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需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以人为本等理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公共管理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及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机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新公共管理;职业教育发展;协同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它以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其核心观点包括以下五个要点。
第一,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政府管理应该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过程为导向,注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引入市场机制,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契约等方式,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第三,强调顾客导向,认为政府应该以顾客为中心,注重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第四,倡导分权和授权,主张在政府管理中进行分权和授权,提高基层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五,重视绩效评估,强调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和监督。
新公共管理的实质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运用于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来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最终实现公共福利与公共利益。它是一种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采用私人部门管理的模式、技术和工具,引入市场机制,强调以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范式。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同样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积极开展多种有益探索。如今,我国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新公共管理在职业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有了显著增加;其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再次,专业设置日益丰富。高等职业教育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工科、商科、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其次KRosfF0eJAiWk0yrApWlvuUxKWEiIbuAwlQ+IrgKQ3Q=,一些院校的实训设备和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再次,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有限;最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1]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趋势如下:
1.加强产教融合,培养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产业的对接,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断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企业将更加深入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实践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推进信息化建设,丰富教育教学模式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在线教学、虚拟实验、智能教育管理等方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出现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如学徒制、项目制、工作室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向国际化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
4.注重综合素质发展,提升竞争力
除了专业技能培养外,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除此之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5.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等职业教育将在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3]高等职业教育将注重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教育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受到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发展方向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新公共管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提高管理效率和灵活性
新公共管理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原则,将促使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精简机构、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高职院校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执行效率。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
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新公共管理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这意味着学校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将资源向教学质量高、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和项目倾斜,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5]同时,新公共管理也鼓励学校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如与企业合作、吸引社会捐赠等,拓宽资源渠道,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强化绩效评估和质量保障
新公共管理强调绩效导向,这促使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对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评估,学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4.增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新公共管理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总之,新公共管理有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挑战与问题
1.商业化倾向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机制和效率,可能导致高职院校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教育的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例如,学校可能会增加收费项目、削减教育资源,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这可能会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权益。
2.教师角色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新公共管理注重绩效评估和结果导向,可能会对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教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学成果和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绩效评估体系若不合理,还可能导致教师过度竞争,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学生权益和教育公平的关注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效率,可能会导致高职院校更加关注优势学生和热门专业,而忽视弱势群体和冷门专业的学生。这可能会影响教育公平,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4.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的考虑
新公共管理注重短期效益和绩效评估,可能会导致高职院校忽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例如,学校可能会过度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热点专业,而忽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此外,过度依赖市场机制和外部资源,也可能会影响学校的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需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有益经验,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公共管理的回应
(一)创新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
在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公共管理的回应中,创新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是关键。首先,教育模式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课程设置要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内容,引入新兴技术和理念。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机制。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公共管理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公共管理的回应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次,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积累实际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并留住现有优秀教师。这样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适应新公共管理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公共管理的回应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同样非常重要。这种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等多个方面。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动态性和反馈性。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及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出更符合新公共管理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新公共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管理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6]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行为。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既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又加强对其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各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办学、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方式,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与企业的合作也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持续改进与创新
持续改进与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其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根据行业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最后,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结束语
新公共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将新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要求。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应继续关注新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屏,屠光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知识文库,2021(04):62-65.
[2] 於文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4):62-65.
[3] 李秋宇.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4] 苏丽燕.新公共管理视野下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姚海娟.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2):9+21.
[6] 封竹兵,吴常梅.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系统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相关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7):30-33.