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耦合性的四维探析

2024-11-29 00:00徐艺轩
党史文苑 2024年11期

毋庸置疑,“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科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激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使中国人民以更加强烈、更加主动的精神态度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创新动力。

一、在“第二个结合”中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第二个结合”,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是旗帜问题和道路问题,必须摆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外来与本土文化之分,而是指导思想与具体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明确主次,避免仅以融合论之,而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继承。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若无被指导的对象,则所谓的指导将失去实际意义。恩格斯曾指出,每个国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都应穿上本民族的外衣。就文化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并非取代中华文化的工具,因为马克思主义无法在文化贫瘠之地生根发芽。任何传统文化的衰退均不利于民族的持续发展,亦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传统文化若要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自身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条件,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是首要的,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要被中国人民在思想情感上完全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土壤上。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定位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了其保护、传承、教育传播以及创造性发展,从而使中华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二、在“第二个结合”中巩固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结合

文化主体性是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维系,是中华民族创造时代文化精华的根本。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发展的独立性、主导性和自觉性,是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重要标志。

文化主体性首先表现为文化的独立性,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突出表现为独立自主的精神,《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熹主张“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立自主精神使其在面对苦难时“依自不依他”。在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经历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剧烈影响,其自主精神曾一度受到冲击。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使自主精神得以复苏,成为促进民族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历史进程已充分证实,马克思主义并未对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发展构成阻碍,反而成为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支撑。

文化主体性还表现为文化的主导性。文化主导性表现为在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主导地位,有能力和意愿引导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导性绝非自我封闭,亦非仅凭个人偏好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而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厚自信,采取与本国实际相契合、满足人民需求的方式,促进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互动。提出“第二个结合”正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显著体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置于更加显著的位置。

文化主体性还可以理解为主体的自觉性。主体自觉就是指主体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意识,表现为主体对文化传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和再创造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非两种文化自发自主地融合,而是在实践主体的自觉意识主导下,通过主动的创造性行为和活动来实现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文化主体性自觉活动的理论成就,在文化主体性的指导下得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掘新的要素,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深刻的文化自觉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在“第二个结合”中坚持古为今用的扬弃性结合

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提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契合点,将其作为“第二个结合”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有的放矢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契合要注意古为今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与矛盾性,其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紧密结合,良莠杂陈,瑕瑜互见。”传统文化的形成根植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无可避免地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亦是如此,它诞生于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之中,本质上是为了适应那个时代的社会需求。然而,其卓越之处在于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还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普遍需求的深刻洞察,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正是这种跨越时代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使传统文化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传承下来。

古为今用,就是用具有跨时空作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当下问题,从而促进个人成长、社会教化以及国家治理的优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必须反对文化上的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向,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教条主义,即文化复古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毫无瑕疵,其表现是盲目模仿和全面肯定。相对地,文化虚无主义则过分夸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将其视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主张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清除其发展的障碍,其特征是全面否定。推动“第二个结合”应当立足于当代,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古人的智慧,合理地吸收和转化传统文化,而不是将现代人的理解完全归功于古人,也不应为传统文化的错误辩护、美化或掩饰。

四、在“第二个结合”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性结合

“第二个结合”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发展过程必须恪守这一原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强调“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实事求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重视对“实事”的深入分析,主张在现实基础上对一切事物进行理解,从而能够探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是”。中国儒学注重的经世致用与当今理解的实事求是一脉相通,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精华对后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编纂的《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实事求是”一词首次出现,其文载:“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意在于倡导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强调在学术活动中必须依据确凿的事实,对历史文献和文物进行真伪的甄别。

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必须深入洞察新时代客观环境变化的复杂性,积极应对新征程上的现实挑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在解决时代问题、满足现实需求的实践中,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摈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陈旧和过时的表达形式,同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立足于当前中国无产阶级社会的现实情况,可以对传统观念中的“忠”进行深刻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应当将其转化为“忠于人民”和“忠于党”等更具时代意义的新内涵。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还能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了生动而丰富的哲学思想,更充满了深邃的政治智慧和丰厚的历史智慧。“两个结合”的确立,深刻总结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为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事求是的实践路径中,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动力。我们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国情的需要,立足于全球的视野,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突破、新跨越和新发展。

五、结语

“‘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新时代坚守魂脉和根脉,就是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将其融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使之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在此过程中,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孕育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核心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成为这一结合的典范成果,使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拓展了历史的纵深。新时代新征程,要勇于面对并善于应对新的文化挑战,积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在创新与探索中致力于创造出真正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独特文化,为建设充满活力和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2]毛泽东同志论政治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0.

[3]吴付来.“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J].理论导报,2023(8).

[4]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91.

[5]陈方刘.“两个结合”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J].思想理论教育,2023(7).

[6]黎康.马克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制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180.

[7]罗国杰,夏伟东.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红旗文稿,2014(7).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9]毕国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哲学——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0]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