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4-12-01 00:00:00成思昱
旅游纵览 2024年5期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洛阳文旅融合正在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作为现代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业态,可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文章从新时代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及现状,以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洛阳地区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旅游;文旅融合;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红色资源富集型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路径研究——以洛阳市新安县袁山村为例”(项目编号:SKL—2023—1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近年来,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旅游业及旅游市场发展的新特色及重要推动力,而红色文化资源旅游作为现代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业态,可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地方全面发展。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当前对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成果,有基于地方特色从数字化角度甚至从元宇宙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赋能新时期红色文旅发展的学术研究;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红色文旅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策略类研究;也有从旅游、艺术设计、媒介传播、医疗康养等不同学科角度入手研究红色文旅发展前景的路径研究,其中《新疆红色既民族团结旅游景点时空分布特征及交通可达性分析》一文,基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及其交通可达性[1];更有以具体某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和遗址遗迹等场馆类设计为研究方向的学术研讨,其中《红色文旅背景下人物纪念馆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关向应故居纪念馆改造为例》,以红色文化旅游为背景,分析其发展特征,提出红色文化场馆的改造思路与方法[2]。因此,对红色文化旅游的研究视角十分多样,具有一定的研究广度和现实价值,也能为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但目前对洛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对洛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和阐述也较少,不能满足洛阳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计划》),《计划》中提出:“当前,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有效方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3]。”洛阳作为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古都,近年来逐步从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向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带动发展的旅游型城市转变,深入推进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或可成为其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当前洛阳地区具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和潜在消费人口多的优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一)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

1.潜在消费人口多

洛阳地区红色旅游的潜在消费者基于职业、年龄等可以分为相关研究学者、新时期青年一代消费群体和银发消费群体等。

洛阳城区及周边县区有着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等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各类特色博物馆、纪念馆102家,馆藏文物60多万件(套),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吸引着海内外有关学者慕名而来,成为其潜在的旅游群体。

抗战时期,洛阳地区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战场,为河南乃至晋冀鲁豫地区的革命建设贡献了力量,充分开发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极具爱国主义特色的红色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可辐射吸收周边县村以及洛阳市周边城市的青年学生前来参观、旅游。

洛阳地区的红色资源中人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对银发消费群体具有吸引力,因为银发消费群体相较体力充沛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节省体力、追求身心舒适的人文素养旅游项目及特色体验项目。

2.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洛阳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且有着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宝贵财富蕴含着强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好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能够赋予洛阳文旅新活力、新效能。其中以“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等红色博物馆和纪念馆较为出名。

1921年11月20日,陇海铁路工人进行了铁路大罢工,罢工胜利后,游天洋作为洛阳第一名共产党员,组建了河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洛阳组,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建党活动的序幕[4]。2001年,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在20世纪初由比利时、法国修筑的汴洛铁路办公用房基础上改建而成,对外开放[5]。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陈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引进的西方老式拖拉机和20世纪50年代洛阳拖拉机厂制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拖拉机,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成果。

此外,洛阳地区还拥有“洛八办”、红石关战斗遗址、河南省栾川抱犊寨红色旅游区等多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二)洛阳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不足之处

1.对洛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整理不全

洛阳地区及周边县区红色文化资源虽多,但缺乏系统化整理和创新,不能有效开发与展示,红色氛围不浓厚,比如新安县的豫西公学缺乏实物展示,栾川县对重渡沟景区的马海明纪念园的开发不尽完善等等。多数红色文化旅游场馆局限于静态图片的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与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等衔接不够紧密;部分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和红色场馆因其知名度较低易被忽略,未能得到及时的修复,整体环境破旧,因此洛阳地区整体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仍处于待整合阶段。

2.洛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宣传较弱

2023年,洛阳全年接待游客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1.7亿元,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其中,以汉服文化体验的国风项目最受游客喜爱。近年来,洛阳市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宣传已经做到多样化,但其宣传主要围绕汉服文化,以及依托洛阳特有的牡丹文化节,推广以国风为主题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而红色旅游文化因其特殊的历史传承性而传播有限,缺乏品牌效应,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成果,因此洛阳地区对于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较少且形式单一,旅游消费人群对红色文化旅游关注度不高。同时,虽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史料和故事,但洛阳市文旅宣传中较少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渲染和着墨,尽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就在群众身边,但群众对其利用率低、认知度低。

3.长期发展规划尚显不足

红色旅游市场需求弹性大,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点)仅设置游览点供游客参观,参与性、互动性的红色体验活动较少,缺少长期发展规划。

红色文化资源在洛阳及周边县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核心地位与重点尚未明确。关于其开发、利用与保护制度的研讨与完善状况,以及后续修缮、保护和是否需要申报更高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等长期规划,目前也未见详尽讨论。此外,如何完善与清晰功能分区,如餐饮购物、停车场和旅游廊道等基础配套设施,以及乡村旅游点如何从散状分布转变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整合,均处于讨论与商榷阶段。

二、洛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策略

(一)全面整理红色资源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要尊重其真实性与严肃性,不能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歪曲革命历史事实或杜撰人物故事,违背爱国主义教育的初衷。因此在对洛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时,要注意其政治特性。

一是组织专家学者,搜集革命史和党史,制作展示样本;二是设立场馆,打造以口述史为主题的各县村史、村志馆,以红色革命文物、文史等为核心的红色资源特色馆;三是丰富体验形式,通过开展音乐剧、实景剧、情景党课、快闪表演等多种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性和互动性。

突出“抗战精神”,将栾川县、新安县抗战时期遗址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豫西地区红色文旅特色品牌,以厚重红色历史文化添韵县区旅游资源,同时融合生态、康养和乡村三大亮点,将山水林城和谐共融,让游客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开阔视野与接受精神洗礼。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矩阵作用,加强红色资源旅游宣传力度

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力量。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抖音、小红书、微博和哔哩哔哩等新媒体矩阵形成自主运营、主动宣传。二是通过本地传统传媒渠道即主流网站、轨道交通广告等辐射洛阳周边城市,通过新媒体公司策划宣传积累正向流量等手段,展示洛阳地区特别是豫西抗战相关的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及特色活动,这既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又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优势。三是邀请旅游博主、摄影师等自媒体博主前往各个红色文化场馆、景区进行打卡体验,并通过各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增加红色文化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曝光度。

(三)做好长期规划,提升洛阳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

当前,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实现洛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可立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发展基础,进行旅游资源的重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景区间道路连接,合理布局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和消防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开发多种语言讲解系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全面需求。

也可通过改善住宿设施、丰富旅游线路和景点以及提供个性化导游服务等方式,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及服务品质。一是与当地的旅行社合作,在携程、美团和飞猪等线上旅游平台发布包括红色文化体验、乡村生态探险、乡村美食品鉴等各类特色旅行产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二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强调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其红色资源旅游结合意识,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现代服务理念、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体验。三是通过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出农家乐、农产品体验等沉浸式旅游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洛阳地区本土乡村生活和红色文化。

三、结语

新的历史时期,洛阳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同时其“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品牌效应持续彰显,中原地区文化优势明显。洛阳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指出,“文旅融合进入新境界。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文旅融合项目……”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好洛阳地区尤其是县区中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上,通过保护与开发红色资源,发展极具特色的红色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其他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形态,提升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效力,既赋能洛阳地区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实现洛阳市“十四五”规划目标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周伟梁,赵霞,李志伟. 新疆红色既民族团结旅游景点时空分布特征及交通可达性分析[J].江苏商论,2024(3): 33-38.

[2] 郝瑞阳,崔岩,李冰.红色文旅背景下人物纪念馆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关向应故居纪念馆改造为例[J].城市建筑,2024(3):190-1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五部门制定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2023-08-08)[2024-04-07]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 content_6897328.htm .

[4] 马国福.中共洛阳组: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J].协商论坛,2011(7):51-52.

[5] 刘全生.挺进豫西[J].中州统战,1995(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