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字经济事关中国国家发展大局,事关全球未来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之生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内在的逻辑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时代彰显,是对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也是对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深刻观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蕴含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向。它赋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新的时代内涵,夯实了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根基,为解决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习近平;数字经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党对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理论洞见、战略考量和政策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2021年10月,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吹响了奋进号角。从理论生成到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展现了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选择与责任担当,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实践路向和价值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学术梳理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日益彰显,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聚焦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际,学者们普遍认为,数字经济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引擎,不仅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对国家治理、城乡融合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3]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不仅强调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和社会体系的革命性影响,还深刻揭示了数字经济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
关于数字经济,目前已有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主要关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许多学者认为,数字经济不仅加速了产业智能化的进程,还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来源。[4]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数据驱动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与服务业的转型,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5]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和生产模式,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推动了生产力整体结构的升级与优化。[6]数字经济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作用下,通过推动核心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产业创新与价值链升级的步伐。[7]总的来看,数字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第二类研究聚焦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不仅推动了传统经济的升级,还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3]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进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公共服务的推广有效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8]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工具。[6]数字技术赋能使农村地区实现了生产模式的智能化转型,推动了农业的高效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带来了区域间资源的高效流动,缩小了城乡差距,从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9]城乡融合与数字经济的深度结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第三类研究集中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结果,更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体现。[5]通过数据要素的创新整合、算法优化、人工智能驱动和物联网连接,数字经济极大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4]数字经济推动各类新兴产业崛起,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使相关产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数字经济不仅带来了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变革,更通过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和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6]
现有研究对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但从研究设计角度看,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数字经济如何通过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通过数据、算法、资本和技术创新生成的新质生产力在不同区域和行业中展现出的异质性效应,尚未得到充分探讨。[5]从资料分析方法上看,现有研究通过区域性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及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但缺乏对如何在不同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横向分析。[8]从论证逻辑上看,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数字经济对经济和技术的影响,较少讨论其对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层次影响。[3]
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本文试图探究的问题包括: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是什么,即如何通过继承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洞察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审视和顺应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这一重大变化?第二,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数字经济的竞争持续加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现实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制约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瓶颈问题,实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战略支持,进而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中国的战略地位,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提供新的动力?通过探究上述问题,可以深化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认识和理解。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
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视角,集中展现了数字技术与国家经济战略相融合的理念,不仅强调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还关注数字经济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治理能力和提升人民福祉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和数字国际合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时代彰显;洞察和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对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审视和顺应了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这一重大变化,是对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深刻观照。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时代彰显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0]654-655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统一所构成的生产方式,不是永恒的、不变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1]222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统一所构成的生产方式视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依据,把经济要素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始起因”,指出新的生产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变迁与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者关系的演进过程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洞见和论述,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逻辑和过程,为认识和研究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动力问题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生产力的数字经济正全面兴起,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立足于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眼光与科学思维,审时度势、主动应变,提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12]474认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13]强调要“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他准确洞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将其与当前发展环境和经济建设现实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义。
(二)历史逻辑:对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在准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体实践、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鲜活经验、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而提出的。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相关技术与产品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已悄然到来。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福建’”。[15]213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又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数字浙江’建设”。[16]72这些重大战略论断和决策部署,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对地区经济发展现实环境的客观审视和对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规律的准确把握而作出的。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鲜活经验而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并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数字经济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提出“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17]此后,在G20峰会、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以讲话、报告、贺信等形式,反复强调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布局与重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指导文件。这些文件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和实践方略,为实现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国外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而提出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相关国家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公共服务政策与法规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系统的规范政策和治理规则。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布了题为《浮现中的数字经济》(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的报告,首次将数字经济纳入官方统计体系。此后,美国先后出台了《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美国数字政府战略》《数字经济议程(2015)》《促进数字经济的增长与创新》《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2021)》等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政策文件,推动数字经济持续蓬勃发展。欧盟、日本、英国等同样是数字经济领域的先行者。它们具备完善的数字化评估体系,在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数字税改革、绿色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在世界各国竞相出台鼓励政策、力图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密切观察、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18]从而抓住先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三)现实逻辑:对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深刻观照
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战略选择的重要资源,被称为21世纪“新的石油”“钻石矿”。2017年12月,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19]2021年10月,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18]由此可见,数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现实基础。数据的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融入社会,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科学技术论(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STS”,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20]根据这一理论,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并将持续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颠覆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化生存、数字化生产正迅速渗透、扩散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数据大爆炸,并将不同领域的数据关联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大数据。
二是科技发展演进,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发现,每隔18—24个月,同样面积的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番,芯片的性能和处理速度也将翻一番,同时成本却会减半。[21]这一发现被称为摩尔定律。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了芯片产业的飞速发展,而芯片产业的飞速发展又大大增强了人类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用于记录数据的新产品的容量和存取速度大大优于上一代产品,而成本则低得多。伴随着数据存储成本的降低和数据总量的快速增加,数据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和扩展,数据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
三是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了数据记录能力。人类记录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最底层的作用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文明的形态。[22]199-235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了数据的大爆炸。而一些新的技术发明,如鼠标、摄像机、卫星导航定位等,则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数据记录能力,使人类实现了从主观、不连续、片面的记录到客观、持续、全面的记录的跃迁。传统的数据收集和记录方法被颠覆,数据成为紧紧嵌入人类社会、与人类社会共生的一套系统。只要人类存在,数据就会伴随着人类的行为而不断增长。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
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的理论洞见、战略考量和政策举措,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发展数字经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以“做强”“做优”“做大”作为新时代发展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向。“做强”本质上指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必然选择。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决定了经济形态的变革方向。“做优”意味着通过高效、协调和绿色的发展路径,提升经济的内在质量,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改造并优化现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做大”反映了数字经济不仅是国内经济的驱动器,更是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体现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与全球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做强”数字经济:牢牢掌握数字经济核心要素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23]但与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的新型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如何缓解并逐步消除这些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症结,克服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问题,切实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24]他要求以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积极推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向泛在、高速、智能等方向不断升级,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18]突破数字经济的前沿技术壁垒,掌握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性、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扶持一批重点研究方向的专项项目,瞄准数字经济前沿技术的“无人区”,进行引领性、变革性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构建国产自主、安全可靠的数字经济技术体系。在高端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5]切实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做优”数字经济:规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规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数字金融、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牵引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新型监管体系不健全、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不强等问题愈加凸显,严重制约我国数字经济高水平、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18]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监管体系。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呈蓬勃发展态势,但数字经济新型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税收监督、宏观调控等方面的规则体系亟待完善。近年来,一系列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暴露出我国在数字经济活动税务监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必须加快构建面向“三新”经济的新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涉及市场准入、平台发展、公平竞争的制度法规,要求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平台企业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二是完善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机制。数字经济是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新型经济形态,涉及政府、行业组织、平台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公众监督的多元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和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的高低,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否完备,又体现出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将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实现政府治理从粗放到精准、从低效到高效、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的转变,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我国政府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积极“同各方探讨并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26]
(三)“做大”数字经济:紧紧聚焦数字经济创新融合
“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首要原则,[27]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实践主题。从提出“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8]的发展目标,到强调“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1]可以说,“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已深深熔铸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之中,成为指引新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方面,创新是引领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理论维度来看,“创新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第一要义,也是引领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作为一种迭代速度快、竞争性强的经济运行方式,数字经济之所以发展迅猛、辐射广泛、影响深刻,离不开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与创新文化的引领,离不开将创新思维贯穿、融入于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29]从实践维度来看,当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导与驱动下,各类数字技术应用已拓展延伸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了强大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数字经济实践中进行创新,就是要寻求发展契机,进而实现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和迭代,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日益凸显。融合意味着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超越现有的实践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19]首先,从产业融合角度来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就是将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之中,调整、变革传统产业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其次,从区域融合角度来看,数字经济的区域融合发展有利于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增强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数字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最后,从国际融合角度来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弥合全球“数字鸿沟”、缩小贫富差距和避免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从而使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
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性眼光和前瞻性思维不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总结借鉴国内外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聚焦数字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形成了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实践路向的系列重要论述。这一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全球经济变革的历史视角,深入探讨数字经济作为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演化逻辑,以及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创新性贡献。这一论述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还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赋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1]19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从这一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哲学本源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首先,数据价值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数据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重构社会生产要素体系。其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重塑社会生产力。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即围绕数据收集、清洗、存储、处理、转化等数据链各环节,形成相关产业、服务与技术;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融合部分,即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渗透,不断调整、变革传统产业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最后,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府、组织、企业等为因应新的生产力的形成,调整治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从而引发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以上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现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与新的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核心内涵、深刻洞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势的基础上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它既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逻辑和过程,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新的时代内涵。
(二)夯实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一是夯实了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设施基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轮技术革命都包括新基础设施的“安装期”或“导入期”和新技术潜力充分发挥的“发展期”或“黄金期”这两个阶段。[30]3-4当前,以5G基站与网络、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处在“安装期”或“导入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可能衰退的大背景下,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紧迫性更为突显。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切中肯綮,提出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向泛在、高速、智能等方向不断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推动形成智能化、综合性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夯实了数字经济永续发展的人才基础。数字人才是发展高水平数字经济的第一资源,高端技术人才、创业人才、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是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必要前提。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建设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健全渠道多元、形式创新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提要钩玄,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1]切实增强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三是夯实了数字经济有序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数字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数字经济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环节庞杂繁复,且各主体、各环节之间紧密交织,而与数字经济发展相伴随的还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高端技术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等诸多事项。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协同机制和法规政策体系,支撑和推动数字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提出“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
(三)为解决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政治局势波谲云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益突出。面对大变局、新挑战,数字经济以其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数字经济呈蓬勃发展态势。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6万亿元扩大至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14.2%跃升至38.6%。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动力。[23]然而,纵览寰宇,世界并不同此凉热。数字鸿沟、两极分化、平台垄断、贫富悬殊等问题交织叠加,国家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数据显示,2020年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规模为8.2万亿美元,占全球数字经济总量的25.3%,仅为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其中,中低收入国家数字经济规模为7035亿美元,仅占全球的2.2%。[31]这些残酷而冰冷的数据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发展困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32]164实现本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惠及国人,还具有可观的国际溢出效应。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秉持“谋求共治、实现共赢”[32]150的理念,努力“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32]163构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为解决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五、结 语
数字经济时代是科技创新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革新时代,更是地球生命进化的崭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势与阶段特征,以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准确识变、科学求变、主动应变,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向,提出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洞察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考量,明确了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强调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的内在生成逻辑,准确把握其理论基石、历史源流和现实背景,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新局、育新机、闯新路”,更好地观察、把握和引领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21-10-2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
李成龙,周宏,张良.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路径研究[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s://link.cnki.net/urlid/50.1023.C.20240918.1549.002.
张园,金雅晴,陈玉萍.数字经济、资源配置与农业产业韧性[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https://link.cnki.net/urlid/11.3513.S.20240829.1324.006.
王梁华.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OL].科技进步与对策.https://link.cnki.net/urlid/42.1224.G3.20240909.1121.004.
刘晓峰,朴宗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困境检视及破解路径[J/OL].西安财经大学学报.https://link.cnki.net/urlid/61.1517.F.20240904.1403.008.
王梓琪,周国富,徐莹莹.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程度、路径和模式的统计测度研究[J/OL].统计与信息论坛.https://link.cnki.net/urlid/61.1421.C.20240905.1528.004.
吴海珍,韩兆安,云乐鑫.数字经济赋能地区创新质量的路径与特征研究[J].科研管理,2024(7).
王淑贺.数字经济与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耦合及碳减排效应[J/OL].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s://doi.org/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717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二〇
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布宜诺斯艾利斯)[N].人民日报,2018-12-01.
习近平向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8-27.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二〇
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乌镇)[N].人民日报,2015-12-17.
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N].人民日报,2017-12-10.
李真真,缪航.STS的兴起及研究进展[J].科学与社会,2011(1).
逄健,刘佳.摩尔定律发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5(15).
涂子沛.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和个人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R/OL].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201/t20220126_396162.htm.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8-11-01.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9-10-26.
习近平.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1日,北京)[N].人民日报,2020-11-2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2016-10-10.
习近平.共同开创亚太经济合作新篇章——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1月12日)[N].人民日报,2021-11-13.
张跃国,许鹏,主编.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R/OL].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108/t20210802_381484.htm.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黄云龙]
Generative Logic, Practical Direction and Value Implica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Remarks on Digital Economy
LIU Qiang, ZHOU Xiang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Abstract: Digital economy matters much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global development. The genera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remarks on digital economy has both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inherent logic. It is contemporary manifest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dynamics, summary and reference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igital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found observation of data as key factor of produc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remarks on digital economy have profound insight, lofty intention, rich connotation and rigorous logic, which contain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strengthening, optimizing and expanding” digital economy. It endows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dynamics with new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consolidat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in the new era, and contributes Chinese wisdom to solving the global problem of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of digital economy.
Key Words: Xi Jinping; digital economy;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dynamics; new infrastructure; governance of digital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