭国家旅游岛、马尾、连江等滨海地区的联动,实现山海协作,共同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积极推进嵩口古镇旅游、庄寨旅游融合大土楼旅游圈,打造极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民居和古村落文化旅游精品。另一方面是深化交流,扩大旅游影响。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开展深化闽台张圣君文化文创交流研讨会等,以圣君文化为桥梁,为两岸同胞搭建文旅共建平台。同时与港澳地区密切交流互动,吸引更多港澳民众来樟旅游、研学交流。
在全域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方面,应不断优化传统业态,形成新型文旅产业格局。一是农旅融合,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永泰县已建成梧桐城投农场、大康生态园农场等多个精致农场,后续要加强全产业运营,可联合多个精致农场,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突出主题产业载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增强项目发展的凝聚力。二是文旅融合,增强全域旅游活力。可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聚作用,促使虎尊拳等49项非遗项目进景区、景点等,以公益教学培训等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福州永泰旅游发展中,增加互动性,同时也增强游客的黏性。三是商旅融合,培育全域产业集群。建议永泰县积极促进溪流旅游与山地运动、禅修养生等融合,助推君澜等创建高星级温泉酒店,持续做强会议经济,培育康养产业集群。同时,推动夜色经济发展,培育樟溪画廊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促进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提升“永泰传说”演出质量等,繁荣演艺市场。
(四)突出重点,促进旅游全要素落实“四重保障”
一是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永泰县可以推动青云山等景区的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进一步完善月洲村、春光村和大喜村等多个旅游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对旅游村的有效管理。二是服务体系保障方面,可推进嵩口等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智慧旅游示范镇,推动大喜村、春光村和月洲村等旅游村普及自助语音讲解、路线引导和数字体验产品等智能导览功能。同时,鼓励居民树立全域旅游意识,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导游等,让服务贯穿于永泰全域旅游全过程。三是旅游交通保障方面,建议以樟城镇、城峰镇两主城区为核心,提升全域旅游管理、服务等。同时,鼓励建设一批汽车等出行工具的共享租赁市场,扩大交通辐射范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结构。四是规范标准保障方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领域,可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同时加强全域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使得游客出行更加便捷[4]。
永泰县全域旅游发展实践表明,通过采取资源整合、创新机制和优化服务等措施,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然而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永泰县仍需持续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永泰县应继续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创新产品开发,加强市场营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区参与共享发展,努力将永泰建设成为更具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 张明之,陈鑫.“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J].经济问题,2021(1):112-118.
[2] 黄震方,储少莹,张梦佳.新时代全域旅游的理论认知及其高质量发展[J].中国名城,2022(1):23-31.
[3] 杨胜圣,王法.福建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研究与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2(3):94-96.
[4] 张武康,吕嘉欣,芦子含.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以袁家村为例[J].商业经济,2022(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