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文化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构建与传播

2024-11-29 00:00吴惠娟
党史文苑 2024年11期

在当前全球化与国内发展的复杂交织下,新时代中国精神作为推动社会前行的核心动力,不仅要求深刻理解其文化根基,还需要有效的传播策略。革命文化,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中国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动力。解析革命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精神构建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对策略实施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多维度的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促进这一精神的内化与普及,能够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而且能加深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一、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关联

(一)革命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核心价值

革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强调牺牲、奉献与集体主义,其精神内核通过无数革命先辈的实际行动与理论贡献得以充实和发展。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文化一直是激励中国人民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精神力量。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革命文化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革命文化不仅仅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更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包容和平等的价值观。这一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如教育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文艺作品中对英雄人物的描绘,都有助于加深公众对革命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同。

(二)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定义与要素

新时代中国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旨在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与社会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这一精神强调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进一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爱国主义、创新、团结和奉献。爱国主义作为其核心,鼓励每一个中国人都对国家有一份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创新则是推动国家不断前行的动力,涉及科技、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团结强调的是全民族的团结一致,只有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共克时艰,共同发展。奉献则体现在每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是对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三)革命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影响与作用

革命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植根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展现的坚韧不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精神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塑造了国民的集体记忆,也铸就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新时代中国精神通过革命文化的传承,强化了爱国主义的核心地位,促进了创新和实践。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挑战时,革命文化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奋斗意志,这与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价值观相契合。

二、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构建路径

(一)传承革命精神

新时代中国精神是革命精神的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革命精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意志,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革命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革命精神的传承需要从教育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方面,通过学校教育、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渠道,让青少年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与价值观的灌输,让革命精神在每一代人中得以传承。

社会实践方面,应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在实际学习工作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形式,让青年在挑战中锻炼意志,在奉献中体现价值。此外,媒体也应该承担起宣传革命精神的责任,通过纪录片、电影、短视频等形式,让革命故事触动受众心灵,激发更广泛的共鸣。

国家层面上,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关政策性补助经费,支持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播工作,确保革命精神能够在各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和推广。比如设立革命精神研究基金、建立革命精神传承奖等,以实际行动促进革命精神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二)强化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实践体验

为确保新时代中国精神不仅为人们所知,更为人们所行,必须将其原则和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这要求从实际体验角度强化其精神内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建立与新时代中国精神相关的实践基地和学习中心,这些场所专注于教育和体验活动,使参与者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深入理解和感受新时代中国精神。例如,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新时代精神实践中心”,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展览、模拟体验和志愿服务等形式,亲身实践新时代中国精神中提倡的创新、诚信、团结与奉献等价值观。

另一方面,将新时代中国精神融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准则。在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开展以新时代中国精神为主题的项目和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例如,政府可以发起以新时代中国精神为指导的社区发展项目,鼓励居民在环保、邻里互助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展示创新和奉献精神。

(三)强化精神实践的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坚实的支撑。

国家层面制定具体政策,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融入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包括制定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相关政策,确保新时代中国精神在这些领域得到全面体现和推广。例如,在教育政策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科技政策中,推动科技创新与道德建设并重,鼓励科技人员在坚守科学精神的同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同时需通过公共文化项目和媒体资源,普及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知识和理念。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电影、公共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此外,政府还可以支持和推广能够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和创意工作,如纪录片、主题展览等。

三、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国内传播与实践策略

(一)教育系统中的革命文化融入与精神塑造

教育系统是塑造和传播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关键领域,尤其是革命文化的融入,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还能深化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支持。在具体实践中,将革命文化纳入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步骤。例如,中小学历史课程中加入更多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尤其是讲解关键的革命事件和英雄人物故事,如南湖红船、井冈山斗争等,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历史事件产生共鸣。

此外,高等教育中可以开设更多与革命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让大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革命文化的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作用。通过课程和讨论,学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素。

实际体验也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如延安革命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等,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那段历史的艰难与伟大。这种亲历式的教育方式,使革命文化的传承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通过感官体验直达学生心灵。

(二)媒体传播中的革命文化展示与影响力提升

在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播策略中,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展示革命文化,不仅可以加深公众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还可以提升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整体影响力。电视节目、电影、网络视频,都是传播这一精神的有效途径。例如,电视剧《井冈山》通过详细描绘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斗争,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力量和党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信念。红色影视剧不仅有助于教育年轻一代,还能让已经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重新思考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通过更加灵活和互动的方式推广革命文化。例如,开设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革命文化的文章和视频,讨论革命历史的现代价值,并鼓励网友参与评论和分享。此外,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创意视频,通过现代青年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革命故事和精神。电影也是传播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工具。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历史题材电影,如《建党伟业》和《红海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强化观众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背后价值观的认同。这些电影在国内外的广泛放映,有助于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并增进国际社会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理解。

(三)革命文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革命文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化公民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支持并推动治理结构的创新和优化。通过具体的政策和实践,革命文化可以深入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并改善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例如,在社区治理中,可以借鉴革命时期的群众动员和组织策略,通过社区组织促进居民间的相互帮助和团结协作。在多个城市实施的“红色物业”项目中,物业工作人员不仅提供日常服务,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如组织革命传统教育、开展邻里互助等,这不仅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也复兴了革命文化中的互助精神。

在公共服务领域,革命文化的应用可见于对公务员和服务提供者的培训中。通过强调革命精神的奉献和牺牲,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使之成为推动社会正能量和高效服务的关键力量。国家级项目如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和灾难响应等领域,工作人员要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构建和传播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涉及教育、媒体、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革命文化作为这一精神的重要来源和支撑,不仅塑造了国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通过全面强化精神实践体验和国家战略实践,确保新时代中国精神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精神将继续激励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不断前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韩震.论新时代的中国时代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23(01):4-23+204.

[2]李宁.传承革命精神坚持铸魂育人[J].红旗文稿,2022(17):38-40.

[3]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N].科技日报,2023-12-12(005).

(作者系厦门市烈士陵园服务中心文博馆员)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