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尽管中国古代重农轻商,商贾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可商业仍然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行业,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商业总能在其中显现别具一格的光辉。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商界巨子,他们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甚至跻身政界,影响朝堂。不过,他们有的生财有道,一世富贵;有的却投机取巧,最终身败名裂。他们的故事,也给后人带来许多启示和思考。
“ 商人”一词的由来与 商朝有关。
商朝之所以能够取代夏朝,成为天下的共主,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掌握了驯服牛、马等大型牲畜为人类所用的技术,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交通方式。
商朝的第七任国君王亥“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他不仅将部落的牛、马驯化为代步工具,还将这些牲畜用来进行运输。甚至突发奇想,把部落里多余的农副产品用牛车打包好,运往其他部落进行交易。
在王亥之前,原始的物物交易只能依靠人们肩挑手提,效率十分低下,也不利于远距离的贸易。而有了牛、马作为代步工具之后,人们能够携带的货物数量大大增加,贸易的距离也有了极大提升。
王亥最远的一次贸易是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这也是他所做的最后一笔生意。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意思是说,帝泄十二年(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带)做生意,而有易氏部落的首领绵臣则见财起歹意,他杀掉王亥,赶走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王亥的货物和牛羊。
王亥虽然身死,但商部落的贸易活动却日益频繁和广泛,其他部落的人便开始以“商人”来代称商部落中从事贸易活动的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称为“商品”。而为了表达对王亥的敬意和纪念,后人更是将他尊称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
商朝之后,朝代更迭。“商人”这一称呼得以保留并逐渐泛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这些人中,既有商朝的遗民,也有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无论他们的出身如何,阶层高低与否,只要从事商业活动,就被统称为“商人”。
文财神范蠡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富豪之一,他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发家成为首富,极具传奇色彩。
《史记》记载,范蠡助越王勾践伐吴成功,预判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便选择功成身退,投身商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既没有前往当时名义上的经济文化中心洛阳,也没有前往秦、楚、晋等正处于上升期的大国,而是来到曹国的都城陶丘,即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定陶”中的“定”,实际上就是因为范蠡定居于此而得名。
范蠡之所以选择陶丘,是因为他认为这里地处“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在他看来,交通便利、人口旺盛是盘活货物交易的重要条件。范蠡先从农牧业做起,有了产出之后,便开始组织运输、销售,将货物运到多地,顺道还做起了屠宰、饮食、酿造、皮毛加工等周边产业。
范蠡做生意,大多采用的是从他师父计然那里继承的谋略,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时用知物”“贵出贱取”“薄利多销”,这些谋略,至今仍被经商的人奉为圭臬。
“经商”二字看着简单,其实门道繁多,被司马迁誉为“治生之祖”的白圭曾经说过,做生意不仅要像打仗那样出其不意,讲究谋略,还要仁义,否则下场也可能极为悲惨。譬如,靠着抢劫起家的西晋首富石崇,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石崇出生于世家大族,但他的父亲临终前并没有把财产留给他,只留下一句“此儿虽小,后能自得”的遗言。靠着士族出身和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石崇二十多岁便当上了修武县令。由于确实有本事,石崇的升迁之路一直都较为顺畅。但是,也因为有才能、受器重,他行事十分狂野,不是个省油的灯。在荆州任职之时,他竟抢起了山贼的饭碗,劫掠远行的使者和商客,取得巨额财物,由此一跃登上首富之位。之后,他行事就更加狂放不羁,尤以炫富、斗奢闻名。
与王恺斗富,是石崇留给世人最浓墨重彩的故事。一次,王恺向石崇炫耀皇帝赏赐的二尺高珊瑚树,石崇竟然拿出了一具铁如意,毫不含糊地将珊瑚树击碎。王恺气得半死,厉声喝斥。这时,石崇却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好惋惜的,还你一棵就是了。”于是,他命人取来了家中所有的珊瑚树,均约三四尺高,树枝条干都堪称一绝,流光溢彩,使得王恺无话可说。
这狂妄的性格,给他埋下了祸根。由于政治斗争,石崇受牵连失势,发动政变的司马伦党羽孙秀故意向他索要爱妾绿珠,石崇一口回绝。孙秀怀恨在心,便找机会抓了石崇。临死前,石崇在囚车上慨叹道:“这些奴才是想谋我身家啊!”负责押送的人听罢,回了一句:“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早散去?”石崇语塞。最后,一家老小共十五人,皆被杀害。
可见不义之财,取了也是难守。
人分好坏,商人自然也分两种,一种是秉持诚信、童叟无欺的“诚贾”“良商”,另一种则是投机取巧、狡诈滑头的“奸贾”“贪贾”。
我们如今常说的“垄断”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孟子·公孙丑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后来,人们将操纵和把持贸易的行为称为垄断,正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钱帛动人心,很多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渴望财富其实无可厚非,但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先秦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虞孚的商人,他经常往来吴国卖漆,当时吴国漆价上涨,虞孚为了赚更多钱,就在商品中掺假,把一份漆变成了两份漆卖,结果没想到被买主识破,失去了信用。他因此生意全无,连本钱也赔了进去,最终沦为乞丐,饿死在他乡。这便是“不义之财不可取”的真实写照。
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晋商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坚守着“商德”。史书对晋商的评价是“轻财尚义,业商而无市井气”,在重农抑商,士大夫普遍瞧不起商人的社会背景下,史官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足见晋商良好的人格形象。
除此以外,古代的商人流行造福乡里,有些人发了财,就喜欢修路建桥,为自己积善行德。清代婺源人詹文锡就是如此,他经商四川时,路过一个叫“惊梦滩”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连小船都很难经过,回去后,他把这事记在了心上。过了好多年,他经商赚了钱,便专门跑到“惊梦滩”,捐助数千金雇人凿山开道,使得舟陆皆便。当地老百姓为了感恩他的行为,把这里称为“詹商岭”。
经商之道,不仅在于策略的掌握,更在于道德的坚守。历史长河中,能够成就事业、留下美名的商人,无一不是将“武德”融入商业实践之中,以诚信为本,以道义为魂。
(编辑 陈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